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咽下一枚鐵做的月亮……

《我咽下一枚鐵做的月亮……》是當代詩人許立志於2013年12月19日創作的一首現代詩。該詩寫出了“我”對於“鐵”“工業的廢水”“水銹”等所代表的工業生活的厭倦。“一枚鐵做的月亮”本來很美,也許只有工人才能想像出這樣的意象。可這些“工廠的廢水”讓“我”難以下咽、如鯁在喉,“我”不願意再咽、再忍氣吞聲,“我”要“曾經咽下的現在都從喉嚨洶湧而出”,這種21世紀“世界工廠”里的中國工人所遭受的生存境遇成為祖國的恥辱。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我咽下一枚鐵做的月亮……
  • 作者:許立志
  • 作品出處:《新的一天
  • 作品體裁:現代詩
  • 創作時間:2013年12月19日
作品原文,作品注釋,創作背景,作品鑑賞,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我咽下一枚鐵做的月亮……
我咽下一枚鐵做的月亮
他們管它叫做螺絲
我咽下這工業的廢水,失業的訂單
那些低於機台的青春早早夭亡
我咽下奔波,咽下流離失所
咽下人行天橋,咽下長滿水銹的生活
我再咽不下了
所有我曾經咽下的現在都從喉嚨洶湧而出
在祖國的領土上鋪成一首
恥辱的詩

作品注釋

⑴管:一作“把”。

創作背景

2011年初,許立志來到深圳,進入富士康公司成為一名流水線工人,後調至物流崗位。2012年起,他在廠刊《富士康人》上發表詩歌、散文、徵文、影評等,有30餘篇。工作兩年後,他認識到工廠這個龐大而殘酷的生存環境。對於閉鎖在後工業時空中的人們來說,很難看到工業生產、工廠勞動的場景。大眾媒體中關於工業的想像,要么是已經消逝的生產方式,要么就是可惡的污染源,以至於在後工業景觀中,一種有機、綠色的“軟鄉村”和“酷農業”成為人們追求的理想。後工業社會的荒誕在於,並沒有真正克服工業社會所帶來的環境壓力與社會弊端,只是把污染、異化的工業生產轉移到別處,就“掩耳盜鈴”地宣布人類進入了去工業化的“美麗新世界”。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許立志創作了《我咽下一枚鐵做的月亮……》,書寫的是自己的生活,也是在為這兩億多工人群體、命運的同路人立言,為底層的生活作證。

作品鑑賞

《我咽下一枚鐵做的月亮……》首句的咽下鐵做的月亮是後文那些咽下的動作後產生的自我折磨的狀態,鐵是生產工具、是廠房、是工作,月亮是夜晚、是孤獨、是疲憊。“吞咽”意味著他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的困境,並且用自己無可避免的自由對這樣的生活加以反抗,在寫詩的過程中達到對人生暫時意義上的自覺把握和決定,暫時體會到生命的厚度和勇氣,用以緩解內心的空虛與恐懼,這在苦難現實下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在《我咽下一枚鐵做的月亮……》一詩中,許立志用“一枚鐵做的月亮”來形容工業經驗,只是這些堅硬的“鐵”“工業的廢水”“水銹”等工業產品讓“我”難以下咽、如鯁在喉。從詩中,人們可以知道在這些為中國崛起創造了大量外匯收入的中國製造背後有兩三億新工人的貢獻。

名家點評

中國作協詩歌委員會委員霍俊明:《我咽下一枚鐵做的月亮……》在我看來,儘管閱讀者更關注這些年輕詩人的階層和社會身份以及詩歌中道德和倫理的部分,但是這首詩是具有一定的發現性的。曾經中國漢語詩歌中詩意的鄉愁的柔軟的月亮在打工者的文字中突然轉換為了冰冷的機器的強硬的痛苦。
天水師範學院文學與文化傳播學院副教授趙鯤:這是當代中國的一篇詩歌傑作,可傳之永久,一句一句像金屬敲擊一樣在闊大的空間裡震響,使人靈魂戰慄。在這首詩面前,許多當代詩作者都應愧赧。
西北師範大學文學院副教授李曉禺:《我咽下一枚鐵做的月亮……》這首被反覆引用的詩作,以觸目驚心的意象和讓人如芒刺在背的情感表達深刻而著稱,如果說檢驗一首詩藝術純度的最高標準是視其所包含的人血的含量的話,這首詩就是血滴子,就是許立志帶血的吶喊。

作者簡介

許立志,曾用筆名淺曉痕,生於1990年7月28日,廣東揭陽人。高中畢業後在廣州、揭陽等地打工,2011年初來到深圳,進入富士康公司成為一名流水線工人,後調至物流崗位。2014年初契約期滿後曾赴江蘇謀職,不久返回深圳,9月26日與富士康公司又簽訂了一份為期三年的勞動契約,9月30日墮樓辭世。其詩集《新的一天》在他去世後眾籌出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