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顆早熟的棗子

一首好詩,往往具備多種讀解的可能,無論是放在歷史語境中,還是現實語境中,都有其可生髮的深刻意義。牛漢先生的代表作之一《我是一顆早熟的棗子》正是這樣的作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我是一顆早熟的棗子
  • 外文名:I was a precocious.
作者簡介,詩文欣賞,藝術賞析,

作者簡介

我是一顆早熟的棗子
牛漢(1923- ),原名史成漢,出版的詩集有《彩色的生活》(1951)、《愛與歌》(1954)、《溫泉》(1984)、《海上蝴蝶》(1985)、《沉默的懸崖》(1986)、《牛漢詩選》(1998)。

詩文欣賞

我是一顆早熟的棗子
童年時,我家的棗樹上,總有幾顆棗子紅得特別早,
祖母說:“那是蟲咬了心的。”果然,它們很快就枯凋。
——題記
人們
老遠老遠
一眼就望見了我
滿樹的棗子
一色青青
只有我一顆通紅
紅得刺眼
紅得傷心
一條小蟲
鑽進我的胸腔
一口一口
噬咬著我的心靈
我很快就要死去
在枯凋之前
一夜之間由青變紅
倉促地完成了我的一生
不要讚美我……
我憎恨這悲哀的早熟
我是大樹母親綠色的胸前
凝結的一滴
受傷的血
我是一顆早熟的棗子
很紅很紅
但我多么羨慕綠色的青春

藝術賞析

一讀:知識分子的哀歌
詩歌創作於1982年,十年浩劫已經塵埃落定,而留在人們心中的傷痛並未消散,由此引發的反思也越來越多。是時傷痕文學、反思文學成為主流。牛漢先生是這段歷史的親歷者,對此的感觸與思考自然是頗深的,於是有《我是一顆早熟的棗子》一詩,正是對時代變換中知識分子命運的一次審視。
任何時代,知識分子免不了“早熟”的命運,而風雲變幻之際,這些早熟者恐怕是不得不遭遇分流,有人扶搖直上,有人跌落深淵。文革初始,即使位高如郭沫若,也已身不由己。這不是一個人的命運,而是一個時代的命運。然而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早在1955年,牛漢就因“胡風案”而遭逮捕,至於十一年後的浩劫,他當然更難以逃出這洶湧洪流。從1970年,一直到文革結束,詩人不得不接受“思想改造”,進入湖北鹹寧的“五七幹校”。二十年風雨,詩人縱然不熄對生命的熱忱,也難以排遣一腔感傷憂憤的情懷。
“人們/老遠老遠/一眼就望見了我”,因為“胡風案”,因為作為知識分子的良知品性,詩人即使沉默,也是出頭的鳥。“滿樹的棗子/一色青青/只有我一顆通紅/紅得刺眼/紅得傷心”知識分子似乎總是一群異類,你難以給他們一個劃歸,他們如此“不安分”,總能發現和表達自由、獨立的精神,在普通人之前看到現實的前方,這讓所有的“逆流”都無法忍受,因為這樣的精神從不符合,也永不符合他們的利益。於是這“刺眼”的“通紅”,也變成了“傷心”的“通紅”,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們成為時代浪潮翻卷的犧牲品。而這“通紅”的“早熟”,並非只是這個群體自身努力與堅持的結果,也同時是苦難磨礪的結果。那是“一條小蟲/鑽進我的胸腔/一口一口/噬咬著我的心靈”,所以書生們早早地從“生”望到“死”,成熟和生死,都不過是“一夜之間”的事情,如此“倉促”而“刺眼”。詩人“憎恨這悲哀的早熟”,其實更多的是一種激憤的感傷,而“羨慕綠色的青春”,則表明了對所有匆匆生命的哀婉之情。
杜甫有云:“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大約正是1982年牛漢先生的心情寫照吧。
二讀:人生之路的悲嘆
撇開時代背景與意識形態不談,我們也可以把這首詩看作是一名早慧者對人生孤苦的表述。如果說,人生的本質就是悲劇,那么詩人的人生則是更高意義上的悲劇,而一名早慧的詩人,則給悲劇又增加了幾幕凡人不知,也不會經歷的戲,因為他們總是在關心終極意義上的生存與命運。
“人們/老遠老遠/一眼就望見了我”,從一群人中找一個人,也許是困難的;但在一片空曠之地上發現一個人,那是輕而易舉的,因為他無遮無擋,他不在群體中。與其說他拋棄了群體,不如說群體拋棄了他,人們無法容納愁容滿面的異見者,這是人之常情。他早早地開始和命運搏鬥,不安於一切既成的束縛。當大多數人在“安穩做奴隸”和“求做奴隸而不得”的兩種時代之間掙扎時,他已經獨立蒼茫,上下求索了。早慧的詩人早早地感受到內心的齧啃,那是一條時光之蟲,它只推進心靈的時間。不是因為它的出現而“早熟”,而是因為“早熟”才發現這條蟲的存在。事實上每個人內心都有這樣的蟲,只是多數是在冬眠中;而早慧者的凝視,讓這條蟲甦醒了過來。於是仿佛是“一夜之間”,早慧者就意識到死亡的逼近了。他內心總是處在激烈矛盾之中,生命的激情迅速噴涌成詩篇,竭盡心智,然後反過來逼近死亡。這是一個向死而生的人。
他無悔,但不可否認其痛苦。所以“不要讚美我……”,早慧者最終顯出無能為力和頑強,因其頑強而彪炳史冊,因其無能為力而使哀歌淒婉,“我憎恨這悲哀的早熟/我是大樹母親綠色的胸前/凝結的一滴/受傷的血//我是一顆早熟的棗子/很紅很紅/但我多么羨慕綠色的青春”,無論是“憎恨”,還是“羨慕”,都只將那淒婉的調子變得更為蒼涼、孤獨。
三讀:青春早逝的傷痛
放下知人論世的包袱,僅從文本出發,這首詩讀來又有另外一番滋味。
人生最美不過青春,而我們總見到有的青春消逝地太快,那握有青春的人,仿佛還沒有仔細去體驗,手中的青春就已經遠遠地沉沒於歷史的塵埃之中了。那些人背負了太多的責任和規範,期盼的目光遠遠地盯著,即使躲到人群中,也無法逃避,因為那些責任和規範無法擺脫。當“我”看到同齡人都無憂無慮的時候,“我”已經是一顆鮮紅的棗子,即將從那青蔥年華的枝頭脫落。那些責任和規範就是那條“小蟲”,吞噬青春心靈的所有激情和渴望,按照父輩們和這個社會定下的法則,一步一步成為新時代的“閏土”。你可以憎恨,但你終究只能羨慕。
這首詩在今天具備了現實意義。太多人的青春被陳舊的體制、老朽的教育、不合時宜的倫理觀念毀滅。人們滿足於消滅異類的快感,而被消滅者將來繼承衣缽,又成為下一個時代的“屠夫”。而這循環的悲劇之中,總有許多冠冕堂皇的理由讓人忍痛拋棄心之所愛與心之所願,接受規範和要求。人們並不在意那對“綠色的青春”的“羨慕”。在人口老齡化到來之前,許多心靈就已經衰老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