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科學研究事業

我國的科學研究事業

《我國的科學研究事業》是丁文江所著作品,出自於《丁文江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我國的科學研究事業
  • 作者:丁文江
  • 創作年代:近代
  • 作品出處:丁文江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 編者:宋廣波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編者簡介,

作品原文

科學研究事業在中國才不過有二十年的歷史,而中央政府所屬的機關,有中央研究院,北平研究院,實業部的地質調查所、農業實驗所、工業實驗所,經濟委員會的蠶絲改良會、棉產改進所、茶葉及畜牧改良場、衛生實驗處,以及軍事機關所屬的實驗室等等。再加上各大學的研究院和各省政府所屬的研究機關,如兩廣、湖南、河南地質調查所之類。政府所用於科學研究的經費,合計起來在三百五十萬元以上。此外私立的團體,在北平有靜生生物調查所,在塘沽有黃海工業化學研究社,在天津有南開大學經濟學院,在南京有中國科學社的生物研究所,在重慶有中國西部科學院,他們經費一共大概在三十萬元左右。所以公私兩方面用於科學研究的款項,每年當不四百萬元。
要在幾十分鐘裡面說明公私各機關的工作成績,當然是不可能的。最近蔡孑民先生在六中全會紀念周講演,有一篇有系統的報告,登在十一月五日至八日的《中央日報》,諸位可以拿來參考。我今天與下次二十八日講演,只能就我所知道最詳細的幾個機關,向諸位報告。
中國科學研究機關成立最早的是實業部的地質調查所。民國元年南京的,在實業部礦政司之下,已經設了一個地質調查所。民國二年北京政府把它改為地質科,三年又改為地質調查所,仍屬於礦政司。田野的工作民國二年已經開始。同時為養成技術人員起見,農商部與北京大學合辦了一個地質研究所。民國五年,地質調查所改為地質調查局,離開了礦政司而獨立。以後雖然再由局改所,但是性質上仍是農商部的附屬機關,與民國五年以前不同。地質研究所同時於民國五年停辦,畢業的學生就是當日地質調查局的基本職員。
【注】:以上為原文部分內容

作者簡介

丁文江(1887—1936),字在君,江蘇泰興人。中國地質事業的主要奠基人。先後留學日本、英國。1913年創辦地質研究所,任地質研究所所長兼地質調查所所長。1919年隨梁啓超到歐洲。1921年任北票煤礦公司總經理。1922年籌建中國地質學會。1923年發起“科學與人生觀”論戰。1924年任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董事。1926年任淞滬商埠督辦公署總辦,推行新市政。1929年組織西南地質調查隊。1931年任北京大學研究教授。1932年參與創辦《獨立評論》。1934年任中央研究院總幹事,建立基金制度,創建評議會。代表性地質報告收入《丁文江先生地質調查報告》,另有《中華民國新地圖》《爨文叢刻(甲編)》《梁啓超年譜長編》等。

編者簡介

宋廣波,山東章丘人,1970年生。先後就讀於曲阜師範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兼胡適研究會秘書長。研究方向為中國近代思想史、學術史。出版有《丁文江年譜》《胡適與紅學》等著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