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闌人·寄征衣

《憑闌人·寄征衣》是元曲作家姚燧創作的一支小令。此曲寫妻子想給外出的丈夫寄衣時的複雜心情:不寄衣怕夫挨冷,寄去又怕丈夫不歸。全曲以淺白的口語把妻子思念與體貼丈夫的心情表達得極其委曲與深刻。文字直白,感情豐厚,平中見奇,堪稱是大家手筆。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憑闌人·寄征衣
  • 創作年代元代
  • 作品體裁散曲
  • 作者:姚燧
  • 作品別名:【越調】憑闌人·寄征衣
  • 作品出處:《全元散曲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整體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越調】憑闌人·寄征衣
欲寄君衣君不還,不寄君衣君又寒。寄與不寄間,妾身千萬難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越調:宮調名,元曲常用的宮調之一。
⑵憑闌人:曲牌名,屬越調,小令兼用。全曲二十四字,四句四平韻。
⑶征衣:遠行人禦寒的衣服。
⑷君:指遠行在外的征人。
⑸妾身:古代婦女自謙時的稱謂。

白話譯文

想要給你寄冬衣,又怕你不再把家還;不給你寄冬衣,又怕你過冬挨凍受寒。是寄還是不寄,我拿不定主意,真是感到千難又萬難。

創作背景

中國古代,戰爭頻仍,徭役苛重。每逢天下喪亂,自然有不少人家,家破人亡,妻離子散;即便恭逢“太平盛世”,也有無數征夫遊子,流離異鄉。他們或為謀生,或為服役,或被當權者所驅逐,不得不離鄉背井,飽嘗了分離的痛苦。在這種現實的土壤上,中國古代詩詞中就產生了不少民間的或文人擬作的怨女思婦的作品。姚燧這首散曲,繼承了前人作品中思婦怨女懷念征夫遊子的題材,表現了相近的社會背景。這是代言體作品,或是民歌,經姚燧潤飾而成。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這首小令在構思上的主要特點,是通過對閨婦在寒冬到來時給遠方征人寄軍衣的矛盾心理的刻畫,表現了思婦的複雜微妙的心理,寄與不寄都滲透了深摯的感情。第一句寫了思婦第一層感情矛盾:征夫遊子,年久不歸,她迫切地想將親手縫製的寒衣寄給親人。“欲寄征衣”,正是她思念、關懷親人感情的自然流露。但轉念一想,遠方的征夫得了寒衣如果不想著回家了,就會更增加了分離的痛苦。這又是她十分憂慮的。語意一正一反,一波一折,把思婦對征人思念和關切的心理表現得很細膩。第二句則以反語倒說:既然寄了征衣,親人不還,那就“不寄征衣”吧。這似乎可以消除“君不還”的憂慮了,但她旋即想到:自己的親人又要忍受饑寒了。這是自己更不忍心,更為憂慮的。這兩句語意上的反覆,把人物心理刻畫得惟妙惟肖。後兩句是前兩句矛盾心理的歸結,又是女主人公情感的擴展,隱約表現出她時而欲寄,時而不寄,時而擔心“君不還”,時而憂慮“君又寒”,每一躊躇,每一反覆,都在思念、關切和痛苦的感情。
其實遠方征人的“不還”與寒衣的“寄與不寄”並沒有必然聯繫。女主人公是基於“君不還”的現實才製作冬衣,目的是讓遠方的丈夫得以禦寒。征人掌握不了自己的命運,無論“寄與不寄”,女主人公實際上都面臨著“君不還”的冷酷結局。她也明知這一點,故意在寄衣上生出波瀾,是為了表現自己長期獨守空房的一種怨恨。當然這種怨恨是基於團圓的願望,本身仍意味著對丈夫的無限深情。又恨又愛,以恨示愛,這是閨婦的一種特有心態。這正是這支小曲情味的動人之處。
此篇屬於元散曲中具有樂府風味的情歌佳作,形制短小,其妙在言有盡而意無窮,以極簡練的文字,為讀者體會人物心理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全曲二十四字中,“寄”“君”“衣”“不”四字占了一半以上,用字寥寥而能包含如此豐富曲折的情節和意象,這也是此篇的不可及處。

名家點評

近代詞曲學家吳瞿安:(此曲)“深得詞人三昧。”(王星琦注評《元曲三百首》引)

作者簡介

姚燧(1238—1313),元代文學家。字端甫,號牧庵,原籍營州柳城(今遼寧朝陽),遷居河南洛陽。少孤,為伯父姚樞所撫養,後被薦為秦王府文學,官至翰林學士承旨、集賢大學士。能文,與虞集並稱。散曲抒個人情懷之作較多,曲詞清新、開闊;摹寫愛情之曲作,文辭流暢淺顯,風格雅致纏綿。與盧摯並稱“姚盧”。原有集,已散佚,清人輯有《牧庵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