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崖下的野餐》是於1975年上映的澳大利亞劇情電影,由彼得·威爾執導,由加里·麥克唐納德等主演。
1900年的情人節,澳洲一所女子學院組織了一次野餐。地點選擇在一個叫做Hanging Rock的懸崖下,故事由此展開。
基本介紹
- 導演:彼得·威爾
- 編劇:Joan Lindsay
- 主演:加里·麥克唐納德,約翰·賈瑞特,傑姬·韋弗,雷切爾·羅伯茨,威文·格雷,海倫·摩斯
- 製片人:A. John Graves
- 出品公司:標準收藏
- 中文名:懸崖下的野餐
- 外文名:Picnic at Hanging Rock
- 其它譯名:吊人岩的野餐、懸岩上的野餐、懸崖下的野餐
- 出品時間:1975年
- 製片地區:澳大利亞
- 類型:劇情
- 片長:115 分鐘 / Australia: 107 分鐘
- 上映時間:1975年8月8日
- 分級:USA:PG
- 對白語言:英語,法語
- 色彩:彩色
- imdb編碼:tt0073540
電影視頻,電影評論,劇情簡介,角色介紹,演職員表,職員表,演員表,幕後製作,精彩看點,發行上映,獲獎情況,相關評論,
劇情簡介
故事發生在1900年澳大利亞一所女子住宿學校。那時,英國的基督文化正一步步滲透進澳大利亞人的生活,喚起了女孩子們心裡那份擺脫束縛的渴望。追求自由的思想在慢慢傳播,於是,保守的校長組織了一次外出聚餐。她們選擇了一塊荒無人煙卻又充滿危險的懸崖。正是這個處處露著神秘與詭異的地方,吞噬了其中的三位女孩,人們再也沒能找到她們,她們就那樣悄無聲息地消失了。究竟發生了什麼?
角色演員介紹
1900年的情人節,沿用英式教育的澳洲亞普利亞德女子學院組織了一次目的地為海茵懸岩的郊遊。孤兒薩拉卻因拖延學費而無法同行,只能目送好友米蘭達和同學們在邁克勞小姐的帶領下出發。抵達目的地後,米蘭達等四人離隊攀岩,被同在懸岩下郊遊的麥可和僕役埃爾伯特發現,麥可對米蘭達一見鐘情,尾隨了上去。
當天晚上,校長收到邁克勞與米蘭達等四人失蹤的報告。警方馬上介入調查,校長為學院名聲緊張不已,而薩拉因為失去了米蘭達茶飯不思。
當天晚上,校長收到邁克勞與米蘭達等四人失蹤的報告。警方馬上介入調查,校長為學院名聲緊張不已,而薩拉因為失去了米蘭達茶飯不思。
演職員表
職員表
導演:彼得·威爾 Peter Weir
編劇:
Joan Lindsay .....(novel)
Cliff Green .....(screenplay)
演員表
演員
雷切爾·羅伯茨 Rachel Roberts .....Mrs. Appleyard
威文·格雷 Vivean Gray .....Miss McCraw
海倫·摩斯 Helen Morse .....Mlle. de Poitiers
安·路易斯·蘭伯特 Anne-Louise Lambert .....Miranda (as Anne Lambert)
加里·麥克唐納德 Garry McDonald .....Const. Jones
約翰·賈瑞特 John Jarratt .....Albert Crundall (as John Jarrett)
Kirsty Child .....Miss Lumley
Tony Llewellyn-Jones .....Tom (as Anthony Llewellyn-Jones)
Jacki Weaver .....Minnie
Frank Gunnell .....Mr. Whitehead
Karen Robson .....Irma
Jane Vallis .....Marion
Christine Schuler .....Edith
Margaret Nelson .....Sara
Ingrid Mason .....Rosamund
Jenny Lovell .....Blanche
Janet Murray .....Juliana
Vivienne Graves .....Pupil
Angela Bencini .....Pupil
Melinda Cardwell .....Pupil
Annabel Powrie .....Pupil
Amanda White .....Pupil
Lindy O'Connell .....Pupil
Verity Smith .....Pupil
Deborah Mullins .....Pupil
Sue Jamieson .....Pupil
Bernadette Bencini .....Pupil
Barbara Lloyd .....Pupil
Wyn Roberts .....Sgt. Bumpher
Kay Taylor .....Mrs. Bumpher
Martin Vaughan .....Ben Hussey
John Fegan .....Doc. McKenzie (as Jack Fegan)
Peter Collingwood .....Col. Fitzhubert
Olga Dickie .....Mrs. Fitzhubert
Dominic Guard .....Michael Fitzhubert
Faith Kleinig .....Cook (uncredited)
製作人:
A. John Graves .....executive producer: South Australian Film Corporation (as John Graves)
Patricia Lovell .....executive producer
Hal McElroy .....producer
Jim McElroy .....producer
幕後製作
影片根據1967年瓊·萊斯利(Joan Leslie)的小說改編,雖然小說是虛構的,但小說卻暗示事件本身有可能是真實的。這部兼具戲劇、神秘、恐怖、噩夢以及夢幻諸多特徵的影片不是要探究發生了什麼,而是可能發生了什麼。
在1900年的那個星期六里到底發生了什麼?那些女孩是否進入了另一時空?她們是否被那天也在吊石坡附近遊蕩的兩個十幾歲的男孩強姦?或者她們只是跌入了岩石縫裡?而在一周之後發現的那個女孩,在她身上又發生了什麼?她的鞋丟了,但她的腳卻並沒被尖利的石徑劃傷,難道她是漂浮在半空走路嗎?電影裡甚至出現了一本名為《吊石坡的謀殺》的書,似乎以此暗示這次失蹤事件是虛構的,但還有其他猜測,包括外星人的劫持等。影片所給的一些線索,如老師跑上山時裙子掉了,遇救的女孩艾爾瑪的胸衣不見了,所有的表在12點都停了等,但這些看似關鍵的線索對於問題的解答沒有任何作用,而是留給觀眾一個開放式的結尾。
影片最成功的地方就在於它沒有任何既定的解釋。女孩們進入荒野,並且就此不見了。大自然為這一失蹤事件鍍上了神秘的色彩。澳大利亞的土著有著自己的理論,他們會認為這些岩石是有生命的,它們吞噬了外來的侵入者並保持了沉默。攝影機展示出了這些巨大陡峭岩石極富生命力的細節:遊蕩的蛇,爬行的蜥蜴,飛翔的鳥,盛開的鮮花,這些意味深長的畫面或許在暗示岩石後隱藏著的面孔,它使外來者處於被注視的境地。女孩們的消失是保存至今的未被損害的歐洲文明的覺醒?或者是性意識的復甦而在世紀之交有意識地蒸發?或許彼得·威爾想要表達的是生活的神秘性,即不是任何事物都是可以靠理性來解釋的。影片在氣氛的營造上令人難忘,“我們工作的難度很大,”彼得·威爾在採訪時告訴《視與聽》雜誌的記者,“我們努力創造出一種幻覺的、催眠術般的節奏,在這種節奏里你會不去認識事物的真相,你不會去挖掘意義,而是沉入這種封閉的氛圍中。我盡了我一切的努力讓觀眾不去尋求問題可能的答案。”令人壓抑的英國維多利亞時期的文化價值與令人心迷情亂但備感無拘無束的自然環境形成鮮明的對照:懸崖上男性般粗獷的岩石撩撥著被壓抑女性的性意識。
該片可與安東尼奧尼的《奇遇》(1960)相比,也是講的一個男人的妻子在地中海的失蹤;《放大》(1967)呈現了一個始終無法解決的謎團;而大衛·里恩拍攝於1984年的根據福斯特小說改編的《印度之行》,則揭示了一個女人在受到外在力量的啟發後,內心被壓抑的性歇斯底里地爆發出來,成為推動影片後半部分的力量。或許合理的解釋是:現代人已無法理解維多利亞時代人的性觀念,因此對發生於古老土地上令人不安的神秘事件始終無法完全理解。
這部電影為當代澳大利亞電影作出了兩點貢獻:一是其優美的攝影;二是彌合了歐洲傳統和澳大利亞作為新大陸固有神秘文化間的差異。強烈的唯美風格、精緻準確的構圖、堂皇考究的用光、精雕細琢的慢鏡頭使本片獲英國電影學院最佳攝影獎。此片使彼得·威爾揚聲國際,為70年代澳大利亞電影的復興立下汗馬功勞。他的影片展示了澳大利亞的奇特風光和文化異趣,表現了世俗生活中的非理性力量對理性世界的攪擾,成為那一時期澳大利亞新銳導演的代表。
精彩看點
花絮
該片直到1979年才在美國上映。
湊巧的是,劇組也恰好在2月14日,即聖瓦倫丁節那天聚集在澳大利亞的阿德萊德市(Adelaide),這一天正是小說和電影中失蹤事件發生的那一天。
Appleyard夫人一角本由維維安·蒙切特扮演,但在前往澳大利亞的途中,蒙切特在香港病倒,於是雷切爾·羅伯茨臨時接替了這一角色。
米蘭達一角最初決定由英格里德·梅森(Ingrid Mason)扮演,但彼得·威爾嫌她的“塊頭太大”,沒有米蘭達所具有的氣質,於是這個角色就落到了安·路易斯·蘭伯特(Anne-Louise Lambert)頭上。影片的製片人帕特里夏·洛弗爾(Patricia Lovell)試圖說服梅森接受另一次要角色——羅薩蒙德(Rosamund)。
扮演女學生的12名演員是南澳大利亞人,彼得·威爾要求她們展現出上世紀之交的女孩的特點,而不要受太多現代文明世界的影響。
彼得·威爾對扮演寄宿學校女生演員的要求是“要有一張天真無邪的面孔”以符合影片的氣質,但這就意味著除了安·路易斯·蘭伯特以外,其他的人都會沒有表演經驗,因此威爾不得不刪減掉大量對白。
聖瓦倫丁節源自古羅馬的牧神節,該節日於古羅馬曆的2月13日舉行,這個節日是對愛神的敬祭,年輕男人會為隨後進行的性愛遊戲挑選伴侶,他們在隨身攜帶的羊皮紙上寫上心儀的年輕女孩的名字。在電影裡,女孩們彼此傳遞的聖瓦倫丁節卡片即是對這一古老儀式的致敬。
對白
Miranda: What we see and what we seem are but a dream, a dream within a dream.
米蘭達:我們所看到的,以及我們所似乎看到的都是一個夢,夢中之夢。
Marion: A surprising number of human beings are without purpose, though it is probable that they are performing some function unknown to themselves.
梅森:相當之多的人活著都沒有任何目的,但他們執行著連他們自己都意識不到的職責。
Miranda: Everything begins and ends at the exactly right time and place.
米蘭達:萬事萬物的興起和滅亡都有其確定的時代和地方。
Irma: Waiting a million years, just for us.
厄瑪:它等待了一百萬年,只是為了我們。
Irma: Sara reminds me of a little deer Papa brought home once. I looked after it, but it died. Mama always said it was doomed.
厄瑪:薩拉讓我想起了爸爸曾帶回家的一頭小鹿。我照顧它,但它還是死了,媽媽總說那是注定的。
Mr. Whitehead: There's some questions got answers and some haven't.
懷特黑德先生:有些問題會有答案,但有些就沒有。
Miranda: Look! Not down at the ground, Edith. Way up there in the sky.
米蘭達:看!不遠處的那條路,伊迪絲,它直伸進天空深處去了。
Edith: Blanche says Sara writes poetry- in the dunny! She found one there on the floor, all about Miranda.
伊迪絲:布蘭奇說薩拉寫詩——在廁所裡面!她在地板上發現了一首,是關於米蘭達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lle. de Poitiers: Ah! Now I know.
德波特絲小姐:啊,我終於知道了。
Miss McCraw: What do you know?
莫科小姐:你知道什麼?
Mlle. de Poitiers: I know that Miranda is a Botticelli angel.
德波特絲小姐:我知道米蘭達是一個波提且利的天使。
Edith: Why can't we just sit on this log, and look at the ugly old rock from here? It's nasty here. I never thought it would be so nasty, or I wouldn't have come!
伊迪絲:為什麼我們要坐在這根木頭上看著這些醜陋的岩石呢?這兒太骯髒了。我從來沒想到這兒會這么骯髒,但原我從來就沒來過這裡!
Miranda: You must learn to love someone else, apart from me, Sara. I won't be here much longer.
米蘭達:除了我以外你必須學著去愛其他人,薩拉,因為我在這兒不會呆很長了。
Edith: I think I must be doomed. I don't feel at all well.
伊迪絲:我想我一定倒了霉運了,我感覺很不好。
Marion: I do wish you'd stop talking for once.
梅森:我希望你不要這樣說。
Edith: Except for those people down there, we might be the only living creatures in the whole world.
伊迪絲:除了下面的那些人,我們或許是這世界惟一活著的生物了。
Sara: Miranda knows lots of things other people don't know. Secrets. She knew she wouldn't come back.
薩拉:米蘭達知道很多其他人不知道的事。一些秘密。她知道她不會再回來了。
穿幫鏡頭
事實錯誤:1900年的2月14日是星期三,而不是影片所說的星期六。
時代錯誤:在大車運著女學生們離開寄宿學校時,可以看到在同一場景中一座房屋的頂上立著電視天線。
時代錯誤:當女孩們在岩石間穿行時,跟蹤她們的攝像機顯示出,在很多鏡頭裡,她們的白襯衫下露出的是現代人穿的衣服。
連續性:在聖瓦倫丁節那天,米蘭達用一把乾淨的廚房小刀切節日蛋糕,但在下一個鏡頭裡,蛋糕從中間剖開,而同一把刀卻放在旁邊,刀身上乾乾淨淨,似乎從未被使用過。
發行上映
製作公司
Australian Film Commission [澳大利亞]
BEF Film Distributors Pty. Ltd. [澳大利亞]
McElroy & McElroy
Picnic Productions Pty. Ltd.
South Australian Film Corporation [澳大利亞]
發行公司
Aquarius TV [希臘] ..... (2004) (Greece) (TV)
Atlantic Releasing Corp. [美國] ..... (1979) (USA)
Electric Pictures Ltd. [英國] ..... (1993) (UK) (VHS)
G.T.O. Films Ltd. [英國] ..... (1976) (UK) (theatrical)
GUO [澳大利亞] ..... (1975) (Australia) (theatrical)
Look Vídeo [巴西] ..... (Brazil) (video)
Pathé Distribution Ltd. [英國] ..... (2003) (UK) (DVD)
PolyGram Video [英國] ..... (1999) (UK) (VHS)
Roadshow Entertainment Video [澳大利亞] ..... (1995) (Australia) (VHS)
Roadshow Home Video [澳大利亞] ..... (1985) (Australia) (video)
標準收藏 The Criterion Collection [美國] ..... (1998) (USA) (DVD)
Umbrella Entertainment [澳大利亞] ..... (2004) (Australia) (DVD)
V.O. Films S.A. [西班牙] ..... (1977) (Spain) (theatrical)
Vestron Video [美國] ..... (video)
其它公司
M & L Casting Consultants [美國] ..... casting
Optical & Graphics [澳大利亞] ..... titles and opticals
Tony Tegg Lighting ..... lighting equipment
United Sound ..... sound post-production
上映日期
國家/地區 上映/發行日期(細節)
澳大利亞 Australia 1975年8月8日......(Adelaide, South Australia) (premiere)
義大利 Italy 1976年7月......(Taormina Festival of Nations)
加拿大 Canada 1976年8月......(Montréal World Film Festival)
英國 UK 1976年10月31日
美國 USA 1976年11月......(Chicag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瑞典 Sweden 1977年3月2日
法國 France 1977年3月30日
丹麥 Denmark 1977年5月2日
西德 West Germany 1977年7月24日......(TV premiere)
美國 USA 1979年1月......(Academy of Science Fiction Film Awards Festival)
印度 India 1979年1月......(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of India)
葡萄牙 Portugal 1979年1月19日
美國 USA 1979年2月2日
荷蘭 Netherlands 1979年7月19日
美國 USA 1980年4月......(Cleveland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芬蘭 Finland 1981年1月9日
日本 Japan 1986年4月
美國 USA 1998年6月26日......(re-release)
澳大利亞 Australia 1999年12月2日......(re-release)
日本 Japan 2006年10月11日......(Australian Film Festival)
希臘 Greece 2008年6月12日......(re-issue version)
法國 France 2009年8月12日......(re-release)
獲獎情況
第30屆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1977) 電影獎-最佳攝影 拉塞爾·波伊德
第30屆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1977) 電影獎-最佳服裝設計(提名) Judith Dorsman
第30屆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1977) 電影獎-最佳原聲(提名) Greg Bell
相關評論
On St. Valentine's Day in 1900 a party of schoolgirls set out to picnic at Hanging Rock. ...Some were never to return.
A recollection of evil
彼得·威爾建立在真實事件基礎上的電影傳達出了神秘的氛圍及被壓抑埋葬了的歇斯底里的性。
——芝加哥太陽時報
影片中的一切都經過了精心的重建。
——綜藝
影片節奏緩慢,色澤飽和,表演樸素,似乎具備了成為悶片的諸多要素,但它並不是。
——Reel評論
《懸崖下的野餐》需要觀者對其既有的觀看方式進行反思。
——舊金山編年史
彼得·威爾從不解釋那些女孩為什麼會失蹤,影片因此變得更為高明。
——AboutFil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