《戰後世界各國之軍備》是1929年大東書局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戰後世界各國之軍備
- 作者:劉蔭堂
- 出版時間:1929年
- 出版社:大東書局
《戰後世界各國之軍備》是1929年大東書局出版的圖書。
《第二次世界大戰與戰後國際軍備控制》是2017年12月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杜清華。內容簡介 《第二次世界大戰與戰後國際軍備控制》以第二次世界大戰與戰後國際軍備控制之間的關係為研究對象,綜合運用歷史學、政治學、法學、軍事學...
軍備競賽(Arms race)是指和平時期敵對國家或潛在敵對國家互為假想敵、在軍事裝備方面展開的質量和數量上的競賽。各國之間為了應對未來可能發生的戰爭,競相擴充軍備,增強軍事實力,是一種預防式的軍事對抗。近代比較著名的是第一次世界...
70年代後,東西方就軍備控制問題進行了數百次談判。直到90年代初,軍備控制談判才出現了轉機。北約與華約在1990年11月19日簽署了歐洲常規裁軍條約。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兩大軍事集團簽署的第一個常規裁軍條約。由於戰後世界核武器總數的...
1887年,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分析了歐洲各國的軍備競賽形勢,預言“空前規模和空前激烈的世界戰爭”將會發生(《馬克思恩格斯軍事文集》第2卷,第428頁)。20世紀前半期,爆發了兩次世界大戰。第一次世界大戰發生於1914~1918年,在德、奧、...
·互相充分的保證各國的軍備減少到符合保衛國家內部安全的最低程度。 ·各國對各殖民地的權利的主張,應該做自由,開明和大公無私的調整。 ·撤退在俄羅斯領土上的所有軍隊。 ·在比利時的占領軍應該撤退,其領土應該恢復,並不得企圖限制她...
當代世界人民反對侵略戰爭與核軍備競賽保衛世界和平的民眾性運動 世界人民保衛和平運動主要指當代世界人民反對侵略戰爭與核軍備競賽,保衛世界和平的民眾性運動。戰爭與和平是國際社會普遍關注的重大政治問題,直接關係到各國的獨立與安全,關係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