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尋舊夢錄》作者是夏衍,三聯書店出版。
基本介紹
- 書名:懶尋舊夢錄
- 作者:夏衍
- ISBN:9787108025548
- 頁數:450頁
- 定價:32.00
- 出版社:三聯書店
- 出版時間:2006年8月1日
- 裝幀:平裝
- 開本:32開
- 尺寸:21 x 14.7 x 1.9 cm
- 重量:522 g
- 正文語種:簡體中文
作者簡介,內容簡介,目錄,
作者簡介
夏衍(1900—1995)本名沈月熙,字端軒,祖籍河南開封,生於浙江杭州。曾用筆名還有沈端先、沈宰白、徐佩韋、黃子布、余伯約、司馬牛等。
1914年畢業於德清縣立高小,因家貧當過染坊店學徒。1915年9月進入杭州浙江公立甲種工業學校。1920年畢業。次年入日本明治專門學校電機科學習。1924年加入國民黨,開始參加政治活動,任國民黨左派駐日總支部的常委兼組織部長,1927年四一二事變後被國民黨開除黨籍,5月回到上海,不久即加人中國共產黨,在閘北區從事工人運動,並翻譯大量文藝作品。1929年秋參與籌備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左聯”成立後被推舉為執行委員。1929年翻譯了高爾基的名著《母親》。
1929年10月與鄭伯奇等人組織上海藝術劇社。1932年進入明星電影公司擔任編劇顧問。1933年黨的電影小組成立後被任命為組長。此後集中力量從事電影事業,同時主編左翼戲劇刊物《藝術》、《沙侖》。1935年2月第一次用夏衍的筆名發表短篇小說《泡》,刊載在《文學》雜誌6卷2號。
1935年10月重新建立“文委”被選為委員,分管電影戲劇和音樂。1936年6月創作了報告文學《包身工》,反映包身工在資本家剝削下的慘痛生活,引起廣泛注意和重視。同年創作了多幕話劇《賽金花》,發表後曾引起爭論。同年12月創作了多幕話劇《自由魂》。1937年發表劇本《上海屋檐下》。
1937年8月任《救亡日報》總編輯,12月離滬,輾轉廣州、桂林、香港、重慶等地從事新聞工作,同時創作了話劇《愁城記》、《心防》、《法西斯細菌》等,並把托爾斯泰的《復活》改編為話劇。1945年創作的劇本《芳草天涯》,描寫抗戰中知識分子的愛情生活,曾引起文藝界爭論。
1949年5月隨軍進入上海,先後擔任文教接管委員會副主任,上海市委常委兼宣傳部長,上海文化局局長。1954年調任文化部副部長。曾創作《祝福》、《林家鋪子》、《革命家庭》、《在烈火中永生》等由文學名著改編的電影劇本。
1965年被免職,到山西介休參加“四清”運動。“文革”中度過八年零七個月的“監護”生活,留下了無法治癒的殘疾。粉碎四人幫後當選為全國影協主席、文聯副主席,出版了《劫後影談》、《懶尋舊夢錄》等作品。
內容簡介
被稱為“世紀同齡人”的夏衍,是中國現代文壇的一位重要作家。作為20世紀中國諸多文化、政治事件的親身參與者,夏衍在八十四歲高齡開始撰寫的《懶尋舊夢錄(增補本)》這部自傳體回憶錄,為世人提示了半個世紀間許多重要歷史事件的真實面目,為中國現代文學史和電影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而豐贍的史料,其中關於“左聯十年”的記述,尤為文壇所關注。名場歷盡的老人,心史縱橫,懶尋舊夢,刻意反思,顯得勁節清操,老而彌堅,令人悠然神往。
《懶尋舊夢錄(增補本)》寫的都是三十年代左聯時期文藝界及在上海的一些零碎事情。
目錄
自序
一 家世·童年
二 從“辛亥”到“五四”
三 心隨東棹憶華年
四 左翼十年(上)
1.“四一二”之後的上海
2.革命文學論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