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注視多么新鮮》是當代作家陳德根創作的詩集,首次出版於2023年10月。
該書分為四輯:“禮物”“記憶”“所見”“懷念”,寫到很多人、事、景、物。作者筆下有許多“故鄉人”與“異鄉客”角色、情感、視角的轉換,無論對於故鄉還是異鄉,作者都能夠書寫日常,做到在場。詩歌語言舒展而不晦澀,沒有繁複的意象,沒有生硬的斧鑿痕跡,也沒有故作高深的“擺譜感”,讓人很容易就進入到作者的精神世界。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我們的注視多么新鮮
- 作者:陳德根
- 文學體裁:詩集
- 首版時間:2023年10月
- 字數:80000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作品鑑賞,作品評價,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我們的注視多么新鮮》是一本書寫故鄉與生活感悟的現代詩集。作者以對故鄉的思念和對第二故鄉的感觸為切入點,觀察、體驗、書寫生活,對人們熟悉的事與物進行詩意的創作。全書囊括了作者從事詩歌創作十餘年來最為滿意的作品,共分為四輯,分別是:“禮物”“記憶”“所見”“懷念”。在創作這些詩時,作者著重挖掘生活的核心、深入自己的內心世界,把真切的生活體驗、現實感受、日常情思和人生感悟,寄寓於字裡行間,構築出一個充滿詩意的世界。
作品目錄
第一輯 禮物 慢 禮物 記一個黃昏 我去過一條河的上游 虛度偶書 火車站 致大海 冬至日有感 小雪 雨夜 在曠野接受讚美 在深山 冬日偶作 海邊目睹沉船有感 春日上山所見 想像土豆開花的樣子 雨中 閒坐偶作 除夕 面對故鄉的群山 這樣的時刻越來越少 致愛人 春服既成偶作 黃昏記 散步 江邊閒坐 驚蟄日在街頭 與父書:推心置腹之人 在林中 三月偶作 目睹梅花凋零及其他 冬天想起母親 | 第二輯 記憶 在雨中行走 記憶:村莊的局部 夏日:村居 山溪 林間 與母書:幸福在別處 與子書:姓氏和理想在異鄉 春日偶作 在鄉下 秋日:黃昏所見 水域 處暑日 爬上山頂去看秋天 舊時光 夜歸記 雨夜聽卡薩布蘭卡 一根木頭的命運 黃昏,在公園 在西單聽盲人歌手賣唱 春天的鄉村 小情詩 為母親寫一首詩 懷念一位朋友 冬日想起父親以及溫柔的雪 想起母親 步行街 那時候的我,是幸福的 這種遙遠,讓我無處可去 讚美詩 江邊記 | 第三輯 所見 火車穿越北方 風吹過的事物 山寺 暮晚記 夜行火車 草坡 所見 冬至日 山中遇隱者 拜訪一個比你孤獨的人 靠近村莊 深山音樂會 一把二胡坐在我膝頭 雨轉陰,兼記驚蟄 在大轉盤 對一條河流的描述 落日下的村莊越來越矮小 向生活表達熱愛 看見 過一座北方小城 在擔山公園看風 感受一隻螞蟻內心的幸福 超市 母親的眼神像那些老玉米 雨中與沈建基先生在任佳溪登山 螢火蟲 抒懷詩 城北記 | 第四輯 懷念 那些年 春天來到縣城 我們 在心裡安放一座村莊 在河邊 旅店所見 雨中回家偶作 那年的父親 旅途中的一場雨 送別 異鄉火車 送別摯友 護送一隻螞蟻回家 深山記 拉動燈繩的陌生人 燈賦 刻碑者 出發 寫給袁可嘉先生 在袁可嘉故居 和父親一起散步 在傅家路村 鳴鶴古鎮 上林湖:青瓷或故人 江邊 在老屋遇雨 一個春日早晨 海邊的傍晚 秋天的事物 懷念炊煙 |
在江南寫詩(代後記) |
作品鑑賞
詩集中至少有15篇關於母親的作品,詩人以一種回憶式的感知方式抒發對母親的深切思念,也傳達出對“閃爍著溫暖光芒”的故鄉的懷念。“我在母親墳前長跪不起/嗚咽如大海/無法止息波濤/一遍遍無用地道歉”(《冬至日有感》)。在詩歌的表面之下,隱藏著不能用語言描述的生命困境和失母之痛。“細雪落在瓦屋上/似傷口結痂/細雪落在茅草屋上/似親人重逢”“如果我是一粒雪/要落在一間茅草屋的院子裡”(《小雪》)。“我”就是從茅草屋的院子進入人間的,是“我”與親人重逢,是生命固有的呼喚,“我”是“你”的兒子,“你”是“我”的母親,有過“我”記憶的地方,也都有過母親的身影,“我知道你沒有走遠/在高處看著我”(《與母書:幸福在別處》),一個哀傷著的詩人得到時間的回視,母親“在高處看著我”,在互相的凝視中,風景和愛意漫過群山,平凡的母親閃著最美的光,從而形成了這樣的一首首“愛之詩”。
在第二輯“記憶”中,詩歌在回憶中展開,緩緩道出對故鄉的眷戀,對時光流逝的哀嘆。《記憶:村莊的局部》帶有明顯的故土情愫與少年記憶。斑鳩在鳴啼,啄木鳥在捉蟲,村國小的放學鈴聲,這或許是不起眼的景象,對一個簡單生活場景的描述,“炊煙從房頂升起/燕子飛到檐下/親人們從野外回來/他們像一層薄霧,朝小小的村落/圍攏過來”成為詩人一生中難以忘卻的記憶。“柳枝向河面圍攏過來/我在暮色中回應它們”,詩人在萬物身上尋找到共情的替身。“我朝河裡扔土塊/水面濺起了/熱情的波紋”似乎寫得輕描淡寫,事實並非如此,那波紋才讓全詩變得神秘、雋永、意味深長。對於鄉村生活和少年往事的召喚,他用詩歌擦拭某種情愫在時間的流逝中所蒙上的灰塵。
“鳥鳴,樹葉和霧/多么新鮮/我們的交談笑聲和注視多么新鮮”(《林間》),日常生活中的一切平凡相遇,這種和諧和美深埋在光陰里,沉澱了歲月的苦與甜,延伸出詩歌無限的韻味與情意。“父親用汗水餵養一家人的日子/去年的落葉祖母似的絮叨/父親把路修到了家門口/路把松濤引到院子裡,它們一起將古老的歌謠流傳”。眾生皆苦,把生活的苦難營造出生活詩意的意境,源於內心的超脫。“我年輕的母親,披散著濕淋淋的長髮,走向我們。”故人雖逝,但情意如雲靄一般溫順,照滿心中每一條溝壑,在無垠的詩境中看到生命和輪迴。感懷的柔情在追憶和現實徘徊,遙寄情思,詩歌視角在兩個時空之間不斷交織。但“一個人忘記炊煙/需要一輩子”“它們像黑夜裡的光/曾被記憶里的炊煙繚繞/在那個慢慢消失的年代/像時光,爬滿我的眼角”(《懷念炊煙》)。這平凡的炊煙撲閃著最美的光,“我”深愛著鄉村的炊煙,更愛著那裡的親人。
《黃昏記》《靠近村莊》等詩,是一種節制的抒情呈現客觀真實的打工生活圖景。“我們住在出租屋/正在褪色的工衣/以及被揮霍的青春/讓我們看起來像一堆倦怠的草垛”(《靠近村莊》)。或許詩人也是事件的經歷者,卻從事件中超脫出來,保持著旁觀者的姿態,打量這個世界。“隔壁五金廠一天的轟鳴/停了”“對面的工地民工們生火/炊煙從白鐵皮屋頂逸出來”“他們的衣服緩緩鬆開了晾衣繩”,清洗汗水和勞累,背井離鄉,拖兒帶女,沒有一句多餘的渲染,但寥寥數語足以令人浮想聯翩。“我有浮萍般的異鄉生活”(《我去過一條河的上游》),詩人和他們是共情的。但“車間是寬敞的曠野/陽光和雨露/聚合成一束光,照耀年輕的我們”(《靠近村莊》)。詩人以一種質樸平和、寧靜內斂的筆法,不動聲色地將底層打工的苦難融入隱隱憂傷又充滿溫情希翼的氛圍之中,映射出生命的力量感。
作品評價
浙江省作協副主席、寧波市作協主席榮榮:陳德根從事詩歌寫作多年,該詩集集中體現了他近年來的新鮮變化,特別凸顯出了一種“現代性”。這種“現代性”具體體現在詩歌的題材、詩義和風格上。陳德根的布依族、新慈谿人身份,使得他在詩歌創作中既保留著少數民族的文化,又融入了當地的文化,體現出了更開闊的視野和立意。
出版信息
書名 | 出版時間 | 出版社 | ISBN |
---|---|---|---|
《我們的注視多么新鮮》 | 2023年10月 | 太白文藝出版社 | 978-7-5513-248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