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未成年人數據保護藍皮書(2023)

我國未成年人數據保護藍皮書(2023)

《我國未成年人數據保護藍皮書(2023)》是2023年人民數據研究院發布的藍皮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我國未成年人數據保護藍皮書(2023)
  • 發布單位:人民數據研究院
  • 發布時間:2023年 
發展歷史,內容解讀,

發展歷史

2023年,人民數據研究院發布《我國未成年人數據保護藍皮書(2023)》。

內容解讀

該報告以我國未成年人數據保護為切口,梳理我國未成年人數據保護相關立法現狀、分析我國未成年人數據保護監管環境、調研我國未成年人數據保護技術實踐等,全景展現我國未成年人數據保護髮展現狀,並從完善監管體系、最佳化技術實踐到鼓勵行業發展層面提出建議,旨在促進未成年人身、心、智健康發展,保障未成年人群體數據權益。
數據顯示,網際網路已成為未成年人學習、娛樂、社交的重要工具。其中利用網際網路進行學習的占比達88.9%;上網聽音樂和玩遊戲是未成年人的主要網路休閒娛樂活動,占比分別為63.0%和62.3%;上網聊天作為未成年人主要的網上溝通社交活動,占比為53.4%。結合未成年人上述網路參與行為以及數據收集、存儲、調用、轉移等流程,報告將未成年人數據的重點套用場景分為即時通信、遊戲、視頻直播、線上教育、物聯網終端等五大場景。作為新時代的網路原住民,其網路參與愈發頻繁,相關數據保護問題的關注度也日益增加。
報告聚焦未成年人數據保護面臨的三大突出問題
未成年人個人信息安全。一是部分網路運營者超期存儲未成年人個人信息,加劇了信息被泄露的風險。根據人民數據資產服務平台數據顯示,2022年1—12月,“未成年人個人信息安全”話題中敏感信息占比25.6%,同比增長201.7%。進一步分析相關熱詞發現,“存儲”“網路運營者”“被罰”等詞成為未成年人個人信息安全相關高頻詞、強連結詞。二是從行銷電話騷擾、垃圾簡訊到電信詐欺,未成年人個人信息泄露問題逐漸成為非法侵害的前置風險。並且隨著未成年人首次觸網時間低齡化,個人信息在網路上泄露的風險不斷增加。調研數據發現,66.4%的家長收到過與孩子有關的興趣班/輔導機構等推銷廣告電話、垃圾信息騷擾;32.6%的家長表示自己或孩子曾收到冒充客服、行政機關的詐欺電話、詐欺郵件等;此外,個人社交賬號/網路賬號被盜的情況占比超兩成。三是許多監護人認為平台的隱私協定普遍冗長繁雜不易理解,而且缺乏選擇的餘地,導致監護人同意機制往往流於形式化。調研數據顯示,上網過程中會主動查看或者教育孩子主動查看應用程式和服務條款中的隱私政策的家長不足六成(占比為50.3%)。
未成年人隱私數據安全。未成年人作為網際網路數據的重要生產者之一,隨著網際網路服務提供者不斷收集、分析和利用這些數據,引發未成年人數字身份失控、隱私數據被濫用等風險亦在增加。其中,調研數據顯示,近半數未成年人在使用智慧型設備時曾被動下載安裝垃圾軟體或惡意軟體,曾出現網際網路推送內容與近期聊天、購物、觀看等內容相關的情況。
面對未成年人隱私數據安全問題,企業、家庭等為未成年人在數字時代的健康發展保駕護航的實踐方式主要為:落實合規要求,設定未成年人隱私數據保護相關政策;建立企業內部自治性規定;雙端授權,平衡家長的監護權與未成年人的隱私權等。其中,人民數據研究院整理截至2023年5月17日,華為、套用寶、App Store套用榜單TOP10的套用隱私政策發現,93.3%的App在隱私政策中設定了單獨的兒童/青少年隱私保護政策。
未成年人網路內容安全。未成年人的生活與數字媒介緊密交織、相伴成長,然而上網過程中可能遭遇各類網路不良或負面信息侵蝕,平台企業保護未成年人保護模式尚存識別漏洞、內容風險等。根據《2021年全國未成年人網際網路使用情況研究報告》數據顯示,38.3%的未成年網民在上網過程中遭遇過不良或消極負面信息。人民數據研究院整理調研數據發現,雖然98.7%的家長認為青少年模式在幫助未成年人減少網路依賴和網路不良信息影響方面發揮了較為積極的作用。但是,認為現有青少年模式存在不足的家長亦有 96.9%。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認為目前青少年模式的甄別機制不完善、身份識別不夠精準、實名認證不夠嚴格,仍具有一定的改進空間。
推動未成年人數據保護需不斷探索三個“動態平衡”
兒童上網套用的智慧型設備不僅樣式新穎、時尚,而且擁有越來越強大的硬體配置和功能,以智慧型手錶為例,做好未成年人數據保護值得思考以下三個方面。
平衡產品套用與數據安全。一個智慧型電話通常集打電話、計時、定位、聊天、視頻通話、音樂點播、百科問答、拍照發好友圈、留言評論、掃碼支付、心率檢測、益智遊戲等多功能於一體。隨著穿戴型智慧型設備功能不斷發展,以及個人信息保護法的正式實施,做好產品的功能體驗與個人信息採集的安全性備受重視。
平衡兒童隱私權與家長監護權。兒童智慧型設備諸多功能的核心效用,除了讓孩子獲取更多知識,營造趣味的學習娛樂環境之外,還要保障安全,即監護人通過某些功能及時聯繫到他們,確保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如何做好未成年人隱私安全與監護人對人身安全保護的平衡?目前,業內較為被認可的做法是,設計雙端授權等功能,如由家長發起對手錶的自動接通請求,需要孩子在手錶端確認才能開啟,充分尊重孩子的隱私權;手錶定位功能默認需要家長端授權、開啟運動健康功能需要家長授權打開等,充分發揮家長的知情引導作用。小天才負責人表示,這套默認隱私保護設計(PBD),建立了規範的業務方案隱私影響評估流程,從產品功能設計層面追求兒童隱私權和家長監護權的動態平衡。
平衡市場發展與行業規範。數據顯示,兒童智慧型手錶的市場普及率約為30.0%,基本上3個孩子當中就有1個有智慧型手錶。而隨著生育政策的不斷放開,未來兒童智慧型手錶的潛在用戶也將進一步增加。兒童智慧型手錶市場規模快速增長的背後,一些行業問題開始暴露。針對這一問題,應發揮標準規範行業、服務社會發展的積極作用。不斷增長的消費需求、快速疊代的產品功能,形成了快速發展的市場格局。如何平衡市場發展與行業規範之間的關係,未來有待各方聯動、協同推進,在探索中不斷完善治理方案,形成綜合、立體、科學的未成年人數據保護生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