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富鐵礦成礦機制與預測》是由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擔任第一完成單位,由張招崇、李厚民、李建威、宋謝炎、張作衡、牛向龍為主要完成人的科研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我國富鐵礦成礦機制與預測
- 第一完成單位: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
- 主要完成人:張招崇、李厚民、李建威、宋謝炎、張作衡、牛向龍
- 項目類別:科研項目
成果信息,成果摘要,
成果信息
成果登記號 | 20190135 |
成果名稱 | 我國富鐵礦成礦機制與預測 |
第一完成單位 | 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 |
主要完成人 | 張招崇、李厚民、李建威、宋謝炎、張作衡、牛向龍 |
研究起始日期 | 2012-01-01 |
研究終止日期 | 2016-10-01 |
主題詞 | 富鐵礦;成礦機制;成礦預測;成礦背景;礦致弱信息提取 |
成果摘要
本項目在鐵礦成礦地質背景、富鐵礦成礦機制、鐵礦勘查方法與預測等方面均取得了重要進展,為發展和完善富鐵礦成礦理論以及富鐵礦的找礦做出了切實的貢獻:(1)揭示了岩漿釩鈦磁鐵礦床和海相火山岩型鐵礦巨量堆積的深部控制因素;(2)論證了遼寧弓長嶺富鐵礦是18億年鹼性熱液疊加的結果,而鹼性熱液的形成則與流體與遼河群相互作用的結果;(3)在大冶矽卡岩型鐵礦中發現玢岩型鐵礦石,為揭示矽卡岩型鐵礦和斑岩型鐵礦的成因關係以及該地區的找礦提供了關鍵的證據;(4)實驗岩石學證明在玄武質岩漿溫度條件下也可以發生不混溶作用,為富鐵岩漿的形成提供了關鍵的證據;(5)從實驗岩石學、野外地質和地球化學等不同角度論證了塊狀礦石不可能是由純的鐵礦漿熔離做形成的;(6)提出了多期次-多階段複合疊加-改造是富鐵礦形成的關鍵因素,提出海相火山岩型富鐵礦為主攻方向;(7)建立了總磁場三維梯度反演理論模型,磁緩異常深部弱信息提取理論模型,井-地-航磁全空間聯合反演理論模型以及不同類型鐵礦的地質-地球物理找礦模型,圈定找礦靶區22個,預測各類資源量135.18億噸,其中富鐵礦(TFe≥45%)資源量44.28億噸;在石碌外圍已驗證富鐵礦資源量近1億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