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憨齋唱晚—江琦書法詩文選集》是2012年中國文化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江荃、江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憨齋唱晚—江琦書法詩文選集
- 作者:江荃、江昕
- 出版時間:2012年10月
- 出版社:中國文化出版社
- 類別:詩選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文韻墨香憶恩師(代序)
劉永澤
在生命的長河中,每個人都會結下一段段師生情緣。老師的風範、品德、專長、教誨,都會影響著學生,留下難以抹滅的印痕,滋養其心靈,惠及其一生。不論歲月的斗轉星移,不論職場的更迭變換,不論際遇的滄桑輪迴,一提到老師,便肅然起敬。那些青澀純真的希冀和幻想,那些跌跌撞撞的衝動和魯莽,那些傳道授業的教誨和叮嚀,都會清晰地浮現在眼前,定格在心間。
江琦老師是武漢教育界赫赫有名的書法家,又是語文教學的學科帶頭人。他的書法底蘊深厚,學養縝密,功底紮實,兼收並蓄,八面來風。早期承溯魏晉書風,臨摹二王書體,練就了端雅、靈動、雋美的帖學功底,繼而直追唐宋,專攻顏柳楷體,奠定了雄強、渾厚、端莊的筆墨法度。
江琦老師出生於書香門第,中學時代向古人臨帖習字的同時,又得到了在教育戰線工作的叔父的言傳身教。他在武漢第一師範學院學習的時候,就十分信奉一個好老師應該有一筆好字、一口流利的國語、一手好文章的教規,故而他苦練基本功,讀南華經、馬遷史,鑽訓詁學,習古體詩,頌屈子離騷、諸子百家,這為他以後的教學生涯打下了豐實的基礎。
我是1973年解放中學的高中生,不期而遇,江琦老師成為我的班主任和語文老師。他的語文課教得好,是全校師生有口皆碑的。他的課講得很鮮活,善於旁徵博引,引經據典,深入淺出,既有教材的規定要求,又有獨到的理解和發揮。有一次,講遣詞造句的錘鍊時,他引用了唐代苦吟詩人賈島所說的“獨行潭底影,數息樹邊身”、“二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知音若不賞,歸臥故山秋”的一段故事,令我至今難忘。而江琦老師端莊秀美的粉筆板書,更是成為語文課堂又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那一百多萬字的古代漢語講義,不僅成為學生們爭相傳閱的教材,而且也成為硬筆書法的字帖。那個年代,沒有所謂的書法藝術欣賞,但複課鬧革命的大字報和教室的黑板報,成為毛筆書法和硬筆書法的試驗田。我曾是班上黑板報的主筆,為了提高書寫水平,總是在語文課結束後搶先登上講台,在黑板上反覆臨摹江老師的板書,久而久之,形似江老師的書體,達到了以假亂真的程度。“有點方為水,空挑卻是言,七紅即是袁……”草書百字歌的背誦,“上密下疏,左緊右疏”字形結體的練習,“點如瓜米,撇如鋼刀”筆畫要領的掌握,行雲流水的線條、收放有致的章法等審美構圖的領悟,這一切在江琦老師潛移默化的言傳身教下,將我引進了書法藝術的大門。
江琦老師不僅是一位治學嚴謹的老師,一位嚴格要求學生的班主任,對待學生又是一位心胸開闊、極具寬容心的長者。至今還記得中學時他寫給我的一首詩:“訝君輟學忽西行,不效今賢慕古人。批林批孔偏無志,遊山玩水卻有晴。罌花戀賞須防毒,歧路貪行必誤身。寄言嶺外行吟客,何如歸來早計程。隨函詩贈劉永澤 1974年夏。”
因為這首詩寫作於一個特殊的年代,以後老師在重新抄錄時又專門加了一個附記:“劉永澤乃余得意門生,其時批林批孔運動轟轟烈烈,該生突不告而往鄂西旅遊,校黨團領導審責怪之,余為盡班主任之責去函其父母,並附此詩,囑轉寄,意在促其早日返校。”在學生有錯的時候,以這樣一種既嚴肅認真,又不失風趣幽默的語言和方式,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給學生改正缺點錯誤的時間和機會,而非一味的批評和指責,江琦老師之富於才智,之充滿愛心,由此可見一斑。他的批評總是令學生口服心服,我和同學們就是在他的這種關愛和教誨下,既打好知識基礎,又發展個人興趣和特長。我高中畢業後到故鄉插隊鍛鍊,農耕之餘寫信向老師請教自學文學的方法,其時老師正值病中,竟不顧身體有恙,氣力衰弱,而作了詳盡的回覆,並附詩一首:“勤研馬列期同勉,善反潮流願共舟。蹉我早衰居病榻,羨君方建奮中流。壯矣龍駒猶問道,盲兮老驥豈知途。園丁不悔疲筋骨,喜看花紅志已酬。”
我們這些學生與江琦老師,師生情誼十分深厚。因為他不僅培養了我們書法的興趣、文學的熱情,更如韓愈那句千古名言所說,他在“授業解惑”之間更注重“傳道”,是一位為人師表,身體力行,集書家學養、學者風範與人格魅力於一身的好老師。那個年代高中畢業生大都下鄉插隊,許多人在農村談起了戀愛。有一年春節回城,大家去看望江琦老師,席間談起這類事情,老師以自身的生活經驗,告誡我們要樹立正確的戀愛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並提及《浮生六記》這本書。當時並沒有明白老師談話的深意所在。之後仔細讀了這本書,深為書中清新真率的描述,伉儷情深、至死不復的情節所打動。從情投意合、想要過一種布衣蔬食而從事藝術的生活這個視角來看,老師的情感世界、人生理想,他與師母之間的患難相依、恩愛相伴,與書中的故事何其相似。這才理解,那番談話正是老師的內心獨白。
“但求卿我常康健,再作鴛鴦一百年。流離顛沛幾多艱,以沫相濡廿九年,卿受株連歷百劫,我承慰藉度千關。星移物換恩常在,苦盡甘來愛愈堅。”
老師的這首詩,表明了他與師母歷遭磨難而恩愛益篤的心路歷程,讓每一個走近這份豐富情感與美好襟懷的人們,感概系之,感佩不已。足見江琦老師不僅是我們為學、從藝仰慕的典範,更是值得我們百倍敬重的做人的楷模。
清風垂範,雅聲懸林。江琦老師與我們相別已經很多年了,他如園丁一樣辛勤培育的學生,如今早已桃李滿天下。把老師的著述書作整理出來,編撰這本《憨斎唱晚錄》,是我與所有敬愛老師的人們久已有之的心愿。因為,一位好老師,他偉大的人格,影響著我們,留下難以抹滅的印痕,滋養我們心靈,惠及我們一生,我們有責任讓這份寶貴的精神財富得以傳世。
是為序。
(作者系江琦先生的學生,現任中國文聯全委會委員,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湖北省文聯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
作者簡介
為《水淋淋的葡萄》(武漢兒童出版社)題寫過書名;為武漢電大報題寫刊頭;編寫《三字經故事三十則》(珠海音像藝術公司);獲武漢市電大(武漢市成人教院)優秀教師稱號;獲得“全國電大系統優秀教育工作者”稱號,赴北京參加“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十五周年暨全國廣播電視大學表彰大會”,受到李嵐清副總理接見。擔任過福建省《高中語文教材(文言文部分)》(人民教育出版社)審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