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腎功能衰竭低T3與免疫微炎症相關性機制研究

慢性腎功能衰竭低T3與免疫微炎症相關性機制研究

《慢性腎功能衰竭低T3與免疫微炎症相關性機制研究》是依託南昌大學,由徐高四擔任項目負責人的地區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慢性腎功能衰竭低T3與免疫微炎症相關性機制研究
  • 項目類別:地區科學基金項目
  • 項目負責人:徐高四
  • 依託單位:南昌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慢性腎衰竭(CRF)者廣泛存在低T3,且與微炎症關係密切,其機制不明。傳統觀點認為,炎症因子如IL-1、IL- 6和TNF-α等可抑制肝臟5'-脫碘酶(DI)mRNA表達或競爭抑制其共激活劑活性,從而抑制外周T4向T3轉變。最近研究顯示,受試者注射重組人IL-6並不能改變其外周T3水平;細胞培養也表明,IL-6和TNF-α並不能抑制肝細胞株HepG2 5'-DI活性。因而,闡明炎症因子與5'-DI活性的關係,對了解CRF者低T3的發生機制至關重要。我們前期研究發現,在CRF者早、中期,外周T3反映營養狀態。而隨疾病進展,這種相關性突出表現在微炎症上。為解釋該現象,我們提出CRF者外周T3與微炎症的關係是另一種形式的矯枉失衡。 本研究從細胞培養、動物模型及藥物試驗,探討CRF低T3綜合徵與微炎症的關係,闡明炎症因子抑制肝細胞5'-DI活性的信號途徑,並為甲狀腺激素替代治療提供理論依據。

結題摘要

尿毒症患者廣泛存在非甲狀腺疾病綜合徵(NTIS)且缺乏有效的治療方案,本研究探討抗氧化治療尿毒症大鼠模型NTIS的療效。結果發現①尿毒症毒素顯著抑制DIO1的mRNA表達,且增加炎症因子IL-1β、IL-6及TNF-α的mRNA表達;②尿毒症毒素能 抑制DIO1脫碘活性,其T3轉換能力顯著下降;尿毒症毒素及特異性siRNA在抑制DIO1脫碘活性方面具有協同效應;③Western blot分析顯示,尿毒症毒素可同步降低SelM及DIO1蛋白表達;尿毒症毒素及特異性siRNA在降低SelM及DIO1蛋白表達方面具有疊加效應;④EMSA顯示尿毒症毒素可增加NF-κB二聚體及AP-1蛋白的表達,但對CREB-1蛋白無顯著影響;特異性siRNA對NF-κB、 AP-1和CREB-1信號蛋白均有顯著抑制效應;⑤三種炎症因子中,HepG2細胞分泌IL-6的能力最強,與其mRNA的表達一致;與對照組相比,尿毒症毒素組培養上清中IL-6顯著升高,也高於siRNA組,但與尿毒症毒素和siRNA協同作用組無顯著差異,這可能和HepG2細胞分泌IL-6能力較強,而特異性siRNA效應相對較弱有關。動物模型研究結果發現:與5/6 Nx組相比,PDTC和NAC組的血清MDA、AOPP、TSH水平均顯著降低,血清SOD及FT3水平增高,而這兩組血清IL-1β水平均沒有顯著統計學意義,但顯著減少IL-1β的蛋白表達,增加DIO1的蛋白表達,且這兩組均極大程度地抑制NF-κB活性。科學意義:研究首次證實尿毒症毒素對HepG2細胞分泌炎症因子的刺激作用,且抑制肝細胞脫碘酶DIO1活性;而DIO1活性下降後對炎症因子的抑制,可能是CKD患者NTIS狀態下的自身反饋調節,以避免多種因素下炎症因子和氧化應激產生瀑布效應。在尿毒症大鼠模型中,PDTC和NAC治療組均能有效地改善氧化應激水平及NTIS狀態,而就改善尿毒症大鼠氧化應激水平而言,NAC組更優於PDTC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