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羊擊鼓

懸羊擊鼓

懸羊擊鼓,漢語成語,拼音是xuán yáng jī gǔ ,意思是把羊吊起來,羊的兩隻前腳亂動而擊鼓,以此惑敵。此計是以虛假的聲勢來造成敵人的錯覺,從而偽裝自己真正的實力和行動策略。出自元·無名氏《千里獨行》楔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懸羊擊鼓
  • 注音:ㄒㄨㄢˊ ㄧㄤˊ ㄐㄧ ㄍㄨˇ
  • 拼音:xuán yáng jī gǔ
  • 釋義:一種疑兵之計
  • 出處:元·無名氏《千里獨行》
成語出處,成語用法,成語典故,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千里獨行》楔子:“俺今夜倒下個空營,著懸羊擊鼓,餓馬提鈴。”

成語用法

作賓語、定語;用於軍事或日常生活等

成語典故

公元前686年,齊襄公荒淫無度,不理朝政,國事荒廢,進而發生宮廷內亂,襄公的弟弟公孫無知殺死了襄公,並自立為國君,公子糾和公子小白各自逃到魯國和莒國避難。至公元前685年,公孫無知被殺。公子小白在鮑叔牙護送下準備回臨淄即位,而魯國國君魯莊公在管仲帶領下(護送公子糾)也準備回國即位。兩軍在淄河相遇。由於當時實力懸殊,公子小白被公子糾圍困在岑山上,公子糾看到峨莊山高林密,心中竊喜,以為小白插翅難逃,只要將其圍困在此山,無需廝殺,守之可擒,便可瓮中捉鱉,正是上蒼賦予的好機會。小白被圍困在山上,人困馬乏,糧草斷絕。正在危機的時刻,有士兵來報,探知山的東南有一小路可經青州赴臨淄。小白聞之大喜,命手下兵卒捉來十餘只山羊,拴住後腿,吊在樹上,前蹄下置一面戰鼓。又命士卒在山上挖出戰壕,將飢餓的戰馬放置在戰壕中,自己率兵悄悄下了山,沿山路經青州回到臨淄登基坐殿,人稱齊桓公。
此時,懸羊山上,山羊、戰馬飢餓難耐,山羊前蹄亂蹬,擂鼓震天;戰馬也因飢餓在戰壕中奔跑尋草,互相撕咬,馬鈴聲響成一片。山下的公子糾好不得意,認為用不了幾日,齊王寶座便可手到擒來。沒想到,齊桓公小白率兵從背後殺來,大敗魯軍,魯莊公見此,被迫殺掉公子糾向齊國謝罪。自此便有了“懸羊擊鼓,餓馬嘶草”的典故。小白治理齊國成為戰國七雄中的強國之一。“岑山”,更名為懸羊山,相傳沿用至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