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律法雨》內容是慧律法師的一些人生感悟與修行心得。書中談到“寬恕別人,升華自我”、“觀照當下一念”、“謙受益,滿招損”、“往內在尋找自性”、“宰制己念”、“破我、法二執”、“學佛三要件”、“安住心性”、“放下執著本性自現”、“修心為上”、“正信的佛教”、“心靈的超越”等與佛法密切相關的人生哲理。
基本介紹
- 書名:慧律法雨
- 出版社:宗教文化出版社
- 頁數:141頁
- 開本:32
- 作者:慧律法師
- 出版日期:2013年7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內容簡介
《慧律法雨》內容是慧律法師的一些人生感悟與修行心得。《慧律法雨》旨在告訴你,我們應當了解,找回自己內心的寧靜,念念觀照一切皆是無常。這樣,遇到任何逆境,就自然放得下,而能解脫自在,遠離煩惱,這樣才是懂得享受生命的人。
圖書目錄
代序·找回內心的寧靜
幸福與安祥
降低欲望和標準
道就在你心中
去貪則清涼
傲慢招苦
寬恕別人,升華自我
放下一切,專心念佛
知足則幸福常存
感受錯誤添煩惱
萬法唯心造
覺悟人生
心的真相
觀照當下一念
包容異己
虛偽與真實
不聽是非,不傳是非
勸反省不造惡
‘運命’而不被‘命運’
往內在尋找自性
不二法門
謙受益,滿招損
律己與寬人
生活禪
老賣念佛制心一處
明辨佛神
嫉妒猜忌蒙蔽心性
認識無常
無明與業力
突破感情的樊籠
慣性與束縛
宰制己念
破我、法二執
談助念(一)錯誤處理
談助念(二)如何助念
談助念(三)金光明沙與陀羅尼被
解脫之鑰
學佛三要件
觀照無常
安住心性
莫拒外境念念清淨
放下執著本性自現
自性念佛般若相應
懺悔轉業報發願生西方
無住心當下即是
修心為上
禪非坐非不坐
圓滿不二
禪之意境—中道理性
正信的佛教
慎守口業逢凶化吉
棄惡修善消災免難
早晚定課自我教育
修學佛法落實生活
信佛是消極厭世嗎
內心清淨即出世間
學佛並非都得出家
出家修行自利利他
佛之釋義
佛不是全能的上帝
拜佛並非崇拜偶像
信佛是迷信、正信?
心靈的超越
學佛是追求心靈的超越
人生一切皆苦嗎
認識痛苦
那樣東西是你的
摧毀“自我意識”的空間
解脫後的心境
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痴
業力的探討
業力是因果相續
肯定因果,空性解脫
超越煩惱,成就智慧
斷除習氣,回歸自性禪定
業力是一種無可奈何的束縛
業是強烈的我執、法執
業力是一種含藏的能量
幸福與安祥
降低欲望和標準
道就在你心中
去貪則清涼
傲慢招苦
寬恕別人,升華自我
放下一切,專心念佛
知足則幸福常存
感受錯誤添煩惱
萬法唯心造
覺悟人生
心的真相
觀照當下一念
包容異己
虛偽與真實
不聽是非,不傳是非
勸反省不造惡
‘運命’而不被‘命運’
往內在尋找自性
不二法門
謙受益,滿招損
律己與寬人
生活禪
老賣念佛制心一處
明辨佛神
嫉妒猜忌蒙蔽心性
認識無常
無明與業力
突破感情的樊籠
慣性與束縛
宰制己念
破我、法二執
談助念(一)錯誤處理
談助念(二)如何助念
談助念(三)金光明沙與陀羅尼被
解脫之鑰
學佛三要件
觀照無常
安住心性
莫拒外境念念清淨
放下執著本性自現
自性念佛般若相應
懺悔轉業報發願生西方
無住心當下即是
修心為上
禪非坐非不坐
圓滿不二
禪之意境—中道理性
正信的佛教
慎守口業逢凶化吉
棄惡修善消災免難
早晚定課自我教育
修學佛法落實生活
信佛是消極厭世嗎
內心清淨即出世間
學佛並非都得出家
出家修行自利利他
佛之釋義
佛不是全能的上帝
拜佛並非崇拜偶像
信佛是迷信、正信?
心靈的超越
學佛是追求心靈的超越
人生一切皆苦嗎
認識痛苦
那樣東西是你的
摧毀“自我意識”的空間
解脫後的心境
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痴
業力的探討
業力是因果相續
肯定因果,空性解脫
超越煩惱,成就智慧
斷除習氣,回歸自性禪定
業力是一種無可奈何的束縛
業是強烈的我執、法執
業力是一種含藏的能量
序言
以前我看到別人做錯事,就苦口婆心地想規勸他們,但效果不大,因為能接受的人很少。於是,我一直在思惟為什麼?
後來,直到我看見佛經有一句話,如是說:‘悟者,覺悟本性;本性不動,是名自己。’這時,我才恍然明白,我們人活著的意義是什麼!
一般人的生命,根本就不屬於自己、完全隨著環境在團團轉,為了別人的錯誤而自我折磨。
我們不要把錯誤當作是一種罪惡,如果錯誤是一種罪惡,那么一個成功者,就是一個累積滿身污穢的人。
假如,你有心學佛,首先要學習的,就是找尋自己的生命—那就是‘寧靜’。當你找回自己真實的內在,就可以體會到,其實不用依靠外在的刺激,你也可以活得很快樂。
世界上種種的繁榮虛華,並不能使你得到真正的快樂,因為刺激只能片刻,享受無法永恆?運用眼、耳、鼻、舌、身、意所求來的快樂,通通都是暫時性的。好比看一場電影,聽一場演奏,場散、曲終,終有結束的時候。而人們總妄想在片段中抓住永恆,奈何依然做不到。因為世間的真相就是無常,有生必有滅,有合就有離,一切皆如夢、幻、泡、影。
因此,我們應當了解,找回自己內心的寧靜,念念觀照一切皆是無常。這樣,遇到任何逆境,就自然放得下,而能解脫自在,遠離煩惱,這樣才是懂得享受生命的人。
後來,直到我看見佛經有一句話,如是說:‘悟者,覺悟本性;本性不動,是名自己。’這時,我才恍然明白,我們人活著的意義是什麼!
一般人的生命,根本就不屬於自己、完全隨著環境在團團轉,為了別人的錯誤而自我折磨。
我們不要把錯誤當作是一種罪惡,如果錯誤是一種罪惡,那么一個成功者,就是一個累積滿身污穢的人。
假如,你有心學佛,首先要學習的,就是找尋自己的生命—那就是‘寧靜’。當你找回自己真實的內在,就可以體會到,其實不用依靠外在的刺激,你也可以活得很快樂。
世界上種種的繁榮虛華,並不能使你得到真正的快樂,因為刺激只能片刻,享受無法永恆?運用眼、耳、鼻、舌、身、意所求來的快樂,通通都是暫時性的。好比看一場電影,聽一場演奏,場散、曲終,終有結束的時候。而人們總妄想在片段中抓住永恆,奈何依然做不到。因為世間的真相就是無常,有生必有滅,有合就有離,一切皆如夢、幻、泡、影。
因此,我們應當了解,找回自己內心的寧靜,念念觀照一切皆是無常。這樣,遇到任何逆境,就自然放得下,而能解脫自在,遠離煩惱,這樣才是懂得享受生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