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慢病循證防治實踐的評價及最佳化策略研究》是依託同濟大學,由石建偉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我國慢病循證防治實踐的評價及最佳化策略研究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項目負責人:石建偉
- 依託單位:同濟大學
中文摘要,結題摘要,
中文摘要
在慢性病日益嚴峻的背景下,慢性病循證防治在英美等國的成功經驗,使其成為我國慢病防治改良的重要方向和必然趨勢。然而,處於新的公共衛生形勢下,我國各地慢病防治的循證決策套用並不理想,深入探析各地慢病防治循證實踐的現況及其影響因素,顯得尤為必要。本研究旨在開發一套反映慢病循證防治套用現況及其影響因素的測評工具,並在我國東西部地區實證研究,從而立足現實,指導循證實踐和推廣:(1)在借鑑國內外理論與實踐基礎上,結合專家諮詢,構建出符合我國國情的慢病防治循證實踐模型,並基於理論模型設計量化測評工具;(2)實證調研,比較分析東西部地區慢病防治從業人員循證實踐現況、多重因素(個體、機構、社會/經濟/政策環境等)對其循證實踐的影響;(3)基於實證數據,理清各地在推進慢病防治循證決策中的約束條件、關鍵點和注意點,從而因地制宜構建推進途徑與策略,為慢病防治改革提供決策參考。
結題摘要
隨著慢病的高發,慢性病防治成為維護社會穩定和人群健康的重要議題。慢病循證防控(EBCDP)的概念在我國出現較晚,作為循證公共衛生的具體套用,是發現、評價和套用科學證據進行衛生保健管理的過程。然而,慢病循證防治作為新生事物,相關醫務人員認知和利用循證開展決策仍舊較少,循證對其決策的影響仍十分有限。因此,本研究以上海為樣本地區,分析主導承擔慢病防控任務的社區醫務人員對慢病防控相關的實踐狀況,及其存在的影響因素和關鍵問題,為進一步推動我國慢病防治循證決策提供突破口和政策指導。主要結論如下:一、在充分進行文獻薈萃基礎上,結合專家諮詢,確立了慢病防治循證決策的概念結構、慢病循證實踐的理論模型。在定性確立理論模型後,通過專家諮詢等,開發出一套符合國情、信效度較高的慢病防治循證實踐調查量表,涵蓋循證慢病防控實踐的各個過程——創新發展(證據產生)、認知、接受、執行和維持五個維度,每一維度對應相應二級指標。最終整體量表的Cronbach's α信度為0.981,Spearman-Brown折半係數為0.924。驗證性因子分析結果顯示,模型的總體擬合在可接受範圍內,其中GFI=0.987,NFI=0.963,CFI=0.968,符合要求值,表明循證慢病防控實踐的模型較為理想。二、基於研製的循證慢病防控實踐現況量表,對醫務人員進一步開展慢病循證防控開展測評實證研究。結果顯示,社區醫務人員的循證慢病防控實踐的不同維度中,屬於循證實踐較高程度的實踐(mean=5.00,SD=1.07)和維持(mean=4.71,SD=1.07)子量表的得分相對最低,採納子量表的得分最高(mean=5.05,SD=1.10)。結構方程模型結果顯示,組織層面阻礙因素對社區醫生循證慢病防控程度的影響最為顯著,其標準化路徑係數為-0.665。三、根據實證研究結果,針對關鍵問題,提出慢病防治循證最佳化策略:第一,基層社區循證慢病防控實踐應覆蓋更多慢病。第二,目前我國慢病防控領域的證據仍較少。第三,醫務人員對個體循證慢病防控的認知水平並不高。第四,組織機構層面應提供多樣化的激勵措施。第五,政府層面的引導及資金支持需要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