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與洞察:實踐中的現象學社會學

感知與洞察:實踐中的現象學社會學

《感知與洞察:實踐中的現象學社會學》是作者在北大社會學系執教以來學術探索的回顧與總結。這種探索落在三個方面:教學、研究與學生培養,其中教學又是與學生培養連在一起的。進入21世紀以來,作者在學術上大致有三個目標:(1)完成一個教學實驗,這就是以培養與提升學生的學術能力為目標的教學實踐;(2)形成自己的研究風格,即將現象學與現象學社會學所倡導的積極認知與意義探索貫穿於自己的研究實踐,將大眾的“曰常生活”與“生活世界”作為考察的對象,同時又在考察社會現象時堅持歷史社會學的廣闊視野,力求獲得對社會現象的“本真”一面的認識與把握;(3)帶出一支研究隊伍,即通過大量的社會調查實踐以及制度化的規範訓練,培養出以自己的學生為主體的具有獨立工作能力的研究團隊。這本自選集所收的論文也從“理論探索”、“城鄉社會發展”、“變遷中的婚姻家庭”和“教學與學生培養”等方面,體現了作者在這些方面的探索和成長。

基本介紹

  • 書名:感知與洞察:實踐中的現象學社會學
  • 作者:楊善華
  • 出版日期:2012年4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09731925, 9787509731925
  • 外文名:Pereeption and Insight:Phenomenological Sociology
  •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頁數:302頁
  • 開本:16
  • 品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感知與洞察:實踐中的現象學社會學》所收的論文,基本上也體現了自己在這些方面的探索和成長。讀者可以看到,我在目錄中把論文分成“理論探索”、“城鄉社會發展”、“變遷中的婚姻家庭”與“教學與學生培養”四個部分,或者說對學者個人而言的不同研究領域其實都是相通的,因為說來說去,社會學的各門分支學科都要和“人”打交道,都要以“人”為研究對象。而社會則是通過人的觀念和意識、通過人的行動呈現出來的。因此觸類旁通、舉一反三是治學者不可或缺的素質。

作者簡介

楊善華,社會學博士,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社會學理論、家庭社會學、城鄉社會學。主要著作有《經濟體制改革和中國農村的家庭與婚姻》、《當代中國城市家庭研究》(主編之一)、《城鄉家庭——市場經濟與非農化背景下的變遷》、《當代中國農村研究——實徵調查》(主編之一)、《當代西方社會學理論》(主編)、《現代社會學理論》(主要譯者)等。

圖書目錄

第一篇 理論探索
理解普通婦女與她們的生活世界
——兼談女性研究的方法論問題/3
作為意義探究的深度訪談/7
感知與洞察:研究實踐中的現象學社會學/22
田野調查中被訪者敘述的意義詮釋之前提/33
日常生活:農村社會學研究的切入點和
不可或缺的領域/44
第二篇 城鄉社會發展
血緣、姻緣、親情與利益
——現階段中國農村社會中“差序格局”的“理性化”趨勢/51
家族政治與農村基層政治精英的
選拔、角色定位和精英更替/65
近期中國農村家族研究的若干理論問題
——一個社會學的視角/77
從“代理型政權經營者”到“謀利型政權經營者”
——向市場經濟轉型背景下的鄉鎮政權/89
面對SARS的農村社會救助體系/101
農村村幹部直選研究引發的若干理論問題/103
日常生活政治化與農村婦女的公共參與
——以寧夏Y市郊區巴村為例/115
手機:全球化背景下的 “主動”選擇
——珠三角地區農民工手機消費的文化和心態的解讀/126
體制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影響/138
第三篇 變遷中的婚姻家庭
中國農村現代化進程中的家庭生產功能的變遷
——對中國農村的一個跨(亞)文化比較研究/149
中國城市家庭變遷中的若干理論問題/160
21世紀的中國人
——家庭/168
改革以來我國大城市居民家庭收入格局的變化/174
中國近年來家庭結構與婚姻的變遷/191
責任倫理與城市居民的家庭養老
——以“北京市老年人需求調查”為例/207
關注“常態”生活的意義
——家庭社會學研究的一個新視角初探/238
改革以來中國農村家庭三十年
——一個社會學的視角/247
家庭社會學研究三十年/259
中國當代城市家庭變遷與家庭凝聚力/267
第四篇 教學與學生培養
現象學的路徑與學生能力的提升/281
教師在討論課中的主導作用/286
“意識”、“見識”與教學過程中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
——一個現象學與現象學社會學的視角/290
《城鄉日常生活》前言/297
平和心態、開放胸懷、鍥而不捨/303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