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錯金鑲嵌綠松石銅帶鉤(湖南省博物館館藏文物)

戰國錯金鑲嵌綠松石銅帶鉤(湖南省博物館館藏文物)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戰國錯金鑲嵌綠松石銅帶鉤是青銅器類文物,現收藏於湖南省博物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戰國錯金鑲嵌綠松石銅帶鉤
  • 館藏地點:湖南省博物館
  • 所屬年代:戰國
  • 類別:青銅器
文物特徵,文物鑑賞,背景資料,

文物特徵

器身偏薄,下有圓形扣,鉤端細長,表面錯金鑲嵌綠松石,嵌錯成雲紋等紋飾。是腰帶上的鉤扣,又是裝飾品。

文物鑑賞

保存完整,製作精細,是研究戰國時期金銀鑲嵌工藝的重要標本。

背景資料

帶鉤,是古代貴族和文人武士所系腰帶的掛鈎,起源於西周,戰國至秦漢廣為流行。由於帶鉤結紮起來比紳帶更便利,逐漸被普遍使用,取代了絲絛的地位。至戰國以後,王公貴族、社會名流都以帶鉤為裝飾,形成一種風氣,帶鉤的製作也日趨精巧。
帶鉤大多用青銅製成,也有用金、銀、鐵、玉、石等製成的。目前考古發現的帶鉤大體可分為兩個系統:一為古代中國的帶鉤;一為流行於黑海北岸到西伯利亞的斯基泰-西伯利亞式帶鉤,前者流行於春秋時代至南北朝時,器形以鉤鈕連體為特徵,微屈的長條形或琵琶形,一端曲首,鉤身背面有圓鈕。鉤首大多做成各種動物形。鉤身飾雲紋、渦紋等。有的錯金銀,有的貼金,有的鑲嵌綠松石。長短大小不一,大的長近半米,小的僅2厘米,一般10厘米左右。後者鉤體飾動物紋,鉤背有鈕柱而無鈕,鉤首彎向鉤背與鈕柱同在一側。帶鉤除了主要用於鉤系束腰帶以外,還用於佩劍,鉤掛鏡囊、印章、錢幣等雜物及珍貴的玉石飾品。佩物鉤多為男性所用,佩帶鉤則多為女性所用。
帶鉤除裝在革帶的頂端用以束腰外,還可以裝在腰側用以佩刀、佩劍、佩鞘、佩鏡、佩印或佩其他裝飾物品。南北朝以後,一種新型的腰帶“蹀躞帶”代替了鉤絡帶,“蹀躞”不用帶鉤,而用帶扣,帶鉤的作用便隨之消失。
商周時期的腰帶多為絲帛所制的寬頻,《詩•曹風•鸕鳩》:“淑人君子,其帶伊絲。”鄭箋:“謂素絲大帶,有雜色飾者。”大帶又名紳帶,《禮記•玉藻》說紳帶的長度“士三尺,有司二尺有五”。紳即絲帶束緊腰部後下垂的部分。女子的腰帶也用絲質,下垂部分名襳褵(Xian音先,li音離)。女子的長腰帶名綢繆,打成環狀結易於解開的叫紐,打緊死結不好解開的叫締。因在紳帶上不好鉤掛佩飾,所以又束革帶。開初革帶兩頭是用短絲繩和環繫結,並不美觀,只有貧賤的人才把革帶束在外面,有身份地位的人都把革帶束在裡面,再在外面束紳帶。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華夏民族採用銅帶鉤固定在革帶的一端上,只要把帶鉤鉤住革帶另一端的環或孔眼,就能把革帶鉤住。使用非常方便,而且美觀,所以就把革帶直接束在外面來了。古文獻記載春秋時齊國管仲追趕齊桓公,拔箭向齊桓公射去,正好射中齊桓公的帶鉤,齊桓公裝死躲過了這場災難,後成為齊國的國君,他知道管仲有才能,不記前仇,重用管仲,終於完成霸業的故事。《淮南子•說林訓》所記,“滿堂之坐,視鉤各異”,都說明革帶已經露在外面。在這種情況下,革帶的製作也越來越精美華麗,後來不但把帶鞓(tīng音汀)漆上顏色,還鑲嵌金玉裝飾。帶鉤的材料有玉質的、金銀的、青銅的、鐵的。工藝製作除雕鏤花紋外,有的在青銅上鑲嵌綠松石,有的在銅或銀上鎏金,有的在銅、鐵上錯金嵌銀,即金銀錯工藝。
考古發現證實,中國春秋中、晚期,在齊、燕、楚、秦等國的廣闊地域內,帶鉤已開始出現。山東、河南、湖南、陝西、北京及遼寧等地春秋至戰國早期墓中,都有銅帶鉤或金、玉帶鉤出土。山東臨淄郎家莊1號墓發現銅帶鉤64枚、金帶鉤2枚。北方遊牧民族地區出土的帶鉤時代稍晚,證明帶鉤可能是中原華夏族發明的。戰國秦漢時期,帶鉤廣為流行,尤其是小帶鉤,品種繁多,製作大多精緻輕巧,早期流行的大帶鉤已不多見。魏晉時期,帶鉤的使用急劇衰落,出土明顯減少,南北朝以後鉸具(即帶扣)盛行,帶鉤逐漸消失。
過去許多學者認為,中國古代帶鉤系北方鮮卑族所創製,物以地名,故名“鮮卑”,鉤繫於革帶,則稱“鮮卑郭落帶”。中國史籍中的“鮮卑”、“犀比”、“犀毗”、“師比”、“胥紕”、“私紕”等都是指帶鉤而言。但近年研究證明,“郭落帶”應是“鉤落帶”的異寫,所指多為“鉸飾革帶”,即附有鉸具的革帶,與帶鉤的形制和用法均有區別。
戰國時期的帶鉤,材質高貴,工藝精美,製作十分考究。形式有多種變化,但鉤體都作S形,下面有柱。其形制有八種類型:
第一種:體像螳螂之腹,鉤短,龍首或鳥首形,下有圓柱,近於一端,柱頂圓形。
第二種:腹作方形,鉤短作獸首形,下方有方柱,近於一端,柱頂較粗大。
第三種:身短鉤長。
第四種:身長方形,鉤短,柱方,柱在中央。
第五種:腹寬有一短鉤,背有柱。
第六種:體作圓形、細長頸、短鉤,下有圓柱。
第七種:體作動物形。
第八種:體作琵琶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