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痛苦的表情

《我喜歡痛苦的表情》是美國女詩人艾米莉·伊莉莎白·狄金森創作於1861年的詩歌。

該詩中,狄金森真切地呼出死亡的痛苦感覺。靈魂是隱秘的,上帝是否可以拯救人的靈魂無法呈現。狄金森之所以喜歡痛苦表情,並不是說她不同情生的痛苦,而是因為萬能的上帝不能掩蓋人的痛苦,痛苦是一種真實,而真實就是美。即使上帝、神父出現在痛苦面前,他們都無助於解脫痛苦。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我喜歡痛苦的表情
  • 作者:艾米莉·伊莉莎白·狄金森
  • 作品體裁:詩歌
  • 外文名:I like a look of Agony
  • 作品別名:我喜歡痛苦的面容
  • 創作時間:1861年
作品原文,中文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主題思想,藝術特徵,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I like a look of Agony
I like a look of Agony,
Because I know it's true—
Men do not sham Convulsion,
Nor simulate, a Throe—
The Eyes glaze once—and that is Death—
Impossible to feign
The Beads upon the Forehead
By homely Anguish strung.

中文譯文

我喜歡痛苦的表情
我喜歡痛苦的表情,
因為我知道那是真實——
人們不會假裝抽搐,
或做出,劇痛的樣子——
眼神一旦呆滯——那是死亡——
不可能偽裝
額上的汗滴
由真切的疼痛串起。
(周建新譯)

創作背景

該詩創作於1861年,那是南北戰爭爆發的那一年。詩人雖長期閉鎖家中,但她對國內的政治形勢、社會狀況並不是不關心。詩人對美國的共和黨一直深懷崇敬之意,對能打破舊體制的革命鬥爭也是十分認可的。但是,眾所周知,戰爭、暴力革命會帶來生命的消亡,這對於一個向來對貧困弱者滿懷同情心理的女詩人來說無疑是難以接受的。戰爭會讓女詩人痛苦,也會給無數的家庭、無數的百姓、無數的戰爭負傷者帶來痛苦。痛苦應是內戰期間社會大眾普遍具有的情感和心態。人們在心理上對戰爭難以接受,這是自然的,但現實生活中的政治事件是不以人的情感意志而轉移和改變的。南北戰爭終究還是爆發了,繼戰爭而來的就是無盡的痛苦。痛苦既會深埋於人的心底,也會表露於人的面容上。痛苦的心理會真實地反映在人的面部容顏上。詩人喜歡痛苦的面容,其真實的含義應是喜歡真實的面部表情,一個未經假扮的真實容顏,因為真實的容顏反映的是一個人真實的內心世界。

作品鑑賞

主題思想

內戰期間,每個人都經受著痛苦,這樣的痛苦真實地、未經任何假裝地反映在人的面部表情上,這是狄金森所喜歡的。由痛苦引起的痙攣或劇烈的疼痛都不是輕度的痛苦,在日常生活當中,人們一般不會去假裝,這是對的。因為假裝的痛苦,反映不出人的真實的內心世界,它讓人看不清你,認識不了你,也不能對你所涉入的事件做出合理的、準確的判斷和評價。詩人雖然這樣說:
Men do not sham Convulsion.
Nor sirmlate,a Throe一
即人們一般不會去假裝由痛苦引起的痙攣或所遭受的劇烈的疼痛,但其實話語裡也包含有“人們不應該去假裝這一類痛苦”之意。現實生活中,人與人之間是不一樣的,再大、再厲害的痛苦也會有人去假裝,其目的是為了達到自己自私自利的目的,為了破壞某種固定的秩序,為了干擾人們正常的判斷。假裝反映了人的一種虛偽心理。一個社會充滿了虛偽,那么在這個社會裡就沒有人說真話,說實話,整個社會的秩序就會混亂,人們判斷是非正誤的標準就會被顛倒。因此,人們不應該假裝,應誠實地去表現。
戰爭會帶來痛苦,有的是心理上的,有的是身體上的。無論是心痛,還是體痛,痛者都精心偽裝,讓人看不清他的實際狀況,這樣不僅於他自己不利,也於人們對戰爭的認識不利。由戰爭所帶來的痛苦若真實地——儘管有時是殘忍地,暴露於公眾面前,那么人們就會想方設法地去避免戰爭,因為解決矛盾、化解爭端、消除對抗的方法和方式多種多樣,人們會選擇其他方法、方式而非帶來死亡的殘酷的戰爭去解決。
痛苦有人假裝,其實,死亡也有人假裝。狄金森說,人的目光呆滯無神,那就是死亡的象徵,這是人所不能偽裝的。其實,儘管不可能,但還是有人會盡力去假裝的。有時,儘管裝得不像,但仍然會費盡心思去經營、裝扮。假裝干擾了人們正常的判斷,即使是假死,也是為了達到自己別有用心的目的,或為了讓人為他灑下一掬同情之淚,因生前人們對他頗有些惡感,現在他以自己的“不幸去世”去博得人們對他態度的轉變;或為了讓那些平時待他非常友好,而他對之卻並不以為然的人在心理上產生強烈的驚悸等等。總之,假裝、偽善的害處是很大的,它讓人看不到事情真實的一面,對人、事、物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和認識。
狄金森認為,人的目光呆滯無神,就意味著此人已經死亡了。她將人的目光是否呆滯無神作為判斷一個人是否死亡的標準,這其實只是一個象徵。它象徵著人死亡時所具有的跡象,因眼睛是人心靈的窗戶,故以眼睛的表情作為判斷的標準。問題的關鍵是,真正的死亡是不可能偽裝的,死亡是現實生命的終結。死亡也是最大的痛苦。偽裝死亡讓人弄不清致死、致痛的真實原因。死亡又是最大的悲哀,狄金森不信上帝所說的人死後上天堂繼續在世時的榮華這一言論,死亡往往會讓狄金森傷心不已,如對她影響很深的、她視為自己的良師益友的“牛頓的早死尤其使她傷心”。她所居住的地方很多人都會早逝,他們的死是真實的,狄金森通過其死能知道這樣的悲劇發生的真實原因,但假若有人假死,偽裝死,那么死亡的原因也就成為虛假,甚至對牛頓等人真死的真實原因也造成了干擾。因此,偽裝死與偽裝痛苦一樣會釀成一種虛偽的社會風氣,於人們正確的價值判斷的形成、實踐不利。
人們在現實生活中應培養判斷正誤優劣、辨別真偽的能力。真正的痛苦儘管可以假裝,但只要你有敏銳的辨別能力、精明的眼睛,再怎么精細、巧妙的偽裝也逃不過你的目光,再高明的假裝也都會有顯山露水的時候。狄金森在詩的最後兩行說道:
The Beads upon the Forehead
By homely Anguish strung.
即:額頭上一粒粒的珠子是由真實的痛苦串結而成。額頭上的珠子是用於裝飾打扮的,但當你遭受痛苦的折磨,即使這種痛苦並不表現於額頭上,而是發自於內心深處,或來源於身體的其他部位,這樣的痛苦仍然會通過珠子而顯露出來。珠子或許會顫動不已,正如你那顆緊張不安、愁苦煩悶、疼痛不已的心靈在快速跳動一樣。珠子或許會沾滿粒粒汗珠,這或許是你此時正在忍受著心靈或身體上劇烈的疼痛。每一粒珠子都在訴說你的痛苦。用額頭上的珠子來比喻你身心可能遭受的一次又一次痛苦的襲擊,這其實也是一種象徵。它象徵痛苦會表露於身體的外表,即使這樣的外表具有掩飾作用。既然痛苦會有外在的表露,因此,人們就應該有識別痛苦的時機和能力。培養這樣的能力對於人們保護自己、打擊虛假欺詐、伸張正義、維護社會正常合理的秩序是非常重要的。
詩人認為,人對待生活的態度應誠實,不應有欺瞞、虛偽。即使遭受痛苦,也不應強作歡顏;即使遭遇挫折,亦不應強作一帆風順、萬事皆吉。誠實地對待生活,會找到消除痛苦,渡過生活磨難的良方佳法。讓大家看不到失敗,是自欺欺人,成功不會永遠在,偽裝的成功、強作的笑顏,只能瞞人一時,卻瞞不了永久。歡喜代替不了哀愁,微笑也代替不了害羞,一個人心靈的苦痛終究會以適切的方式表露出來。當表露出來的時候,不應有所掩飾、有所偽裝。掩飾、偽裝不利於苦痛的消除,也不利於苦痛形成原因的調查和問題的解決。

藝術特徵

詩歌語言簡潔、精煉,這是典型的狄金森詩歌的語言風格。新該詩用語精煉、集中,篇幅短小,僅有兩節,但內涵意蘊卻十分豐富。語言表達多以間接的方式。有時否定的陳述中似乎又包含有另外一種對立的可能性,讓人考慮若用肯定的陳述句來表達意思會產生什麼樣的結果。詩歌深刻的主題意義潛藏於詩的語句之中、之外。要把握恰切準確的意義須聯繫詩句整體意義,聯繫上句與下旬、上節與下節之間意義上的緊密關係,還要於每句所透露出來的意義展開想像,從句外索隱。
在詩歌創作理論方面,狄金森突出了作者想像的作用。該詩用了四個破折號,這也是狄金森詩歌的一大特點。破折號的使用主要是為了突出破折號前和破折號後兩句或兩個詞語之間的緊密關係。詩人還在詩中將一些詞語的首字母用成了大寫,雖然這些詞語並不處於每句詩行的起首處,也非專有名詞,這也是她詩歌的一個典型特色。首字母大寫的詞語在詩中都應是一些關鍵字語,它們對詩歌主題意義的烘托、再現起關鍵作用,將它們的首字母大寫是為了起強調作用,吸引讀者對它們的注意。
詩人還使用奇特的隱喻,這樣的隱喻非常罕見,從中可以看出詩人的匠心獨運、別出心裁。如詩人用額頭上的珠子來比喻一次又一次襲擊人身心的痛苦,這樣的隱喻是十分奇妙的。初看起來,覺得有些難以理解、不可思議,但仔細斟酌,覺得非常形象、地道、貼切。痛苦是難以掩飾的,用於裝飾的珠子能暴露你的痛苦,它能成為你痛苦的象徵。
有些詩句似格言妙語,如“The Eyes glaze once—and that is Death一”(目光一旦呆滯無神,那就是死亡),這也是狄金森的一大詩風,即在詩中儘量創造一些類似格言的語句,讓人去推敲。
該詩語言不但簡潔,而且非常簡單,句子結構也簡易。將深刻豐富的思想寓於簡單短小的一首詩歌中。詩中無大詞,無複雜難懂的句子結構,但含蘊則豐厚深邃。
該詩屬於一首格律詩。全詩基本節奏為抑揚格,第一節和第二節的第一行都是抑揚格四音步,其餘各行均為抑揚格三音步。全詩節奏基本流暢,僅有兩處變格現象,一是第一節第三行末尾一個音節為超音步音節替代;二是第二節第三行末尾一個音節也為超音步音節替代。詩歌基本流暢的節奏與詩的思想主題也是有著緊密聯繫的。該詩要求人要誠實,不要偽裝,這是該詩總的基調。詩的節奏與這一基調還是基本諧和的。
就韻律而言,詩歌第一節第二、四行押近似韻,詩的第二節不入韻。此外,詩中還用了幾處頭韻,如:在第一節中,第一行的like—look,第三行的not和第四行的Nor;在第二節中。第一行的The—that,第二行的feign和第三行的Forehead,第三行的The—the,第三行的Beads和第四行的By。頭韻的使用使該詩增添了詩味。從韻律言之,該詩應為現當代英語格律詩,它與傳統的格律詩在韻律方面已呈現出不小的差異。現當代格律詩在韻律方面要求比較寬鬆,沒有傳統的格律詩要求那么嚴格。

作者簡介

艾米莉·伊莉莎白·狄金森(Emily Elizabeth Dickinson),簡稱艾米莉·狄金森,美國女詩人。1830年12月10日出生,逝世於1886年5月15日。狄金森出生在麻薩諸塞州阿默斯特小鎮的一個上層家庭,從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曾在南哈特利的芒特·霍里約克女子學院學習過神學知識。成年以後,她除了兩次去波士頓醫治眼疾,再也沒有離開過故鄉。狄金森終身未婚,生前默默無聞,深入簡出,甚至很少接見客人,過著封閉的隱居生活,因此被稱作“阿默斯特的修女”。生前只發表過幾首詩歌(一說七首),大部分詩作是在其去世四年之後整理出版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