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腦袋裡的怪東西

我腦袋裡的怪東西

《我腦袋裡的怪東西》是一部2016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 [土耳其] 奧爾罕·帕慕克,譯者是陳竹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我腦袋裡的怪東西
  • 別名:A Strangeness in My Mind
  • 作者:Orhan Pamuk
  • 譯者:陳竹冰
  • 出版時間:2016年1月
  •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 頁數:556 頁
  • ISBN:9787208135505
  • 類別:考試
  • 原作品:Kafamda Bir Tuhaflık
  • 定價:49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膠訂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作者簡介,作品評價,作品影響,

內容簡介

《我腦袋裡的怪東西》是一個講述缽扎小販麥夫魯特的人生、 冒險、幻想和他的朋友們的故事,同時也是一幅通過眾人視角描繪的 1969—2012年間伊斯坦堡生活的畫卷。
在麥夫魯特還是一個生活在安納托利亞中部窮山村少年的時候,他就不住地幻想自己未來的生活會是怎樣。
十二歲時他輾轉來到“世界的中心”——伊斯坦堡打拚,立刻被那些老城消逝、新城待建的景象所吸引。他繼承了父親的事業,在土耳其的街道上販賣缽扎。他與那些在城市繁華外荒涼處的居民一樣,渴望致富。但是運氣似乎永遠都不追隨他,他看著親戚們在伊斯坦堡暴富並定居;而自己卻花了三年時間給一位僅在婚禮上有過一面之緣的女孩兒寫情書,最後卻陰差陽錯地和那女孩兒的姐姐私奔。麥夫魯特人到中年,在伊斯坦堡的街巷裡做過許多營生,優酪乳小販、鷹嘴豆雞肉飯小販、停車場管理員……
他珍惜自己的家人和妻子,可工作失意、生活窘迫仍不斷擠壓著他。無論如何,他仍然夜復一夜,漫步在伊斯坦堡街頭,一邊賣缽扎,思念自己的真愛,一邊琢磨著腦袋裡冒出的一個又一個怪怪的東西,這些念頭讓他自感與眾不同。他,一個沒錢沒地位的缽扎販子,既屬於這個大都市,又在頭腦中不停地尋找著另一種生活。

作品目錄

第一章(1982 年6 月17 日,星期四)
麥夫魯特和拉伊哈
私奔不易
第二章(1994 年3 月30 日,星期三)
二十五年里麥夫魯特在每個冬天的夜晚
放開賣缽扎的人
第三章(1968 年9 月—1982 年6 月)
1. 麥夫魯特在村里時
這個世界要是說話,會說些什麼?
2. 家
城市盡頭的山頭
3. 在一塊空地上蓋房子的有魄力的人
啊呀,我的孩子,你被伊斯坦堡嚇著了
4. 麥夫魯特開始小販生涯
你沒資格擺架子
5. 阿塔圖爾克男子高中
良好的教育可以消除貧富差距
6. 國中和政治
明天不上學
7.埃雅扎爾電影院
生死攸關的一件事
7. 杜特泰佩清真寺的高度
難道那裡有人生活嗎?
8. 奈麗曼.
讓城市成為城市的東西
9. 在清真寺牆上張貼共產黨海報的後果
保佑突厥人
10. 杜特泰佩和庫爾泰佩之間的戰爭
我們是中立的
11. 從村里娶姑娘
我的女兒不出售
12. 麥夫魯特的小鬍子
契地皮的主人
13. 麥夫魯特墜入愛河
這樣的不期而遇只會是天意
14. 麥夫魯特離家出走
要是明天在街上看見,你能認出她來嗎?
15. 如何寫情書
從你眼睛裡射出的魔力之箭
16. 麥夫魯特服兵役的日子
這裡是你的家嗎?
17. 軍事政變
工業園區墓地
18. 麥夫魯特和拉伊哈
私奔殊非易事
第四章(1982 年6 月—1994 年3 月)
1. 麥夫魯特和拉伊哈結婚
有死亡才能將我們分開
2. 麥夫魯特的冰激凌生意
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時光
3. 麥夫魯特和拉伊哈的婚禮
賣優酪乳人當中的可憐人是賣缽扎的
4. 鷹嘴豆飯
不乾不淨的食物更好吃
5. 麥夫魯特當爸爸了
千萬別下車
6. 薩米哈的私奔
人為什麼活在世上
7. 第二個女兒
他的人生仿佛是發生在別人身上的一件事情
8. 資本主義與傳統
麥夫魯特的安樂窩
9. 加齊街區
我們將躲藏在這裡
10. 擦去城市的灰塵
我的真主,哪來的這么些髒東西啊?
11. 不見媒婆的女孩們
我們順道拜訪一下
12. 在塔爾拉巴什
世上最幸福的男人
13. 蘇萊曼挑起事端
到底有沒有這回事?
14. 麥夫魯特在另外一個角落
明天一早我就去把它要回來
15. 先生閣下
我遭遇了不公
16. 賓博快餐店
千萬別讓人虧待你
17. 員工們的陰謀
你什麼也別管
18. 在賓博的最後日子裡
兩萬隻羊
第五章(1994 年3 月—2002 年9 月)
1. 連襟缽扎店
一件光榮的愛國之舉
2. 和兩個女人待在一家小店裡
別的電錶別的人家
3. 費爾哈特的電力愛情
咱們離開這裡吧
4. 孩子是一樣神聖的東西
讓我去死,你和薩米哈結婚
5. 麥夫魯特當停車場管理員
又愧疚又困惑
6. 拉伊哈之後
如果你哭,誰也不能跟你生氣
7. 用電消費的記憶
蘇萊曼遇到麻煩事
8. 麥夫魯特在最遠的街區
狗只對異己號叫
9. 整垮夜總會
難道對嗎?
10. 麥夫魯特在警察局
我的一生都是在這些街道上度過的
11. 內心的意願和口頭的意願
法特瑪還在上學
12. 菲夫齊耶私奔
讓他倆都來親吻我的手
13. 麥夫魯特孑然一身
兩人彼此這么合適
14. 新街區,舊相識
這是一樣的東西嗎?
15. 麥夫魯特和薩米哈
那些信是寫給你的
16. 家
我們謹言慎行
第六章 (2009 年 4 月 15 日,星期三)
十二層的公寓樓
城市的外快是你應得的
第七章 (2012 年 10 月 25 日,星期四).
一座城市的外形和面貌
只有行走時,我才能思考
人物索引
大事記

作者簡介

奧爾罕·帕慕克(Orhan Pamuk, 1952—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當代歐洲最傑出的小說家之一。生於伊斯坦堡,自幼學畫,大學主修建築,後從文。2006年獲諾貝爾文學獎,授獎詞稱:“在探索他故鄉憂鬱的靈魂時,發現了文明之間的衝突和交錯的新象徵。”他的作品已經被譯為60多種語言出版。帕慕克的代表作有《我的名字叫紅》、《伊斯坦堡》、《純真博物館》、《別樣的色彩》、《新人生》、《白色城堡》、《雪》、《黑書》等

作品評價

在奧爾罕·帕慕克的瘋狂里有卓而不群的才華。
帕慕克是健在的最偉大的作家。
——《觀點雜誌》
偉大、真摯,又令人動容的一部關於伊斯坦堡的編年史,不同章節中細節的豐富程度可以媲美市面上任何單行本小說。帕慕克用細膩的筆觸,描繪了社會政治激盪這一大背景下小人物們的日常。麥夫魯特這個角色以及帕慕克筆下的伊斯坦堡都令人難以忘懷。
——《華爾街日報
作者將一系列獨到的視角、豐富的地理人文與激盪的社會變革等元素圍繞在書中這位憂鬱的主人公周圍。因講述街邊故事而尋到其最真摯聲音的敘述方式也讓人感受到了作者大師般的筆法、學識上的豐腴、情感上的敏銳以及行文的自由。第一人稱的敘述也足夠討巧,也讓這部關於麥夫魯特的故事有了多彩而各異的聲音。
——《紐約時報書評》
可以說是帕慕克作品裡最令人愉悅的一本小說,也是新讀者渴望深入了解這位文學大師最好的入口。帕慕克之於伊斯坦堡就好似詹姆斯·喬伊斯之於都柏林。他不僅僅描繪到了城市的情感與風貌,還精準地捕捉到了這座城的文化、信仰、傳統、價值觀等最核心的部分。一部獻給現代土耳其的情書。
——《華盛頓郵報

作品影響

2016年,該書入選新浪2016年度中國文學好書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