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巷村位於蘇州市唯亭鎮西約1.65公里處,東與涇上村為鄰,南至312國道與方廈村相連,西至木沉港與施家村相隔,北靠陽澄湖。全村境內有旺祥浜、戎巷、戈巷、湯家浜、北厙頭、北張巷6個自然村。
戈巷村位於蘇州市唯亭鎮西約1.65公里處,東與涇上村為鄰,南至312國道與方廈村相連,西至木沉港與施家村相隔,北靠陽澄湖。全村境內有旺祥浜、戎巷、戈巷、湯家浜、北厙頭、北張巷6個自然村。
戈巷村位於蘇州市唯亭鎮西約1.65公里處,東與涇上村為鄰,南至312國道與方廈村相連,西至木沉港與施家村相隔,北靠陽澄湖。全村境內有旺祥浜、戎巷、戈巷、湯家浜、北厙頭、北張巷6個自然村。歷史沿革戈巷村,據《吳門表隱》載:...
戈巷村民委員會是1983年設立的地名。地名含義 據《吳門表隱》載:“明初,顧升由銅坑移此,力行善事,築堤捍堂,民感其德,遂名其港。”說的是在明成化初年,有個叫顧升的居住在該地,築塘以防禦水患,里人因感其恩德而稱此地名為顧巷。後“戈”、“顧”音近似,遂以“戈巷”名之。歷史沿革 清屬...
戈巷 戈巷是2013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戈姓居民集聚於此形成的村莊。歷史沿革 自命名起沿用至2013年拆遷消亡。
戈巷街 戈巷街位於蘇州工業園區唯亭街道束橋街東,北起滬寧高速公路保護線,南至312國道道路經過村落戈巷村,故名
戎巷是2008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與當兵打仗有關。聯繫鄰村的戈巷,北厙頭,內含古代軍事文化。古代有從戎參軍說法,兵器有五戎,包括弓、殳、矛、戈、戟。以此分析,此村可能從巷子裡外出當兵人較多,也可能最早是造兵器之村。歷史沿革 1843年稱:元和縣依仁鄉半十九都,1931年屬吳縣第九區。1950年3月歸為...
西戈巷 西戈巷,明末清初建成,命名為西戈巷。地名含義 因該村在戈巷的西面,故而得名。歷史沿革 明末清初建成此村。2009年該地拆遷,地名消亡。
戈巷社區 戈巷社區,江蘇省蘇州市蘇州工業園區唯亭街道下轄社區。
盧菊泉(1915~1999),蘇州唯亭戈巷村人,1977年6月離休,1999年3月病逝,享年85歲。民國29年(1941)1月至2月在忠義救國軍胡肇漢部下當兵。30年3月參加新四軍地方抗日武裝,為何克希的通訊員。31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10月中共江南工委蘇州縣委特派員仲國鋆化名劉瑞華,在唯亭懸珠、戈巷等地以行醫為掩護,...
束橋村前名束橋大隊。位於蘇州蘇唯亭鎮西北,在陽澄湖畔、婁江北岸,距鎮約2.9公里。東與方夏村、戈巷村相鄰,西與雙涇村、馬灣村相接,北連施家村,312國道、滬寧鐵路、滬寧高速公路通過該村。轄小唯亭、宋家浜、奚家浜、邱家浜、徐巷浪、小江里6個自然村,有14個村民小組 地理環境 村內有河浜10條,即...
鄭雲林 鄭雲林,男,江蘇省蘇州市工業園區唯亭公社戈巷大隊戈巷村人,生前為志願軍20軍59師175團副班長,1951年7月在朝鮮犧牲。人物經歷 生前為志願軍20軍59師175團副班長。犧牲情況 1951年7月在朝鮮犧牲。
陵北村 陵北村前稱陵北大隊。位於蘇州市鎮北。東臨草鞋山,有陽澄路南穿滬寧高速公路、滬寧鐵路唯亭立交橋,接通312國道;南靠滬寧高速公路;西與青墩、涇上、戈巷村相接;北枕陽澄湖,有道路接連陽澄湖大壩,可直達陽澄三村。距鎮1.93公里。轄盧家浜、姚鷹浜、十圖港3個自然村。
亭苑社區是2008年7月成立的動遷小區,由原雙涇、施家浜、浦田、戈巷、涇上、陽澄、夷陵山、懸珠等村的動遷農民組建而成,全區占地面積368221平方米,以亭苑街為中軸分為A、B兩區,建築面積約為64萬平方米,社區建築造型美觀,具有濃郁的歐式風格,房屋138幢(其中多層82幢,小高層、高層50幢,公建房6幢)總共...
北厙頭是2008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厙”字是村莊地名之一。倉庫的庫字少一點。此名含有村民的期盼,希望有廠房作坊,有車子工具,聯繫鄰村戈巷、戎巷,也許這裡差一點就是兵器倉庫了,位置也靠北頭。故稱“北厙頭”。歷史沿革 1843年屬元和縣依仁鄉半十九都。1931年,屬吳縣第九區。1950年3月,歸為湖南鄉...
社區名,隸屬於江蘇省蘇州市蘇州市轄區。蘇州工業園區唯亭街道新鎮社區,建於2006年2月,由24個原唯亭鎮動遷自然村安置組建而成,分暢苑一、二、三、四,青燈一、二共6個小區。四周坐落是北依葑北路,南臨滬寧鐵路和312國道,東與青苑社區隔河相鄰,西靠戈巷街,中間葑亭路橋穿過。區內道路平坦寬敞,四通八達,...
2001年9月5日,經江蘇省、蘇州市人民政府批准,跨塘鎮倪浜、唐莊2個行政村劃歸婁葑鎮管轄。2003年7月22日,經江蘇省、蘇州市人民政府批准,跨塘鎮臨湖行政村劃歸婁葑鎮管轄。2005年5月15日,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銷原唯亭鎮、跨塘鎮建制,合併組建蘇州工業園區唯亭鎮。2012年11月,蘇州工業園區撤鎮建街道,...
東涇村北小浜 東涇村北小浜,2000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地理位置北,實體小的意思。歷史沿革 該浜由於緊鄰太湖,原來無閘時,經常受到洪澇災害,因此在八十年代建房時逐年搬遷到戈巷和惠家裡,到2000年已全部搬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