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新河縣城南四公里故現村西,原名慈明庵。據記載始建於隋朝時期。高僧(智者禪師)啟建淨宗道場(慈明庵),於隋開皇十四年歸天台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慈明寺
- 朝代:唐代
- 位於:新河縣城南
- 時代:唐大中八年(854)
- 原名:慈明庵
建寺,慈明寺介紹,
建寺
後由唐代高僧(慧 禪師)啟建藏經閣,化銀萬餘兩,唐大中八年(854)。唐鹹通八年(867)高僧(義玄禪師)建塔。宋代戰亂毀藏經閣,後由清光緒十三年重建藏經閣,化銀百餘萬兩。元代大書法家趙孟頫游此寺時,曾賦詩一首:“慈明古剎氣浩然,古柏叢林遮蔽天,大藏經樓觀宇宙,令人一覽不願還”。明萬曆年間高僧(無邊禪師)刺舌血寫法華經七卷封石 中藏於藏經閣頂樓之中。至康熙年間,有高僧(達天禪師)就曾受康熙帝拜訪。極盛時期香火旺盛,樓閣殿宇,亭台塔像數十,占地幾百餘畝。乾隆皇帝御賜《慈明寺》金匾一塊。至後數百年亦高僧雲集,道場莊嚴清靜。攝化眾生無數,回響海內外。近年來,在社會各界的支持下,建起了大雄寶殿、天王殿、露天大佛、寮房、齋堂。並塑請釋迦如來佛、西方三聖、東方三聖、彌勒佛等四十尊佛像。
慈明寺介紹
1992年,黃淵淇居士及其夫人黃吳寶鳳女士,秉持回饋社會、以佛法安定人心之信念,於基隆市暖暖區覓地啟建慈明寺,並成立“愛心護法會”,致力於賑災、 濟貧等善舉。每逢佛菩薩聖誕及佛教節慶之日,例行啟建消災祈福等各類法會,祈藉佛菩薩之慈悲願力,安定人心、利益社會。
2004年,黃居士在體悟中台禪寺導師 惟覺大和尚所教示的禪宗心法後,深覺唯有弘揚佛法,確立正知正見,使眾生明因識果,方能真正離苦得樂。遂恭請 大和尚派任法師,駐錫弘法,大闡宗風,使慈明寺在三寶慈光的普照下,轉大法輪,擊大法鼓。
古樸的慈明寺內,設有大雄寶殿及禪堂,兼具法會活動、參禪打坐的寬闊場地。現任住持見文法師,於1989年就讀大學時,即親近靈泉寺,聽聞導師開示佛法精闢圓融,深受感動,三年後跟隨 導師出家修行。歷任多所精舍住持,觀機逗教,說法生動,令聽聞者獲益良多。精舍法師群策群力推動禪修課程及法會活動,期使人人修福修慧,中台禪風普薰雨都基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