戍鼎

戍鼎 戊鼎是中國商代(約公元前16世紀至公元前11世紀)王室祭祀用的青銅方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戍鼎
  • 五筆86:DYNT
  • 五筆98:AWI
  • 倉頡:IHI
基本解釋,詳細解釋,

基本解釋

戍鼎
圖片圖片
戍鼎 戊鼎是中國商代(約公元前16世紀至公元前11世紀)王室祭祀用的
青銅方鼎
戍 shù
部首筆畫
部首:戈部外筆畫:2總筆畫:6
五筆86:DYNT五筆98:AWI倉頡:IHI
筆順編號:134534 四角號碼:53200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620D
詳細字義
〈動〉
1. (會意。從人持戈。甲骨文字形,象人負戈守衛邊疆。本義:防守邊疆) 2. 同本義 [guard the frontier]
戍,守邊也。——《說文》。按,伐者左人右戈,人持戈也。戍者,下人上戈,人何戈也。
武王立重泉之戍。——《管子·地數》
彼其之子,不與我戍申。——《詩·王風·揚之水》
二世元年七月,發閭左適戍 漁陽。——《史記·陳涉世家》 3. 又如:戍人(古代守邊軍士的通稱);戍守(守衛);戍客(離開家鄉戍守邊境的人);戍邏(守邊巡邏);戍役(戍邊的軍士);戍將(戍守邊境的將領) 4. 駐守 [garrison]
三男鄴城戍。—— 杜甫《石壕吏》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台。——宋· 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5. 又如:戍鼓(駐邊軍士所擊的鼓聲);戍主(古代駐守一地的長官);戍堡(邊防駐軍的營壘、城堡);戍御(防守禦敵)
〈名〉
1. 守邊的士兵 [garrison soldiers]
乃歸諸侯之戍。——《左傳·定公元年》 2. 又如:戍傜(兵役及勞役);戍屋(戍卒屋舍);戍婦(戍卒的妻子);戍歌(戍卒唱的歌) 3. 守邊之事 [garrison]。如:戍漕軍需用品之運輸。特指水運。又指邊防區域的營壘、城堡
其謝尚、 王愆期等,悉令還據本戍。——《晉書·庾亮傳》。又如:戍堡
鼎拼音 dǐng  注音 ㄉㄧㄥˇ  部首 目  部外筆畫 7  總筆畫 12;舊字形:13  筆順編號 25111 51321 25  編碼 CJK統一漢字  Unicode U+9F0E  五筆 HNDN  倉頡代碼 BUVML  鄭碼 LZNX  四角號碼 2222 7

鼎  1 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三足兩耳:銅~。~食(列鼎而食,指豪侈生活)。~鑊。  2 鍋:~罐。~鍋。  3 古代視為立國的重器,是政權的象徵:~彝。九~。定~。問~。~祚(國運)。  4 象徵三方並立、互相對峙:~峙。~足之勢。  5 大:~族。~臣。~力支持。  6 正當,正在:~盛[shèng]。  英語  large, three-legged bronze caldron

詳細解釋

鼎  〈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的部分像鼎的左右耳及鼎腹,下面像鼎足。本義:古代烹煮用的器物)  1 同本義[tripod caldron]。盛行於商、周。用於煮盛物品,或置於宗廟作銘功記績的禮器。統治者亦用作烹人的刑具  鼎,三足兩耳,和五味之寶器也。——《說文》  2 又如:鼎峙(比喻三方並峙,如鼎之三足);鼎鉉(指鼎);鼎鼐(鼎、鼐均為古代炊具,用來調和五味。舊時用意比喻宰相治理國家)  3 比喻帝王[emperor]。如:問鼎;定鼎中原;鼎甲(科舉考試殿試名列一甲);鼎命(帝王之位);鼎業(帝王的大業)  4 指宰相[prime minister]。如:鼎台(宰輔大臣);鼎臣(指宰相)  5 喻三公、宰輔、重臣之位[high official]。如:鼎輔(三公,宰輔);鼎司(三公的職位)  6 指國家[state]。如:鼎祚(國祚,國運);鼎運(國運)  〈形〉  1 顯貴[important]。如:鼎臣(大臣,重臣)  2 顯赫,盛大[great]  高門鼎貴。——晉·左思《吳都賦》  3 又如:大名鼎鼎;鼎甲(豪門大族);鼎姓(豪族,大姓);鼎能(大才能。指能力超群,舉世無匹);鼎族(巨族,豪門貴族)  4 三方並立的,如鼎足分立[tripartite]。如:鼎分(三分)  〈動〉  變革[change; reformation]  鼎新麾一舉,革故法三章。——李商隱《贈送前劉五經映》  鼎革固天啟。——徐浩《謁禹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