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郫都區天主教堂

成都市郫都區天主教堂

成都市郫都區天主教堂始建於清末,迄今已百年歷史,清代光緒二年間(1876年),有法國傳教士開始在郫縣安德鋪、兩路口鄉(現屬郫縣安德鎮)傳教,清光緒三年(1877年),外籍天主教神職人員並在成都法籍主教支持下,在該地設天主教聖修堂和小經常各一所,建立天主教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成都市郫都區天主教堂
  • 類 別天主教
  • 地 址:郫縣安德鎮交通村
  • 主要負責人:高興祥
基本信息,教堂簡介,

基本信息

類 別:天主教
地 址:成都市郫都區安德街道學府路550號
郵 編:611732
主要負責人:黎榮奎

教堂簡介

稍後,又在郫筒鎮東街魁星樓設過堂一所。約於同期,法籍司鐸李多靈在崇寧縣(1958年崇寧縣與郫縣合併)傳教,在唐昌鎮西街設過堂一所,隸屬郫縣兩路口聖修堂。據四川洋務局1910年統計,郫縣有教民500人,崇寧縣8人。民國5年,兩路口聖修堂被確定為成都“中華天主教會”的據點教堂,負責管轄郫縣、崇寧、溫江、新都、灌縣、崇慶、大邑、汶川等地教務,在郫、崇、溫、灌擁有教產田4000多畝、房屋200多間,其中郫、崇兩縣各占近半。同年,司鐸田久春被派來聖修堂辦理教務。聖修堂每年收租米2000多石,計100萬斤以上。除少數作教務開支外,絕大部分供田久春揮霍使用。教堂所招佃戶,必須先接受洗禮入天主教,因此二縣教徒較多。聖修堂和兩縣過堂經常有法籍神職人員來往,常年舉行“四大瞻禮”和星期六禮拜儀式。臨近解放時,聖修堂有本堂神甫、副本堂神甫和會長各1人,修女5人,修生1人,其他辦事人員若干人。解放初,田久春因策劃參與“二五”匪特暴亂被鎮壓,副本堂神甫葉廷誠加原籍務農離去,救產田房屋依法予以徵收,修女、修生、職員、工役解散回家,教堂停止活動。唐昌鎮過堂主持人為原金堂縣本堂神甫龐定虎。解放初,龐進行非法活動被依法處理。1957年龐被釋放後,仍主持唐昌鎮過堂教務。1976年龐病死後,本縣無神職人員。1980年,原唐昌鎮過堂修女文紹修作為宗教界人士代表被安排為縣政協委員。1986年3月16日,兩路口鄉天主教教堂開放,成立了天主教愛國小組,組長楊文彬,由九人組成,張希伯神甫主持教務。2005年第6屆愛國會有成員11人,高興祥為主席。愛國會熱情為教友服務,群策群力,團結奮鬥,民主管理,財務公開,對天主教堂的管理,做到了公開、公正、公平,深得民眾的擁護。尤其是在2003年度教堂的重建過程中,教友紛紛踴躍奉獻,籌集資金20餘萬元,2004年和2005年又陸續籌集資金10餘萬元將整個教堂進行了改建。新修教堂落成後,教友們歡欣鼓舞,多年的心愿終於實現。天主教堂作為鄉村教堂的典範,2004年3月,中央電視台第四頻道(英語頻道)專程拍攝專題片向全世界播放。2005年,被四川省天主教愛國會、省天主教教務委員會評為服務社會先進單位。 12月25目天主教的重要節日“聖誕節”, 每年千餘信眾通過祈禱、誦經、唱讚美詩等活動慶祝“聖誕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