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土我的河

我的故土我的河

《我的故土我的河》是魯倉·旦正太創作的詩集,首次出版於2018年11月。

該書分3個部分,由《天地·英雄集》《故鄉路上》《眷戀故鄉》《遙遠的故鄉》《香格里拉》等詩歌組成。該書很多作品都寫到故鄉,並不是空洞的抒情,而是立足於或者說著眼於那些細微的、稍縱即逝的感受,從這一感受立意,書寫或描摹,便獲得了一種較強的力量,給讀者呈現一個村莊、一片草場、一座寺廟、一些面孔的立體形象。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我的故土我的河
  • 作者:魯倉·旦正太
  • 文學體裁:詩集
  • 字數:25萬字
  • 首版時間 :2018年11月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成書過程,作品鑑賞,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該書收錄詩歌百餘首,既有短詩,又有長詩,以故鄉、河流、山川、愛情、親情、歲月等為書寫的主題和關鍵字。如《松潘·迎接與送別》描寫“我”遊覽松潘茶馬古道和唐蕃文化景點時的感受,茫茫雪景中“我”仿佛看見茶馬古道上趕馬歸家的漢子,以及等待他歸來的阿媽和愛人,激發了“我”對家鄉親人的思念,正所謂“錦城雖雲樂,不如早還家”。

作品目錄

青稞歲月
我的故土我的河
守望千年
2016,我在北京的霧霾里呼吸你最後的冬天
冬日思語
納帕湖·雪落無聲傷了誰的心
生命——愛的深邃
藏獒歲月
氂牛歲月
青稞歲月
西藏 我的瑪吉阿米
香格里拉 我的卓瑪姑娘
天地·英雄集
天空·湖水集
我的故土我的河
故鄉路上
眷戀故鄉
在那遙遠的地方
青海湖,獻給愛人的單只綠松石耳環
歸來
遙遠的故鄉
故鄉——魯倉寺
家走遠
故鄉月
香格里拉
親愛的,香巴拉
覲獻卡瓦格博
走近雨崩
六月,在香格里拉
眼睛·月亮湖
納帕海,一所房子的記憶
江東,在雲端
一顆心 兩個夢
九月
等,第一場雪飄落
我這裡下雪了
一滴玉冰淚的夢
一朵雲的夢
季節里的夢
風吹心事
黑夜的呻吟
最初的夢想
心裡的夢
拉薩·柔
菩提·輪迴
松州·守望歲月
松潘·迎接與送別
藏彝·不熄的萬年火種
大理,白與善
雨·念想
花朵·花季
古道·思緒
靈魂·愛情
卡瓦格博·白蓮花愛人
雲·湖水
果實·遠方
路·回歸
雲·幻想
雨·想念
古鎮·遺忘
光影·蒼白
金頂·歸宿
記憶·太陽曆
成都 成都
林芝 絮語
在拉薩
欲望心事
守望千年
惦念
善願
時間如露
看你,花的世界
卡布奇諾
靈魂深處的月
你的同事我的同學
沉默的雪
故事
晨靜的心波
我看見
愛與戀
沒有問候的清晨
憂鬱的詩
死去的夏天
《我的故土我的河》編後記

成書過程

2018年初,民族出版社編審寶貴敏經詩人同事南拉加推薦,與居住在雲南香格里拉的詩人魯倉·旦正太及其詩歌相遇,並成為其新詩集的責編。魯倉·旦正太將詩稿初步分類後發給寶貴敏,寶貴敏細讀之後,認為《我的故土我的河》一詩抑揚頓挫、節奏舒緩,建議魯倉·旦正太以此詩名為書名,並與其重新設定三個標題——“青稞歲月”“我的故土我的河”“守望千年”。寶貴敏將詩稿發給美術編輯吾要。為配合詩文的氣氛,他手繪的插圖細節飽滿、緻密,與詩歌遙相呼應,形成和諧的圖景。設計師又請作者發來手跡,插入每一部分的篇章頁之後。手繪插圖,手寫詩行,都帶著溫度,給該書帶來別樣的格調,也為整部書稿設計帶來節奏之美。

作品鑑賞

該書很多作品都寫到故鄉,並不是空洞的抒情,而是立足於或者說著眼於那些細微的、稍縱即逝的感受,從這一感受立意,書寫或描摹,便獲得了一種較強的力量,給讀者呈現一個村莊、一片草場、一座寺廟、一些面孔的立體形象。比如《眷戀故鄉》:“請把故鄉的紫杜鵑/插在我遙遠的家門上/還有那飽滿的狼毒/讓我用草原的牛糞/燃起阿爸/古老的火塘/再一次聆聽大山的故事/……/請把遊子的淚水/灑在故鄉乾枯的泉眼裡/還有那疲倦的三江源/讓我用藥王的甘露/盛滿阿媽/檀木的水桶/再一次傾聽江河的歌聲/……/請不要把習俗的傳統/說成一個民族偉大的壯舉/我族人的傳承/撐起整個人類/碧綠的天地”。前七句,詩人使用“紫杜鵑、家門、狼毒、草原、牛糞、火塘”等辭彙及物象,把一個遠離塵囂的故鄉,一個牛羊游弋、草長鶯飛的故鄉呈現在讀者面前,在這個偏遠、靜謐、平和的故鄉,出出進進忙忙碌碌的自然是阿爸,放牧、轉場、撿牛糞、修修補補等;阿爸無所不能,他像房屋的脊樑,帳篷的主桿,既是家的力量支撐,也是整個牧區的力量支撐。作品中間部分,旦正太依然用與前面一樣的行筆節奏和方式,與上文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是用了“淚水、遊子、泉眼、三江源、水桶、甘露”等,表達對故鄉的思念,對故居農家小院的思念,對炊煙牧歌的思念,對勤奮質樸、賢惠仁慈的阿媽的思念,讓詩人史映紅印象深刻的是“檀木的水桶”這一物象,把牛羊常常停下吃草觀望的阿媽,把背水洗涮、忙碌於鍋碗瓢盆的阿媽,把擠奶生火、最早迎來太陽、最晚送走落日的阿媽刻畫出來。字裡行間溢涌著強烈的對故鄉和生命的傷懷,對親人和故土的回望,整首作品並沒有多少盪氣迴腸的氣勢,也沒有多少氣吞山河的感嘆,就在平緩舒適的走筆中,讓讀者感動和感受到漂泊在外的孤寂與落寞。
又如《我的故土我的河》:“我是/在你靜穆的背後/忘卻前世的塵埃/等待你驀然的瞬間/點亮今生的燈盞/為來世的相遇//朗朗的誦經聲/縈繞在肅然的大殿/有家到出家/我站在古老與現代的門檻/虔誠地祈禱/不是在你轉臉的背後/而是在我有情的年華/魯倉!魯倉!魯倉寺//靜靜的茫曲河,再也轉不動古老的水磨石/威武的鳳凰山,再也無法桀驁地展翅翱翔/茫曲河是我母親的河/鳳凰山是我父親的山/我是在安多的一個小村莊/像一座鳳凰的神山下/喝那時的茫曲河長大//我的故土,我的河”。一首好詩,它的詩向應該是直接的,但在直接當中一定要加上柔韌性,詩句看似簡單,但在簡單之中,一定要有足夠的意蘊和內涵。史映紅認為旦正太關於故鄉和鄉土詩歌的寫作,就有豐富的意蘊和內涵,正如文學評論家丹珍草說的:“旦正太的詩歌,根植於鄉土經驗的生活原產地,關注於寫好一個地方、一種人群、一種生活,已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與魅力。因為擁有母語的根基與文化元素,他的詩更敏感於故鄉、歷史、愛情的捕捉,把故園之思與文化鄉愁融為一體”。詩人對故鄉的尊崇與仰望讓人印象深刻;在故鄉面前,自己是小的,是小如塵埃的小,是忽略不計的小,即便再小,卻只屬於故鄉,來世還想屬於故鄉;“點亮今生的燈盞/為來世的相遇”,行筆優雅誠實,樸實無華,字裡行間透出深刻深邃的生活感受,細微的思鄉情愫,表現得成熟灑脫。

出版信息

書名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我的故土我的河》
2018年11月
民族出版社
978-7-105-15584-2

作者簡介

魯倉·旦正太,藏族,副研究員,青海海南州人,藏漢雙語詩人,詞作家,藏學學者。1997年畢業於海南州民族師範學校,2001年畢業於西南民族大學藏語系,現就職於雲南省社會科學院迪慶分院、雲南迪慶藏族自治州藏學研究院。1997年開始用藏漢雙語發表詩歌、散文,作品散見《章恰爾》《崗尖梅朵》《青海民眾藝術》《西藏文學》《貢嘎山》《卡瓦格博》《康巴文學》等刊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