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城風物誌——歷史人文風情100篇

應城風物誌——歷史人文風情100篇

《應城風物誌——歷史人文風情100篇》是應城市地方志辦公室編纂的地方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應城風物誌——歷史人文風情100篇
  • 作者:應城市地方志辦公室
  • 類別:地方志
  • 編纂人員:魏志才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

內容簡介

本志記述了應城市的著名人物、名勝古蹟、風味特產等。

作品目錄

封面
應城風物誌——歷史人文風情100篇
謹以此書獻給應城撤縣建市15周年
目錄
歷史篇
歷史悠久
珠聯璧合展示遠古文明——5000年前的門板灣、陶家湖遺址
商代貴族卜居地,留有遺物現當今——3500年前的青銅爵、斝、提梁鴞卣
偃姓諸侯國,地域在楊嶺——3000年前周天子分封的軫國
楚鄖蒲騷戰,千載有餘情——2700年前的蒲騷故城
遙望周圍如城,登視平坦若台——2000年前的古城台
南朝宋孝武帝析安陸分置三縣——1500年前始設的應城縣
始建土垣後築城,六門城樓揚雄風——500年前的應城縣治城池
名勝古蹟
構木之下三孤冢,將士骸骨溳水邊——2500年前的春秋戰國墓地
“神女歿幽境,湯池流大川”——1500年前嶄露風姿的玉女溫泉
似曾相見白龍寺,猶有遺存白龍井——1300年前伍家山上的勝跡
應邑別稱美,源於蒲騷南——1100年前稱謂的蒲陽瑞木
“旱澇無盈涸,風搖亦不濁”——1000年前建於北宋的三眼井
初始興黌學,後建成孔廟——900年前的儒學聖地
“三水一路通經藏”,金建明修第一剎——900年前的經藏禪寺
南宋孳生監,官道通帝京——800年前的東馬坊驛站
興學育才兩縣令,名垂蒲陽耀古今——800年前的謝公祠
“昔一桑麻村,今為漁鹽市”——600年前的櫟林新市
人材風翔譽荊襄,科第蟬聯顯明廷——500年前的御賜石坊表
易長江首開埠頭,府河岸商貿繁榮——500年前形成的長江埠
樂善好施黃君子,修橋補路為公益——400年前建成的郎君橋
立塔如文筆挺直,建閣為文運昌盛——300年前的文昌閣、文峰塔
一方熱土一方情,東西南北景色新 ——歷代文人詠應城“八景”
物華天寶
“魚米之鄉”飲盛譽,“西北糧倉”獻奇珍——700年前產出的龍王米
能工巧匠制青磚,水運南京築都城——600年前的黃灘官窯
水產珍品,應城特有——600年前產出的銀魚
扁圓如柿,汁多味甜——500年前產出的楊河蘿蔔
地獻天寶,名馳環宇——400年前出產的石膏
得義馬河水,成欽定貢品——400年前釀造的黃灘醬油
滿湖荷葉滿湖綠,莖上蓮籽莖下藕——300年前出產的白湖蓮藕
三姓結義居一地,村中御廚制豆絲——300年前製作的三結豆皮
蒲陽特製佳品,滋補明目降壓——300年前出產的松花皮蛋
興起印染工業,雲集晉陝客商——200年前的王橋白布
冰雪同心,金丹換骨——200年前聞名於世的“宋老六膏藥”
巧汲膏洞水,天工熬曬成——150年前生產的食鹽
清脆甜潤消積化食,生食熟食還能保健——100年前種植的陳嶺荸薺
金漆梅花傲九州,石膏製品春滿園——近百年來的名、特工藝品
地下岩層萬重疊,千年寶藏過河東——20世紀中葉生產的工業用鹽、食用鹽
人文篇
名人轍跡
宋玉景差相聚蒲騷
李太白賦詩玉女湯
歐陽修勘輿彭樂村
朱熹撰寫《謝公祠記》
張居正夜宿妙高台
張獻忠智取蒲陽城
陳玉成三克古城池
宋太祖親題義河名
明崇禎御挽張廉姐
清康熙賜匾老壽星
人物述林
兵部尚書餘子俊
戶部尚書陳金
工部尚書李幼滋
戶部尚書陳蕖
兵部尚書徐養量
戶部侍郎陳軾
戶部侍郎余胤緒
兵部侍郎周珫
禮部侍郎尹東白
侍郎曹忠、張之厚
父子將領——孫岩和孫亨
父子將領——蔡興和蔡福
父子將領—陳國瑞和陳振邦
“建文四義”二義士—樊士信、姚善
泰安知州張迎芳
張獻忠的軍師潘獨驁
定遠將軍寇憚
一代著述之富——陳士元
田園詩人萬瑞旒
元、明、清著述家輯錄
風情篇
地名趣談
燒香台
沈鋪街
辰巳台
曬書台
扇子台
龍賽湖
清水湖
龍死湖
團山廟
天子崗
木梅台
榔子墩
九子墩
風味飲食
扒肉、扒雞、扒鴨
清燉腳魚
乾撥才魚筒
麻花桂魚
尹金林的去骨辣仔雞
象形拼盤“鳳戲三寶”
小小蒸籠蒸六樣
萬盛園酒館巧烹三時菜
黃家勤行的油條餅子
周考元湯元米酒和粽子
鄒德元的鱔魚粉和牛肉豆皮
鄒森茂特製大刀面
劉雙盛的豬油餅子
長江埠特有小吃——砂子饃
端午佳節食蝦饊和麻花
風味小吃甑仁糕
花色紛呈的包子
沖擔鍋塊和金剛臍
彎擔包面
圓甜薄脆
附錄:參考和引用書目
後記
著作權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