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應節戲
- 讀音::ying 四聲,jie二聲,xi四聲
- 盛行時間:清代末葉至民國年間
- 例子:端午節演《白蛇傳》
概念,春節節日,基本劇目,地區習俗,簡介,清中葉,清末民初,解放後,
概念
應節戲 讀音:ying 四聲,jie二聲,xi四聲。--逢時過節, 劇團特意演出與節令相適應的劇目作為慶祝。如端午節演《白蛇傳》,七夕演《牛郎織女》,中秋節演《嫦娥奔月》等。
京劇的春節應節戲清代末葉至民國年間,京劇的應節戲盛極一時。所謂應節戲,就是在傳統佳節期間,上演與之相關的神話傳統劇目或吉祥劇目。
春節節日
春節是最重要的節日,春節應節戲也較其他應節戲上演劇目繁多,但禁止演出愁苦殘殺的劇目。每逢新春佳節,清宮廷詔民間戲班、內廷供奉和昇平署與慈禧太后的本宮戲班上演福、壽、富、祿大吉大利應節戲。初一清晨,承應皇差的內廷供奉們身著便裝,戴紅纓帽,腰間帶火印字的腰牌,從西苑門進入寧壽宮演出。據記載,宮廷春節戲有兩種,一是如《喜朝五位》等宮廷秘本戲,一是吉祥戲如《安天會》、《滿床笏》、《青石山》等等。初一的賞賜比平日豐厚,1896年(光緒二十二年)正月初一,四喜班在宮中演出三齣戲共得賞銀430兩,計151人,其中身為內廷供奉的孫菊仙得賞銀最多,22兩。
基本劇目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民間春節應節戲也隨之興盛,上演的劇目以生旦吉祥戲為主,武生的《青石山》、《翠風樓》、《英雄會》,老生戲《硃砂痣》、《滿床笏》、《御碑亭》,旦角戲《彩樓配》、《百花亭》及《馬上緣》這九出掛紅吉利戲是春節京劇班社經常上演的劇目,另外還有《紅鸞禧》、《雙姣奇緣》、《新玉堂春》等吉祥戲也時有上演。春節期間經常上演的劇目還有《鎮潭州》和《定軍山》。這兩齣戲成為應節戲發軔於大老闆程長庚和開創京劇老生表演藝術的一代宗師譚鑫培。譚鑫培晚年於春節必演《定軍山》,並且開創了由青龍門上場的先例(戲曲舞台的上場門名白虎門亦名死門,下場門名青龍門亦名生門,按慣例從死門上,生門下)。早期春節應節戲無戲碼,只貼“吉祥新戲”字樣。初一開戲甚早,大約上午10點鐘開鑼。第一位進場的觀眾不收門票,演員隨到隨演。
京劇在清末和民國年間是人們尤其是京津一帶人們主要的娛樂方式,春節應節戲猶如春節晚會,是人們翹首的春節佐餐。
地區習俗
簡介
上海地區向有歲時節令演劇之習俗。如每年農曆正月元旦,系古俗大慶大祭之節日,民間以為新正,而正月十五則為元宵節。在此期間,地處豫園城隆廟之戲樓,例有大張戲樂之舉。此戲樓自明代祟幀年間落成以來,逢年必戲,相沿成習,清乾隆年後尤盛。市人習稱正月初一至初十新春上旬所演之劇為“春台戲”,自正月十三至十八所演之劇為“燈頭戲”。多於通街鬧市舞獅子、舞龍燈後開鑼演劇。嘉(慶)道(光)年間,因糧、棉、糖等業諸行會大都設立於豫園之內,商界為繁榮市面,規定每年豫園城哩廟之新春應節戲,由各商家行會輪流出資延班獻演,故又名“年規戲”,道光十九年(1839)滬人張春華有“廟台日日有年規”的詩句。新春演劇多為《天官賜福》、《富貴長春》、《上元呈樣》一類吉祥戲和《瞎子觀燈》、《花子拾金》、《浪子踢球》一類恢諧喜劇以及民眾喜愛的《春燈謎》等大戲。又如每於春秋兩季,上海鄉間有賽社演劇之風習,此系沿襲古華夏民族春秋祭把社神(土地神,或土神與穀神之謂)祈福攘災,酬神演劇的傳統。明萬曆年後,隨著江南經濟的發展與戲曲的繁榮,滬郊農村於春日秧種前和秋收後的社火演劇之風更興,每於此,鄉民雲集,迎神賽社,在盛大的廟會與集市中,戲曲舞台鑼鼓喧天,吳檢越唱,響遏行雲。
清中葉
清中葉上海開埠以後,在近代科學和民主思潮與都市化生活方式的衝擊下,一些古老的傳統節日所固有的祭把性或宗教性習俗內涵漸趨淡化或淘汰,而往往僅遺存了這些節日的飲食和娛樂等外在形式,與這一社會文化相適應。早先的《天官賜福》、《目連救母》等應節戲,漸都脫離了其原有的祭把性和宗教性主旨,而衍化為娛樂性的商業化劇目。與此同時,因劇場藝術的發展和戲業商品化程度的提高,一些與各時令節日有關的民間傳說故韋,紛紛敷衍成劇搬上舞台,成為節日娛樂的主要內容。以同(治)光(緒)年間上海各戲園上演的應節戲來看,其主要劇目有:正月初一至元宵前後演燈彩戲《鬥牛宮》、《洛陽橋》、《梵王宮》(微、京)、《春燈謎》、《元宵謎》、《紅梨記·賞燈》(昆)、《鬧花燈》(京)、《瞎子逛燈》、《傻子觀燈》(微)等劇。清明節演《蝴蝶夢》、州、上墳》。端午節演《漁家樂·端陽》、《雄黃山》、《白蛇記》(昆)、《泅羅江》(微)、《蠟桃會》、州、上墳》、《白蛇傳》、《青石山》(徽、京)等劇。七夕演《長生殿·乞巧》(昆)、《天河配》(微、京)。七月十五(中元節)演《目連救母》(微、京)、《游十殿》(微)、《滑油山》等劇。九月初九(重陽節)演《焚綿山》、《首陽山》(微、京)等劇。除夕演《小過年》(徽、京)等劇。此類劇目,遇商家富戶於節日為祝暇稱慶酬神宴賓舉辦堂會時,亦常演出。
清末民初
清末民初以後,這些應節戲因長期經名角競演,藝術上更趨完善,除節日上演外,大多成為各戲園保留的常演劇目。抗日戰爭期間,在淪陷區的上海,日偽統治當局對戲院上演劇目控制甚嚴,直接宣傳抗日救亡的戲無法演出,新創劇目又少,推傳統應節戲的演出不受限制,如《白蛇傳》、《牛郎織女》、《唐明皇游月宮》等應節戲因劇情內容深蘊著民族文化精神而為廣大觀眾倍加珍愛,同時這些神話故事劇亦便於各戲院從舞台景物等表現形式上各顯神通,花樣翻新以維持和發展營業。因此至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初,皇后、黃金、中國、大舞台、天瞻舞台、共舞台等多家戲院,幾個劇種,每於節日同時上演同一內容的應節戲而上座不衰。
解放後
五十年代以後,上海戲院逢節日必演應節戲的習俗已經清除,然而,如《鬧花燈》、《白蛇傳》、《牛郎織女》等劇經推陳出新,都已成為戲曲舞台優秀的保留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