慙

慙,漢字,意思是不直失節。出自《小爾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慙
  • 拼音: cán
  • 倉頡: JLP
  • 五筆: LRNU 
基本信息,基本字義,古籍解釋,康熙字典,說文解字,

基本信息

部首
心,部外筆畫:12,總筆畫:15 ; 繁體部首:心,部外筆畫:11,總筆畫:15
筆順編號:125111233124544 四角號碼:52332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6159

基本字義

注釋
● 慙
cán ㄘㄢˊ
◎ 同“”。
English
◎ ashamed, humiliated; shameful
帶“慙”的古詩文
  1. ,也。――《說文》
  2. 不直失節謂之。――《小爾雅
  3. 《武侯廟》 劍江春水綠沄沄,五丈原頭日又曛。 舊業未能歸後主,大星先已落前軍。 南陽祠宇空秋草,西蜀關山隔暮雲。 正統不傳萬古,莫將成敗論三分。 ——楊慎《升庵詩話》卷六引
  4. 時時應事作俗下文字,下筆令人。及示人,則人以為好矣,小者。亦蒙謂之小好,大者。——韓愈《韓退之與馮宿論文書》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昨甘切《集韻》《韻會》財甘切,𠀤音㨻。《說文》愧也。《書·仲虺之誥》惟有慙德。
《小爾雅》不直失節謂之慙。

說文解字

媿也。從心斬聲。昨甘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