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全面性教育相關名詞)

愛情(全面性教育相關名詞)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5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愛情是受社會因素影響的生理、心理和主觀情感結合的複雜現象,不同時代、文化、學科和學者們對愛情有著不同的理解和定義。愛情三角理論認為,愛情由親密、激情、承諾三個成分構成。多倫多大學心理學教授約翰·艾倫·李(John Alan Lee)以三原色形容愛情,認為愛情的三種形式是激情、遊戲和友誼。人們會由於依戀類型、愛情信念觀、年齡和性別等個體差異而產生不同的情感。從“熱戀”到“內省”,愛情本身也可以劃分出不同的階段。

關於愛情從何而來,進化論、學習論、社會學論、精神性愛論、生化論、依附論等眾說紛紜。生物學研究認為多巴胺催產素等生物因子調控著愛情,尾狀核和殼核等涉及快樂和獎賞的腦區與愛情的發生有關。許多心理學家認為愛情的產生符合人的生存進化規律,即擁有這種感情的人能獲得更多的溫暖與保護,更好地生存下來。也有心理學家認為愛情與人格的缺陷或完善有關。愛情觀的跨文化研究則證實了團隊精神文化與個人主義文化的差異會對親密關係的發展產生影響。

美好的愛情使雙方收穫幸福和成長,但在某些戀愛關係中也會存在複雜的問題,如多角關係、虐待行為、嫉妒與控制、高風險行為等。中國相關法律法規、政策檔案、各部委相關教育檔案對婚姻和家庭關係、兒童青少年身心安全與健康等均作出了相關指示。愛與戀愛關係也是全面性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聯合國《國際性教育技術指導綱要》(修訂版)中提到,兒童青少年需要意識到愛的不同類型,學會用合適的方式表達喜歡和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愛情
  • 外文名:Love
  • 所屬領域:心理學、社會學
定義,社會和歷史語境中的愛情,希臘與希伯來語中的愛情概念,中世紀歐洲的愛情,美國殖民地時期的愛情,中國古代的愛情,愛情起源的理論,進化論,學習論,社會學論,精神性愛論,生化論,依附論,愛情的分類,愛情三角理論,愛戀風格,伯奇德的愛情理論,愛情的個體差異,依戀類型,愛情信念觀,年齡,性別,愛情的選擇,社會文化因素,心理學因素,潛在伴侶的人格特徵,愛情階段,月暈,幻滅,內省,啟示,測量方法,愛情量表,激情之愛量表,基於友誼的愛情量表,愛情態度量表,相關研究,愛情的生物學解析,愛情的心理學解析,愛情觀的跨文化研究,愛情中的問題,多角關係,虐待關係,嫉妒與控制,高風險行為,中國相關法律法規與政策檔案,《民法典》(2020),《反家庭暴力法》(2016),《未成年人保護法》(2020修訂),《未成年人學校保護規定》(2021),中國各部委相關教育類檔案,《中國小公共安全教育指導綱要》,《中國小健康教育指導綱要》,《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普通高等學校健康教育指導綱要》,《全國親職教育指導大綱》,《中國青少年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及釋義》,全面性教育中與愛情相關的教學內容,學習目標,與愛情相關的常見疑問,全面性教育中如何進行相關教育,典型案例,

定義

在心理學誕生之前,西方哲學已經開始了對愛情的探討。柏拉圖在《會飲篇》中記錄的神話傳說認為,人們對於尋找另一半、恢復完整的希冀和追求就是所謂的愛情。黑格爾繼承並發展了這一觀點,認為愛情就是一種整合,即把一個個體所包含的一切全部滲透到另一個人的意識里去,成為其追求和占有的對象。
自20世紀30年代以來,心理學家也開始致力於從不同角度對愛情進行闡述。美籍德國精神分析學家埃里希·弗洛姆(ErichFromm)認為,愛是指熱烈地肯定他人的本質,積極地建立與他人的關係,在雙方各自保持獨立和完整性基礎上的相互結合。愛的本質是給予而非獲取,愛的目的是使其對象獲得幸福、發展和自由。弗洛姆指出,所有形式的愛都包含共同的基本要素:關心、責任、尊重和了解。美國家庭社會學家威廉·J·古德(William Josiah Goode)認為,工業化時代的家庭特點造就了浪漫愛情的普及,愛情是兩個成年異性之間包含性慾望和溫柔體貼的強烈感情傾注。美國社會心理學家齊克·魯賓(Zick Rubin)是對愛情進行系統科學研究的第一人,他認為愛情是個體對特定他人持有的一種態度,比如更加思念對方,希望和對方身體接觸。愛情的三種成分包括親密依賴需求、幫助傾向、排他性和占有性傾向。美國心理學家斯坦頓·皮爾(Stanton Peele)認為,愛情是一種廣泛的經歷,它能為個人提供更多的機會接觸世界和了解除身邊以外的人,使人更活潑、勇敢、開放;愛情是一種幫助性的關係,雙方彼此信任,能接受和提出批評而不擔心影響兩人關係;愛情能提高一個人的能力,實現外部的成長,也能增強生活中的快樂,是友誼和吸引力的延續。
中國學者張懷承認為,愛情是人類個體之間基於性生理基礎而產生的一種相互傾慕、積極奉獻的行為和心理,包括情愛、理想和性愛三個基本要素。倫理學家羅國傑指出,愛情是指一定社會經濟文化狀態下,兩性間以共同的生活理想為基礎,以平等地互愛和自願承擔義務為前提,以渴求結成終身伴侶為目的,而按一定道德標準自主結成的一種具有排他性和持久性的特殊社會關係。
溫尼伯大學心理學系博士貝弗莉·費爾(Beverley Fehr)和波士頓學院教授詹姆斯·A·拉塞爾(JamesA. Russell)認為,愛情的概念太過複雜而不可能被精準定義,愛情是多向的,沒有一個定義能代表其全部內涵。人們需要認識到愛情複雜而多維的本質。

社會和歷史語境中的愛情

儘管愛情一般是個人的體驗,但實際上,人們生活於其中的社會全面地控制了人們對於愛情和戀愛對象的選擇。人類社會往往鼓勵戀愛關係,因為成對的個體可以互相提供幫助。通過選擇特定的鄰居、送孩子去特定的學校等,父母也可能會有意無意地影響孩子的配偶選擇。社會認同對一段戀愛關係能否往前推進也非常重要。一組美國的數據顯示,超過95%的人和與自己有相同種族背景的人結婚。當選擇的是同種族的伴侶時,父母和同伴往往更加贊成他們的選擇,而不同種族的結合則會遭到更多的反對。

希臘與希伯來語中的愛情概念

希臘人創造了相伴之愛(phileo)、無私之愛(agape)和身體之愛(eros)三個關於愛情的概念。相伴之愛是指建立在友誼基礎上的愛;無私之愛是指一種建立在關注他人福祉基礎上的利他的愛;身體之愛指性愛,這種愛尋找性方面的表達與滿足。在古希臘,對於愛與性的態度是包容的、開放的,異性和同性間的愛與性都是自由的。從古希臘神話中就可以看出,諸神有著開放的性關係,凡間的人也自由戀愛、享受性愛。

中世紀歐洲的愛情

12世紀的愛情概念受到經濟、政治及家庭結構的影響。在中世紀歐洲,出於對財富和權力的追求,貴族子女的婚姻往往被安排給尋求聯姻的其他王國的繼承人。於是愛情不再與婚姻相連,而是被概念化為一種即使在婚外或同性之間也可以有的心理上的崇拜之情,是精神上的、浪漫的。隨著王國和王室的形式在革命爆發後被廢止,財富和權力不再專屬於貴族,愛情的角色開始發生變化,婚姻也不再只是政治與經濟上的安排。

美國殖民地時期的愛情

美國殖民地時期的愛情類似於中世紀,婚姻被視為有地位家庭之間的交易。求婚者向心儀女孩的父親表達對其女兒的傾慕之情,而父親通常會與男孩家庭協商嫁妝的數量,以增加男孩娶女孩的動機。但愛情並非完全缺失,如果女孩不願嫁給父親選中的人,可能會被父親拒絕支付嫁妝,也有可能說服父親,告訴那個求婚者她不中意。

中國古代的愛情

黑格爾認為,在古代中國,由於人們普遍缺乏主體性,作為一般範疇的愛情意識並不存在,而是被通過婚姻同化在國家一體的社會結構中。中國學者戴偉也認為,古代中國人的愛情類化到了天地、夫婦、陰陽、乾坤等框架中去。這些觀點較為籠統,但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中國古代的愛情意識幾乎無從確定。從古代到近代,專門論及愛情的文章和專著較少,有關愛情的理論也不甚發達。整體而言,傳統中國文化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人們在感情的抒發上比較含蓄內斂,男女之情不傾向談“愛”,而朝家庭、婚姻、人倫、禮教傾斜,強調穩定家庭、傳宗接代,兩性情愛關係的萌芽在專制政治體制與宗法倫理道德觀念的夾縫中艱難生存。上級對下級的“賜婚”、謀求政治或經濟利益的“聯姻”、子女尚未出生時的“指腹為婚”……反映出婚姻更多的是作為一個家庭與另一個家庭聯繫的橋樑。
在春秋戰國、秦漢時期,婚戀較為自由,青年男女可以自由戀愛,夫妻也可以離婚,如《孔雀東南飛》中的女主人公劉蘭芝在離婚後依舊有人上門提親。自秦漢後,對女性貞節的約束逐漸加強,鼓勵“烈女不更二夫”。唐代社會風氣較為開放,有許多公主改嫁、寡婦再嫁的例子。但從宋代開始,“三綱五常”等封建倫理壓抑女性,戀愛也不再自由。在中國資本主義處於萌芽狀態的明清時期,出現了最早的市民階層,代表這一階層社會利益和思想傾向的文人在自己的創作中表達了他們的人生理想和愛情意識,如《牡丹亭》《桃花扇》《紅樓夢》《三言二拍》等。然而,這些愛情意識的萌芽十分脆弱,難以與現實生活中強大的封建禮教抗衡,由封建的家族觀念、兩性觀念、生活倫理觀念所鑄成的思想牢籠依然在當時的生活中束縛著人們的頭腦。

愛情起源的理論

進化論

這一理論認為,愛情是一種進化過程中的機制,其存在可以維繫夫妻間的合作,以便更好地照顧新生兒。美國生物人類學家海倫·費舍爾(Helen Fisher)認為,最強烈的愛情關係大約維持四年,這一時間段剛好適合嬰兒出生,且最需要父母照顧。如果這對夫婦有第二個孩子,“四年之癢”則會延長為七年。對這一理論的主要批評是,“女人和孩子需要依靠男人才能生存”的觀點在如今已經不成立,女人可以獨立生育和撫養孩子。

學習論

與進化論將愛情視為天生的不同,學習論認為愛情可被看作是由高頻率的積極行為引發的,強調愛情可以根據伴侶對特定行為的反應而發展,例如互相微笑、讚揚、觸摸、為對方做事等。反之,失戀的人可能對對方有高頻率的消極行為。但這一理論沒有考慮到的是,為什麼人們也願意跟不會與之戀愛的人做出積極行為,以及為什麼儘管有消極行為,一些情侶還會繼續維持戀愛關係。

社會學論

美國社會學家艾拉·賴斯(Ira Reiss)提出輪盤模型來解釋愛情的發展——輪盤由和諧一致、自我表露、互相依賴、個性需要的滿足四個階段組成。在和諧一致階段,雙方對與對方相處感到舒服,想知道另一半的過去,想要深入發展關係。這樣的需求會帶來自我表露,雙方向另一半表達一些關於自己、對方及兩人的關係等親密話題的想法,這些交流會讓雙方感到信任,加深兩人的關係。隨著自我暴露,兩人變得更加親密,會因對方的出現感到開心,形成依賴感。這種互相依賴的感覺與個性需要的滿足有關,愛與被愛的需要、信任與被信任的需要等都會在戀愛關係的發展中顯現出來。

精神性愛論

在這一理論中,愛情被描述為一種人們渴望但由於社會限制而不能表達的性需求。在弗洛伊德生活的時代,由於人們在結婚後才發生性行為,從第一次見面到發生性關係的過程被社會性推遲,這就帶來了愛情感覺的發展,當婚後可以滿足性需求後,愛情也隨著婚姻的到來而消亡。這一理論也存在爭議。

生化論

愛情的產生可能也有生化基礎。例如催產素(oxytocin)在情侶間的性喚起過程中發揮作用;苯乙胺(PEA)使情侶們感到精神愉悅,精力充沛,這一物質也會促使身體建立起耐受力,因此或許可以解釋熱戀隨著時間而衰退的現象。但該理論也只能解釋愛情產生機制的一個方面,因為僅僅有化學物質仍然不能創造愛情,認知同樣是重要的。

依附論

愛情依附論強調生命的主要動力是與他人結合。人們對愛人有種像孩子一樣的情感依附,也會有較高水平的承諾與奉獻,這種依附關係本身也對雙方有利。但這一理論的爭論點在於,不是所有人都有情感上的依附需求,有的人會選擇獨立。

愛情的分類

不同文化對愛情有著不一樣的看法,隨著社會變遷,人們對愛情的態度至少在文化價值、性慾、性傾向、婚姻狀況四個方面有所變化。例如,古希臘人崇尚柏拉圖式的愛情,古羅馬人認為丈夫和妻子應該成為朋友,中世紀人認為愛情神聖高雅,是上流社會的專利,這一時期的宮廷愛情(courtly love)和婚姻互不相容。總而言之,愛情的類型多種多樣,不同理論也有不同的劃分方法。

愛情三角理論

美國心理學家羅伯特·斯滕伯格(Robert Sternberg)提出的愛情三角理論(triangular theoryof love)認為,不同的愛情都由三種成分構成,即親密、激情和承諾。親密(intimacy)是情感性的,包括熱情、理解、溝通、支持和分享等溫暖體驗,往往和精神領域的契合有關,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三觀一致,當激情期度過以後,親密這個元素成為維繫愛情長久發展的非常重要的因素。激情(passion)是一種動機或驅力,主要特徵為性的喚醒和欲望,也就是俗稱的“有感覺”,一見鐘情就是激情在起作用。承諾(commitment)是認知性的,指投身於愛情和努力維護愛情的決心,也就是願意承諾和對方發展一段長期的親密關係。既可以是短期的,比如說承諾愛一個人,也可以是長期的,即忠誠、責任,是一種患難與共、矢志不渝的承諾。這三個成分就是愛情三角形的三條邊,每個成分的強度都可以有高低的變化,因此愛情的三角形也就有各種形狀和大小。三個因素的存在或缺失,會在個體中產生不同類型的愛情體驗。簡化來看,愛情的類型主要有以下幾種:
愛情(全面性教育相關名詞)
圖 1 愛情三角理論示意圖
愛情三角理論
無愛(nonlove)
當親密、激情、承諾三大要素均不具備時,就不存在愛情。這通常是人們對新認識的人的態度。兩人可能僅僅是萍水相逢,點頭之交。這種關係是隨意、膚淺且不受約束的。
完美式愛情(consummate love)
當充分具備親密、激情、承諾這三種愛情要素時,人們就能體驗到完美的愛情。完美之愛本身是較為理想化的、較難長期持續的。但如果一段愛情曾存在完美之愛的階段,就更容易長久,即使激情慢慢淡化,也可以通過雙方的經營有所激發。和其他類型的愛情相比,完美之愛提供了愛情長久的最佳可能。
喜歡式愛情(liking)
如果親密程度高,激情和承諾程度低,就是喜歡。兩個人彼此親近,但不存在性吸引和與對方共度餘生的期望。
迷戀式愛情(infatuated love)
如果激情程度高,親密和承諾程度低,就是迷戀。對對方有著強烈的思慕,但並不熟識,甚至沒說過話,這種激情之愛就屬於迷戀。
空洞式愛情(empty love)
如果只有承諾,但沒有親密和激情,就是空虛的愛。這種愛沒有溫情的分享也沒有激情的火花,僅僅只是因為社會和法律上的一些原因在一起過日子,常見於包辦婚姻的初始階段。
浪漫式愛情(romantic love)
親密和激情結合在一起形成的愛是浪漫之愛,這種愛情沒有承諾,“不求天長地久,只求曾經擁有”,會因為幻想和新奇的減弱難以持久,往往是美好但短暫的。
友伴式愛情(companionate love)
親密和承諾結合在一起形成的愛是相伴之愛,這種愛情以友誼為基礎,包含溫情和信任,但沒有激情。例如一對結婚五十年的夫妻,已經沒有年輕時的激情,但長久而幸福。
愚蠢式愛情(fatuous love)
激情和承諾結合在一起,但缺少親密的愛被稱作愚昧之愛。例如雙方由於激情而閃婚,但彼此並不十分了解,這種愛情往往維持不了多久。
表 1 八種愛情特徵表
親密
激情
承諾
無愛
完美式愛情
喜歡式愛情
迷戀式愛情
空洞式愛情
浪漫式愛情
友伴式愛情
愚蠢式愛情
在現實生活中,愛情的分類往往並非如此涇渭分明,人們對愛的實際體驗是複雜的,愛情的三個組成成分也會隨著時間發生變化,所以一對愛情伴侶在不同時期可能會體驗到各種不同類型的愛情。例如一對伴侶從無愛狀態開始相識,互相吸引和親近,形成“浪漫之愛”,之後逐漸相知相許,加深了對彼此的承諾,慢慢形成“完美之愛”,隨著時間推移激情散去,又逐漸變成“相伴之愛”。另外,兩個人可能對這三種愛情成分有著不同的理解和感知,對雙方關係的認識和期待也會存在差異,例如一方在進入愛情初期就表示希望和對方發展長期的親密關係,但另一方認為彼此了解不夠深入,還不想做出承諾。
愛情三角只是一個模型,並非三種因素齊備才能談戀愛。親密與承諾需要一定時間的磨合才能逐漸形成,激情與欲望的維護也需要時間。總之,愛和被愛都是一種能力,需要不斷實踐和培養。愛情三角理論可以作為一種指引,幫助情侶們看清其在激情、親密和承諾三方面的匹配程度。

愛戀風格

社會學家約翰·艾倫·李(John Alan Lee)認為愛情的三原色是激情、遊戲和友誼,他採用希臘和拉丁詞語來區分和描述六種不同類型的愛情風格,這些模式是受文化和社會影響的,其差別表現在情感的強烈程度、忠誠程度、期待的愛人特徵以及得到對方回報的愛情期望。同一個人可能同時有幾種戀愛模式,或者在不同時間有不同的戀愛模式。
愛戀風格
激情之愛(eros)
激情之愛與人的色慾有關,是一種激情與浪漫相結合的愛情類型。這類戀人很受外表的影響,相信一見鐘情,急於與伴侶建立深厚的關係。
遊戲之愛(ludus)
遊戲之愛指將愛情視為一場遊戲,拒絕依靠任何一個人且不鼓勵另一半的親密行為。遊戲式的戀人往往可能擁有或試圖擁有多個伴侶,周旋於幾個情人之間,處理好每一段關係,儘量不讓幾個伴侶相見。
友誼之愛(storge)
友誼之愛是一種冷靜的、和緩的、無性的、毫無激情的,但具有尊重、友誼、承諾和熟悉等特徵的愛情。這類戀人不重視強烈的情感,而偏好緩慢建立的依戀,非常關心對方,尋求友誼並逐漸發展為持久的忠誠。與短暫的浪漫相比,這種愛情更加持久。
占有之愛(mania)
這類戀人能夠感覺到強烈的情感和激情的性愛,容易沉迷愛情並充滿幻想,難以滿足,充滿占有欲和依賴感,必須“擁有”所愛的人。
奉獻之愛(agape)
奉獻之愛包括無私地、不求回報地給予。這類戀人具有利他精神,無私地關心伴侶的幸福與成長,把愛情視為一種職責。
現實之愛(pragma)
現實之愛與激情之愛相反,是有邏輯的、理性的。這種戀人客觀務實,會根據年齡、工作等現實指標冷靜地尋找理論上和自己最般配的伴侶,將愛情建立在資產與責任的基礎上。這六種愛情風格能夠幫助人們更精細地分析各種愛情體驗。研究發現,持有相似愛情風格的人更容易走到一起。但在現實生活中,各種愛情體驗往往會發生交叉重疊。愛情風格也提醒我們,要注意容易被忽略的影響愛情的重要因素,如現實因素。

伯奇德的愛情理論

美國心理學家埃倫·伯奇德(Ellen Berscheid)把愛情歸結為4類:(1)依戀的愛:此類型的個體會親近年齡更大、更強壯、更聰明的他人,可能與嬰兒期依戀現象有關。(2)憐憫的愛:此類型個體具有較強的移情能力,把別人的幸福放在第一位,較少考慮自己的幸福。(3)友誼的愛:此類型個體喜歡對自己好的人,不喜歡對自己不好的人,個體相信自己在對方眼中的價值。(4)浪漫的愛:浪漫的愛帶有性的色彩。

愛情的個體差異

當人們說出或聽到“我愛你”時,往往會感受到不同的情感,這不僅是因為愛情本身的複雜性,也和個體差異有關。這些差異主要表現在依戀類型、愛情信念、年齡和性別方面。

依戀類型

依戀類型是對於愛情體驗最有影響力的個體特徵。人們對愛情關係能做出一種適應性的行為,這種適應來自親密關係,隨後又影響親密關係。依戀的兩個維度——憂慮被棄和迴避親密與愛情的各個成分都有關係:
依戀類型
親密
安全依戀類型的人一般認為別人值得信任,往往對伴侶坦誠,樂意進行自我表露,當伴侶需要支持時也能提供更多的安慰。高迴避的人往往懷疑他人,沉默寡言,很少對伴侶訴說自己的情感和願望,當伴侶請求安慰和支持時,高迴避的人行為更消極。總的來說,安全型的人與不安全型的人相比,與伴侶的關係更加親密。
激情
痴迷型的人的愛情存在很多戲劇性的場景,但大部分並不輕鬆愉快,甚至充滿提心弔膽的憂慮。迴避型的人則更為疏遠冷漠,缺少激情。只有安全型的人才能體驗到最美妙的激情和最滿足的性生活。
承諾
安全型的人往往比不安全型的人更信任對方,有較多的更為親密、積極、滿意的互動交往,因此安全型的人會更加忠於他們的伴侶關係。整體而言,安全型的人比不安全型的人更容易體驗到更強烈的“浪漫之愛”、“相伴之愛”、“完美之愛”。在兒時能安全地依戀母親的孩子,往往能和其他孩子和睦相處,而後在青少年時發展親密友誼,再後擁有滿意的成人愛情。不過,依戀類型在不同的人際關係之間可能會發生變化,隨著個體成長也有可能出現改變。例如有人小時候焦慮地依戀於自己的母親,但長大成人後能夠做到全心全意信任自己的愛人。

愛情信念觀

愛情的信念類型主要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宿命型,相信真愛,不願將就,等待“對的人”;另一種是成長型,日久生情,相信情感是可以培養的。
愛情信念觀
宿命型
持宿命型信念觀的人往往認為愛情是命中注定,一見鐘情,容易把現實和理想混在一起,害怕失敗,甚至千方百計地避免失敗。在戀愛前有許多具體要求和想像,注重第一印象,只分適合、不適合兩種情況。在戀愛初期注重細節,經常預測未來關係,評價對方是不是那個“對的人”。在戀愛中若對方出現反差容易有過激反應、輕易下結論。宿命型的人往往在戀愛的過程當中做“減法”,比如一見鐘情後覺得對方非常好,但每當發現對方的一個缺點以後,對方在其心目中的地位就會下降。如果過於崇尚宿命,往往難以如願以償。
成長型
持成長型信念觀的人期望愛情中的兩人能夠共同成長,能區分理想與現實,渴望獲取感情的成功。在戀愛前一般沒有太多具體要求,認為感情可以培養,可以相處看看。在戀愛初期懷著新認識的心態,容易接納對方,了解對方是一個怎樣的人。在戀愛中主動發現問題,願意磨合解決,不輕易否定關係或決定結束關係,在關係中做“加法”。但如果一味相信矛盾可以解決,可能陷入糾纏不能自拔的境地。
無助取向與最佳化取向
以上是兩種比較極端的類型,在現實生活中還可以劃分出另兩個更細的維度:無助取向的伴侶既不相信宿命,也沒有信心能夠培養和維持一段感情;最佳化取向的伴侶既有自己的一些原則,如對方不能抽菸等,但在交往過程中也注意經營,注重共同成長。最佳化取向是最理想的愛情信念類型。

年齡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們往往會擁有延續時間更長的、更多的人際關係,變得更加成熟。使年輕人步入婚姻的強烈情感隨著時間逐漸減弱,取而代之的是對愛情更為溫和成熟的看法,年老的夫妻甚至可能在整體上更為積極,感受到更多精神上的快樂。

性別

對於性別差異在愛情中的體現,不同的研究得出的結果各不相同。一些常見結果包括: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快速地陷入愛情;美國、土耳其和印度的女性比男性更加浪漫;激情式的愛情是男女之間最常見的愛情類型,而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成為花心戀人。另有研究顯示,男性比女性更多地將說“我愛你”作為想跟伴侶發生關係的手段,而女性表達“我愛你”更多的是特定感覺驅使下的反應。愛情在不同性別的人群中體現出的差異並非絕對,在不同個體、不同時代中可能會有不同的表現。

愛情的選擇

有研究人員將人們擇偶時看重的條件和選擇標準歸納為三大類,包括審美(年齡、吸引力、體格)、資源(收入、智力、受教育程度)、人格特質(信任、開放性、情感連結)。在擇偶時,人們的選擇受各種因素影響,也有諸多理論對此進行了解釋。

社會文化因素

在兩個人走到一起並最終步入婚姻殿堂的過程中,很多社會文化因素在發揮作用。文化因素為人們確立了合適的基本標準,如亂倫禁忌普遍存在、同性之間的婚戀在一些社會中會遭到反對。除文化壓力外,個體的決定仍受到社會因素的影響,最為突出的就是“趨同性”。趨同性是指人們傾向於和與自己年齡、種族、宗教、人格、教育程度、社會階級相近的人交往並被其吸引。總的來說,伴侶間擁有的共同點越多,產生衝突的可能性越小,他們擁有的情感關係滿意度和持久性就會越強。

心理學因素

需求互補論(Complementary-needs Theory)
需求互補論指,人們傾向於選擇與其需求相反並能相互補充的伴侶。例如,一方喜歡給予和照顧另一方,而另一方樂意成為這些照顧的受益者,雙方就可以在照顧-接受的基礎上相互吸引;又如一個順從的人和一個具有支配性的人走到一起。
交換論(ExchangeTheory)
討論伴侶選擇中的交換過程,可以考慮以下幾個概念。“回報”指伴侶可以提供的一些對方珍視的行為,如情緒價值(充滿愛意的語言等)、資源(有車、有房、有錢等)和服務(為對方做飯等),這些投入有助於關係的維持。“成本”指關係中不愉快的方面,例如對方有不良嗜好、不夠體貼、雙方距離太遠、性生活不和諧等,這些會降低關係中的吸引力。當“回報”超過“成本”時,就有了“收益”,反之就會造成“損失”。如果在一段關係中無法獲得收益,甚至存在損失時,當事人很有可能會結束關係,尋求其他可以帶來更高收益的人作為“替代選項”。
雙親特徵
弗洛伊德認為,人們成年階段對所愛對象的選擇代表了對最初所愛對象——父母——的性慾能量的轉移。角色論和模仿論也強調,兒子或女兒會通過選擇與父母類似的伴侶的方法來模仿同性別父母。這就意味著,男性可能會尋找與自己母親性格相似的伴侶,女性可能會選擇與自己父親性格相似的伴侶。

潛在伴侶的人格特徵

很多研究曾對人們眼中的理想伴侶特徵進行調查,有結果顯示,溫暖、友善、開放等內在的人格特徵比外表吸引力或財富等外在特徵更加重要。也有研究表明,女性相比男性更可能看重“擁有一個好工作”和“受過良好教育”,而男性相比女性更希望伴侶具有外表吸引力。每個人的情況不同,這些偏好也存在個體差異。
一些人格特徵可能預示著關係中容易出現問題。例如,伴侶雙方差異太大或缺少正面性表達將很難相處,總在爭吵或很少有機會給出積極反饋的情侶應謹慎考慮彼此的關係。缺乏控制衝動的能力在親密關係中也是很大的問題,這樣的伴侶很少考慮行動的後果,更容易做出侵犯和暴力行為。過度敏感意味著容易受到傷害,這樣的伴侶很難和對方討論問題,雙方做出改變的潛在可能性非常小。而一個自我過度膨脹的人也很容易破壞雙方的情感關係,因其總希望事情朝著自己預想的方向發展,渴望主導結果,很少考慮伴侶的意見,使伴侶感到不被尊重。焦慮、神經質、不安全感都會危及關係幸福。此外,受到父母、前任、子女或其他任何人約束或控制的人,如經濟不獨立、精神不獨立等,難以做出獨立決定,也會對親密關係構成挑戰。

愛情階段

加拿大心理治療師克里斯多福·孟(Christopher Moon)將親密關係分成了月暈、幻滅、內省、啟示幾個階段:

月暈

月暈相當於熱戀期,戀愛雙方總能看到對方的優點,同時努力呈現自己最好的一面。但就像月亮本身不會發光,只是反射了太陽的光芒,人們尋找親密關係,其實是在尋找自己內心的需求。人們會無意識地將自己內心對伴侶的想像投射到對方身上,根據需求向伴侶提出各種要求,當對方不能滿足時便會激起憤怒情緒,致使親密關係走向幻滅的階段。

幻滅

進入幻滅期,之前的美好錯覺隨之消失,戀愛雙方發現無法通過改造對方滿足自己的需求,感到失望,經常會出現引起注意、權力鬥爭、報復心理、自我放逐等偏差行為。這些爭鬥來源於人們內心深處的心理創傷,親密關係可能因為這些創傷而遭到破壞,也可能為人們提供療愈舊傷的機會。

內省

經歷幻滅後,進入了內省階段。這一階段最為困難,人們容易產生自我放逐的想法,在此時選擇放棄和離開。如果還想繼續這段關係,就要學會內省,檢視自己內在的想法和感激,維護和改善親密關係。

啟示

啟示不一定需要按順序走完親密關係的階段才會出現,在經歷愛情的不同階段時,人們都會學到不同的東西,獲得啟示。

測量方法

愛情量表

愛情量表(Love Scale)由美國社會心理學家齊克·魯賓(Zick Rubin)於1973年編制,愛情量表上的內容之一是親密,這和愛情三角理論的定義相同,表明愛情的特徵之一是開放、溝通和信任,例如“我信賴自己的伴侶,幾乎可以向其傾訴任何事情”。第二個內容是對依賴的需要,即熱切地渴望與伴侶發生接觸,這與激情有著很大的共同性,例如“如果再也不能和伴侶在一起,我會很痛苦”。最後一項內容是關愛,即願意照顧好自己的伴侶,關心伴侶的福利和幸福,例如“我幾乎可以為伴侶做任何事情”。愛情量表把愛情描繪成一種多層面的體驗,既有付出(即關愛),也有索取(即依賴)。

激情之愛量表

1986年,美國社會心理學家伊萊恩·哈特菲爾德(Elaine Hatfield)編制了激情之愛量表(Passionate Love Scale,PLS)。該量表是測量浪漫愛情的激情成分的實用工具,測量了對所愛之人的著迷、痴戀、渴望和感情的強烈程度。精簡版的愛之激情量表共有15題,採用9點計分方式,陷入浪漫愛情的程度越深,個體在愛之激情量表上的得分越高。

基於友誼的愛情量表

基於友誼的愛情量表(Friendship-BasedLove Scale,FBL)於1994年由美國華盛頓大學西雅圖分校社會工作學院南希·克魯普·格羅特(Nancy Kropp Grote)博士和美國匹茲堡大學心理學系教授艾琳·漢森·弗里茲(Irene HansonFrieze)編制。該量表是測量相伴之愛的實用工具,共有6題,採用5點計分方式。該量表描述的情感與愛之激情量表有很大的差異,個體在此量表上的得分與愛情關係的滿意度和持續時間的相關要遠高於愛之激情量表的得分。

愛情態度量表

愛情態度量表(Love Attitudes Scale,LAS)是德州理工大學教授克萊德·亨德里克(ClydeHendrick)和蘇珊·S·亨德里克(Susan S. Hendrick)在1986年依據約翰·艾倫·李的愛戀風格分類編制的量表。該量表以激情之愛、遊戲之愛、友誼之愛、占有之愛、現實之愛、奉獻之愛6種愛情態度為基本維度。問卷共有42道題,採用5點計分方式。後來為方便跨文化研究,該問卷被精簡為由24道題構成的簡版愛情態度量表。該量表是公認比較客觀、科學的測量工具,在跨文化研究領域中廣泛套用。

相關研究

愛情的生物學解析

美國生物人類學家海倫·費舍爾(Helen Fisher)認為存在三種生物系統控制著愛情的組成成分。性激素調控人的性慾,使人們有與人性交的動機。特定腦區(如腹側被蓋區)里控制獎賞情感的神經遞質多巴胺(dopamine)和5-羥色胺(serotonin)調控吸引力,當人們墜入愛河,多巴胺水平就會上升,從而引起興奮和欣喜,促使人們追求其偏愛的特定的戀人。而神經肽催產素(oxytocin)會調節長期伴侶關係所帶來的舒適、安全的情感,依戀的時間越長,催產素含量越高。
研究者藉助磁共振掃瞄器對愛情相關的神經機制進行了研究,實驗結果表明,當觀看伴侶的照片時,激活的腦區主要有與多巴胺能神經元(dopaminergic neuron)相關的區域,例如尾狀核和殼核,這些區域主要涉及快樂和獎賞。其他廣泛激活的腦區還包括記憶相關的腦區(海馬),以及主要負責調節情緒的腦區(扣帶回等),證實了與獎賞相關的腦區在愛情中的重要作用。多巴胺系統具有調節功能,這一調節功能對於目標導向的動機以及配偶關係非常重要。

愛情的心理學解析

一些心理學家把愛情置於人類自然進化的框架中,認為愛情的產生符合生存-進化原則,即擁有這種感情的人類能獲得更多的溫暖與保護,於是更好地生存下來,其後代也將具有類似的基因,使得這些感情類型更有可能被保留下來。愛情是人類彼此團結、群體更加穩固的結果。美國威斯康星大學密爾沃基分校教授西德尼·格林菲爾德(Sidney M. Greenfield)認為愛情能促使個人站在丈夫/父親和妻子/母親的位置上,形成核心家庭,這有利於人類的繁衍和社會化。美國心理學家約翰·鮑爾比(John Bowlby)、辛迪·哈贊(Cindy Hazan)和菲利普·謝弗(PhilipShaver)認為嬰兒依戀母親與成人愛情關係是自然選擇的產物。進化心理學家戴維·巴斯(DavidBuss)認為愛情是人類群居過程中進化出來的互惠式利他行為。互惠式利他行為理論認為,只要利他者能夠在將來某個時刻從受惠者那裡獲得回饋,那么促使人類在非親屬之間產生利他行為的心理機制就能夠得以進化。
有研究者把對愛的需求看成是人格缺陷(personalityinadequacy)的標誌。弗洛伊德把愛情看作是在伴侶身上反映出的個人未實現的理想概念。他指出兒童往往會對偏愛異性家長,即俄狄普斯情結(Oedipus complex),此情結在性器期(3~5歲)達到高峰,然後進入潛伏期,隨著個體進入青春期又會復甦。青春期性慾望被壓抑時,會帶來挫折感,而作為一種補償,人們就會渴望與另一個人有性的結合,繼而升華至愛情。他們認為人格缺陷並非是病理性的,而是人類的一種內在狀態,因為人無法實現自身所有的理想。
與人格缺陷說相對的是人格完美說,持此觀點的學者認為,愛的容納力和傾向性只能來源於完美人格(personality adequacy)。具有完美人格的人是充滿愛的,他/她們需要把這種愛表達給其他人或具體的某個人。

愛情觀的跨文化研究

愛情觀的跨文化研究一般都以個人主義與團隊精神文化作為比較類型。團隊精神文化與個人主義文化價值的差異對親密關係的發展具有隱性的影響作用,可以解釋愛情的跨文化差異。總的來說,團隊精神文化中的愛情多傾向於現實之愛、夥伴之愛、奉獻之愛,愛情不一定是婚姻的基礎;而個人主義文化中的愛情態度更多地表現出激情之愛,更傾向於認為愛情是婚姻的重要基礎。

愛情中的問題

多角關係

多角關係和一對一的愛情關係不同,是一種同時和多個人在一起的戀愛狀態。對於一些人來說,多角關係並不是一個問題,其反而具有豐富感情和性生活等好處。但對大多數人來說,伴侶和其他人有情感或性關係仍然是一件難接受的事情,多角關係也更加難以平衡,在性生活中面臨更多健康風險。愛情的形式是多樣的,無論一對一還是多人同時交往,都是愛情的一種選擇,但需要注意的是,無論哪種方式,都需要伴侶間的知情同意和平等尊重。

虐待關係

在戀愛關係中,也可能存在語言攻擊、身體傷害、不忠誠等,這些會給人帶來內在的痛苦,但有時人們仍會停留在這樣的關係中。有一種解釋是,虐待關係往往只是戀愛關係中的一部分,當伴侶不實施虐待行為時,其仍然是親切、熱情、充滿愛意的。一些挽留行為也能起到維持愛的感覺的作用。但無論如何,這種關係都是危險的。

嫉妒與控制

當一段受珍視的戀愛關係受到潛在或實際的威脅時,隨之而來的情緒反應就是嫉妒。內在的多疑、自卑、焦慮;外在的因素,如伴侶談及舊情人、與舊情人見面等都可能引發嫉妒的出現。如果嫉妒程度較低並得到了恰當的溝通,可能會產生積極的功能,例如促使雙方開誠布公地談論伴侶關係,讓伴侶知道自己是被重視的,評估和鞏固伴侶的承諾水平等。但嫉妒也很可能帶來不良的後果,如情感上的痛苦、被嫉妒方感到強迫或厭倦從而結束感情。在極端情況下,嫉妒甚至會引發暴力事件。
在一方追求另一方或挽回的過程中,也可能存在問題或風險。如果一方控制欲過強,甚至會做出尾隨、限制另一方的行動,影響對方的情感健康和正常的工作生活。如果在現有的關係中,伴侶有過量的控制行為,則應提高警惕。如果遇到這種狀況,可以根據情況直接說明自己對其缺乏興趣,希望對方尊重自己的決定,或尋求他人的建議和幫助,採取避開對方、通過正式渠道尋求保護等方法。

高風險行為

一些研究表明,人們在戀愛中可能做出有風險的、有問題的決定,例如酒後駕車、無保護性行為、輟學和伴侶在一起、為了伴侶斷絕親子關係等。伴侶的危險行為也會對對方產生影響,有研究考察了有著浪漫愛情的伴侶和參與未成年人犯罪行為間的關係,發現女性可能會受到她們“不良”男友的影響。

中國相關法律法規與政策檔案

愛情是公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相關法律法規對涉及愛情和親密關係的內容有諸多相關規定。其中《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2020)規定了中國公民在婚姻和家庭中的權利;《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2016)保障中國公民在家庭中的人權,不受暴力侵害;《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2020修訂)和《未成年人學校保護規定》(2021)規定學校、幼稚園應當對未成年人開展適合其年齡的性教育。具體內容如下:

《民法典》(2020)

第一千零四十一條
婚姻家庭受國家保護。實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保護婦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殘疾人的合法權益。
第一千零四十二條
禁止包辦、買賣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為。禁止借婚姻索取財物。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員間的虐待和遺棄。
第一千零四十三條
家庭應當樹立優良家風,弘揚家庭美德,重視家庭文明建設。夫妻應當互相忠實,互相尊重,互相關愛;家庭成員應當敬老愛幼,互相幫助,維護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關係。
第一千零四十六條
結婚應當男女雙方完全自願,禁止任何一方對另一方加以強迫,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加以干涉。
第一千零四十七條
結婚年齡,男不得早於二十二周歲,女不得早於二十周歲。
第一千零五十五條
夫妻在婚姻家庭中地位平等。
第一千零五十六條
夫妻雙方都有各自使用自己姓名的權利。
第一千零五十七條
夫妻雙方都有參加生產、工作、學習和社會活動的自由,一方不得對另一方加以限制或者干涉。
第一千零七十六條
夫妻雙方自願離婚的,應當簽訂書面離婚協定,並親自到婚姻登記機關申請離婚登記。離婚協定應當載明雙方自願離婚的意思表示和對子女撫養、財產以及債務處理等事項協商一致的意見。

《反家庭暴力法》(2016)

第二條
本法所稱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員之間以毆打、捆綁、殘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經常性謾罵、恐嚇等方式實施的身體、精神等侵害行為。
第三條
家庭成員之間應當互相幫助,互相關愛,和睦相處,履行家庭義務。

《未成年人保護法》(2020修訂)

第四十條
學校、幼稚園應當建立預防性侵害、性騷擾未成年人工作制度。對性侵害、性騷擾未成年人等違法犯罪行為,學校、幼稚園不得隱瞞,應當及時向公安機關、教育行政部門報告,並配合相關部門依法處理。
學校、幼稚園應當對未成年人開展適合其年齡的性教育,提高未成年人防範性侵害、性騷擾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對遭受性侵害、性騷擾的未成年人,學校、幼稚園應當及時採取相關的保護措施。

《未成年人學校保護規定》(2021)

第四十二條
學校要樹立以生命關懷為核心的教育理念,利用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環境保護教育、健康教育、禁毒和預防愛滋病教育等專題教育,引導學生熱愛生命、尊重生命;要有針對性地開展青春期教育、性教育,使學生了解生理健康知識,提高防範性侵害、性騷擾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中國各部委相關教育類檔案

中國教育部門針對大中國小階段的親密關係的相關教育規定主要出現在公共安全教育和身心健康教育中,《中國小公共安全教育指導綱要》(2007),《中國小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08),《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7),《普通高等學校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17),《全國親職教育指導大綱》(2019修訂)從公共衛生事故預防、心理健康以及性與生殖健康等方面予以指導,《中國青少年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及釋義》(2018)強調了性教育的重要意義。具體內容如下:

《中國小公共安全教育指導綱要》

國小4­~6年級
模組二:預防和應對公共衛生事故
  • 初步了解青春期發育基礎知識,形成明確的性別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
國中年級
模組六:預防和應對影響學生安全的其他事件
  • 學會克服青春期的煩惱,逐步學會調節和控制自己的情緒,抑制自己的衝動行為。
高中年級
模組二:預防和應對公共衛生事故
  • 學習健康的異性交往方式,學會用恰當的方法保護自己,預防性侵害。當遭到性騷擾時,要用法律保護自己。

《中國小健康教育指導綱要》

水平三(國小5~6年級)
生長發育與青春期保健
  • 青春期的生長發育特點;
  • 男女少年在青春發育期的差異(男性、女性第二性徵的具體表現);
  • 女生月經初潮及意義(月經形成以及周期計算);
  • 男生首次遺精及意義;
  • 青春期的個人衛生知識。
水平四(國中階段)
生長發育與青春期保健
  • 青春期心理發育的特點和變化規律,正確對待青春期心理變化。
心理健康
  • 建立自我認同,客觀認識和對待自己;認識和異性交往的原則。
水平五(高中階段)
心理健康
  • 人際交往中的原則和方法,做到主動、誠懇、公平、謙虛、寬厚地與人交往。

《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

心理健康
  • 了解性成熟的心理特徵;
  • 認識自己的性心理變化。

《普通高等學校健康教育指導綱要》

性與生殖健康
  • 友誼、愛情、婚戀、家庭與倫理道德;
  • 優生優育與適宜有效的避孕方法;
  • 非意願懷孕和應對措施;
  • 無保護性行為對生殖健康的影響;
  • 常見性傳播疾病和預防;
  • 預防性侵害的方法和技能。

《全國親職教育指導大綱》

12~15歲兒童的親職教育  
重視兒童青春期人格發展
  • 指導家長認識青春期兒童發展特徵,不斷調整教養方式;
  • 幫助兒童悅納自我;
  • 尊重兒童自主意願,鼓勵兒童獨立思考與理性表達;
  • 培養兒童應對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和堅毅品格;
  • 引導兒童以合理的方式宣洩情緒,積極調控心理,自主自助,預防和克服各種可能產生的青春期心理障礙;
  • 正確對待兒童“叛逆”行為。
對兒童進行性教育
  • 開展科學的性心理輔導,對兒童進行與異性交往的指導。
構建良好的親子關係
  • 指導家長與兒童平等相處,理解兒童自主願望,保護兒童隱私權;
  • 學會傾聽兒童的意見和感受,學會尊重、欣賞、認同和分享兒童的想法;
  • 學會運用民主、寬容的語言和態度對待兒童,促進良性親子溝通。
15~18歲兒童的親職教育  
提高兒童交往合作能力
  • 指導家長根據該年齡段兒童個性特點,引導兒童積極開展社交活動和正常的異性交往;以性道德、性責任、性健康、預防和拒絕不安全性行為為重點,開展性教育;
  • 對有戀愛行為的兒童,給予正確引導;
  • 鼓勵兒童在集體生活中鍛鍊自己,學會與人相處,體驗與人合作的快樂;
  • 幫助兒童學會寬容待人,正確對待友誼;
  • 了解校園欺凌行為的性質、特點及家校合作的基本處理方法。
培養兒童的責任意識
  • 指導家長通過召開家庭會議等形式,與兒童平等、開放地討論家庭事務,共同分擔家庭的責任和義務,培養兒童的家庭責任感;
  • 引導兒童樹立社會責任感,正確處理個人與自我、與他人、與社會的關係,勇於承擔責任。

《中國青少年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及釋義》

掌握正確的生殖與性健康知識,避免過早發生性行為,預防愛滋病等性傳播疾病
  • 接受和參與全面性教育,可提升青少年對性與生殖健康的認知水平,提升保護自身、尊重他人身心健康的責任意識。

全面性教育中與愛情相關的教學內容

學習目標

隨著年齡的增長,兒童在接受教育期間會迎來青春期發育,並開始發展戀愛關係。正確認識愛情,學會建立健康平等的戀愛關係對兒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發展尤為重要。愛與戀愛關係是全面性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在聯合國《國際性教育技術指導綱要》(修訂版)中,與“愛情”相關的學習目標主要出現在核心概念1“關係”下的第2個主題“友誼、愛及戀愛關係”和第4個主題“長期承諾與子女養育”中,內容貫穿5~8歲、9~12歲、12~15歲、15~18歲以上四個年齡段,具體學習目標如下:
核心概念1:關係
主題2:友誼、愛及戀愛關係
學習目標(5~8歲)
要點:人際關係中包含著多種不同類型的愛(例如朋友之間的愛、父母之間的愛、戀人之間的愛),表達愛的方式也多種多樣
學習者將能夠:
  • 識別愛的不同類型以及表達方式(知識);
  • 認識到愛可以通過多種的方式表達(態度);
  • 在友誼中表達友愛(技能)。
要點: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可能是健康的,也可能是不健康的
學習者將能夠:
  • 列舉健康關係和不健康關係的特點(知識);
  • 定義恰當的身體接觸和不恰當的身體接觸(知識);
  • 認識到友誼可能是健康或不健康的(態度);
  • 建立並保持健康的友誼(技能)。
學習目標(9~12歲)
要點:友誼和愛能夠讓人建立良好的自我感覺
學習者將能夠:
  • 列舉友誼和愛的益處(知識);
  • 認識到友誼和愛能夠讓人感覺良好(態度);
  • 運用使他人感覺良好的方式表達友誼和愛(技能)。
要點:青少年與兒童表達友誼和愛的表達方式有所不同
學習者將能夠:
  • 描述隨著成長,對他人表達友誼和愛的方式的變化(知識);
  • 認識到向他人表達友誼和愛的方式多種多樣(態度);
  • 反思隨著年齡的增長,向他人表達友誼和愛的方式是如何變化的(技能)。
要點:人際關係中的不平等會給人際關係帶來消極影響
學習者將能夠:
  • 探索人際關係中的不平等(例如社會性別、年齡、經濟地位或權力的差異)將如何影響人際關係(知識);
  • 分析人與人之間角色的平等如何促進健康的人際關係(知識);
  • 認識到人際關係中的平等是健康人際關係的一部分(態度);
  • 在人際關係中扮演平等的角色(技能)。
學習目標(12~15歲)
要點:人與人之間存在不同類型的關係
學習者將能夠:
  • 識別不同類型的關係(知識);
  • 區分愛、友誼、迷戀和性吸引所產生的不同情感(知識);
  • 討論親近的人際關係有時是如何轉變為性關係的(技能);
  • 展示在不同類型的關係中的情感管理方法(技能)。
要點:不平等地位和權力的差異(由於社會性別、年齡、經濟、社交或健康狀況等原因)會嚴重影響戀愛關係
學習者將能夠:
  • 分析不平等地位和權力的差異如何對戀愛關係產生消極影響(知識);
  • 回憶社會性別規範和社會性別刻板印象如何影響戀愛關係(知識);
  • 認識到關係中的不平等和權力的差異可能是有害的(態度);
  • 對人際關係中的不平等和權力不平衡提出質疑(技能)。
學習目標(15~18歲以上)
要點:人與人之間存在健康與不健康的性關係
學習者將能夠:
  • 比較健康與不健康的性關係所具有的特徵(知識);
  • 認識到人與人之間存在健康與不健康的性關係(態度);
  • 展示避免不健康的性關係可採用的方法(技能);
  • 辨別可信賴的成年人,並展現當處於不健康的性關係中時如何向其求助(技能)。
要點: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會用不同的方式表達喜歡和愛
學習者將能夠:
  • 描述在健康的性關係中表達喜愛的一系列方法(知識);
  • 認識到性行為並不是表達愛的必要方式(態度);
  • 運用合適的方式表達喜歡和愛(技能)。
主題4:長期承諾及子女養育
學習目標(5~8歲)
要點:家庭結構和婚姻概念有許多種類
學習者將能夠:
  • 描述“家庭”和“婚姻”的概念(知識);
  • 列舉不同的婚姻方式(例如,自由婚姻或包辦婚姻)(知識);
  • 回憶一些婚姻關係會因分居、離婚或者死亡而結束(知識);
  • 認同儘管人們在家庭結構和婚姻方式上可能存在差異,但這些都是有價值的(態度)。
學習目標(12~15歲)
要點:婚姻和長期承諾伴隨著許多責任
學習者將能夠:
  • 總結婚姻和長期承諾需要承擔的關鍵責任(知識);
  • 回憶成功的婚姻和長期承諾的關鍵特徵(知識);
  • 認同愛、寬容、平等和尊重對於實現婚姻和長期承諾的重要性(態度)。

與愛情相關的常見疑問

只有男性和女性之間才有愛情嗎?同性戀是病嗎?
同性戀不是病。1973年,美國把同性戀從精神疾病診斷標準中剔除;1990年,世界衛生組織的疾病分類將“同性戀”從編號為《ICD-10》的國際疾病分類標準中徹底移除,並且指出同性戀本身並不是一種疾病。2001年,中國把同性戀從精神疾病診斷標準中剔除。同性戀在中國不是罪,1997年,“流氓罪”從《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去除。如今已有三十餘個國家(地區)將同性結合視為合法。
生活中,大多數人都是異性戀,但是人類的性傾向是多元的,除了異性戀,還存在同性戀和雙性戀等,並非只有男女之間才存在愛情。而且,異性戀和同性戀不是涇渭分明的存在。性傾向其實是一種光譜式的分布,二者之間只有一個“漸進的、累計的、連續的程度”。長期以來,同性戀等性少數群體飽受性傾向、社會隔離和社會排斥的困擾,但實際上這些性傾向都是正常的,每個人都有愛與被愛的需要,也都有選擇自己生活方式的權利,都應該得到尊重。
如果孩子對這一話題產生疑問,父母需要客觀地告訴孩子,你正處於或者即將處於對性傾向的探索過程,隨著你一點點地長大,你會慢慢發現什麼是友誼什麼是愛情,就像你從一個小孩子慢慢會長高長大一樣。父母的擔心和害怕是正常的,而不管孩子是異性戀還是同性戀,父母首先可以做的是理解、接納、陪伴和愛一個“真實”的孩子。告訴異性戀孩子:生活中有人和你的性傾向不一樣,但是你們都一樣可以擁有美好的生活;告訴同性戀孩子:人的價值不由性傾向決定,每一種性傾向都是正常的、平等的,爸爸媽媽永遠愛你。
青春期的愛情是“真正的愛情”嗎?“早戀”必須禁止嗎?
調查研究顯示,現今青少年的戀愛行為並不罕見,也不容忽視。一方面,當青少年的這段關係本身具有一定的排他性,包含親密、激情或承諾的愛情元素時,我們很難說出“真正的愛情”與之的特定界限或區別;另一方面,即使青少年對於愛情還沒有足夠的經驗和體會,我們也要尊重他們的情感發展,尊重他們的感覺和對於情感的探索。
相當一部分學校和父母對於孩子戀愛的態度是“明令禁止”,然而,這種專制打壓的方式未必能產生好的效果,甚至致使學生的戀情從公開轉入“地下”,作為孩子的教育者、監護人失掉了知情和獲得孩子信任的機會。
父母在面對處於青春期戀愛中的孩子時,需要傳達積極、正面的思想,讓他們認識到愛情中的美好品質,切勿一味消極壓制,打破他們對於愛情的美好嚮往。青少年處於從兒童到成年人的過渡時期,更容易關注異性,注重穿著打扮,在意異性對自己的看法。這些都是非常正常的現象,我們需要讓孩子認識到這一點。當孩子能夠直面這一份內心的悸動,它很可能成為自我發展和完善的激勵因素。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或父母可以引導孩子學會關心、學會表達、學會完善自我,這些都是追求愛情的重要品質。
同時,父母也要幫助孩子看清青春期愛情的風險性因素所在。諸多研究表明,處於青春發育期的孩子身心尚未成熟,其戀愛往往表現出不穩定性高、周期短等特點。由此引發的暗戀、失戀或戀愛中的矛盾成為情緒問題的根源,進而影響學習、生活和身心健康。對此,教育者需要教育孩子在遭遇愛情煩惱時,學會接納自己的情緒,學會自我調節(如找到消極事件的積極意義、轉移注意力、合理宣洩等),向家人、老師或者同伴傾訴等;也需要教會孩子學會自我保護,包括教會孩子生理衛生、自我保健、避孕等知識;培養孩子交流、協商、做負責任決定等能力。
戀愛對象有處女情結,該怎么辦?
作為歷史的殘餘和封建禮制的餘燼,處女情結依然束縛著部分男性和女性的性觀念。無論男性女性,都有必要接受包括愛情教育在內的性教育,緩解自己的擔憂和疑慮。
性是每個人自己的權利,是正常的生理需要,沒必要壓抑,也沒必要為此感到羞恥,應正確、安全地使用它並享受它。與其將性視為骯髒的、難以啟齒的,不如認識到它的美好和歡愉。如果一個人成年且身體發育成熟,並且有能力承擔性行為相應的後果,那么就可以在確保雙方健康、安全、知情同意的情況下發生性交行為。在發生性交行為時,為了避免非意願妊娠並防止性傳播感染,要注意使用安全套,確保自身安全,保護自身隱私。
如果對方有處女/處男情結,首先應開放溝通,如果無法改變觀點,那就尋找能接受自己觀點的伴侶。在面對他人的選擇時,不要過激、羞辱、物化他人。在健康、安全、負責的前提下,是否進行婚前性行為也是一種權利和自由。
總是和戀愛對象吵架,該分手嗎?
所有的情感關係都會遇到困境,在做出決定前需要謹慎思考。首先,沒有人能做到完美,一些不切實際的高標準可能傷害原本不錯的伴侶和關係,如果只是基於某一不涉及原則的問題產生衝突,可以選擇嘗試通過協商差異、妥協、給感情更多時間等方式來解決。反之,如果發現自己身處一段虐待型關係中,如對方存在肢體暴力、語言羞辱等行為,則應儘早離開。另外,如果是因為兩人在性格、價值觀、依戀類型上有著難以磨合的差異,這些差異給雙方帶來了嚴重的困擾,通常,選擇一個更合適的人比試圖重塑對方是更加明智的決定。
如果決定終止關係,需要承認和接受的是,分手對於伴侶雙方都是痛苦的,但無需因此責備自己,愛情不一定要有結局。給自己一些時間來經歷和緩解悲傷,有助於在下一段情感關係中保持更健康的心態。是不斷地嘗試,也是不斷地完善自我,意識到自己在分手方面應承擔的責任,並努力改正自己的不足,避免在下一段關係中重複出現問題,都是在結束上一段情感關係中可以獲得的收益。

全面性教育中如何進行相關教育

幼稚園性教育中的有關教學內容
根據聯合國《國際性教育技術指導綱要》(修訂版)給出的學習目標,幼兒階段關於親密關係與愛情的性教育主要集中在對愛有充分了解上。北京師範大學劉文利教授主編的《珍愛生命——幼兒性健康教育繪本》(全9冊)中,《彩虹心情》《我愛我家》《歡樂的六一》三冊中都涉及愛相關的教育內容。
《彩虹心情》一冊主要幫助幼兒初步認識情感和情緒,使他們在親密關係中能夠感知並處理緊張、失望、嫉妒這幾種情緒帶給自己的感覺。同時幼兒也將學會理解和接納他人對於自己的愛的表達,並對他人傳達給自己的關愛表示感謝。
《我愛我家》一冊主要幫助幼兒理解家人之間相互關心、共同協作的方式。同時幼兒還將學會在親密關係中對愛進行表達,並對家庭成員傳達給自己的愛表示感謝。
愛情(全面性教育相關名詞)
《珍愛生命——幼兒性健康教育繪本》插圖
國小性教育中的有關教學內容
國小的性教育不單純局限於感知自己的情感和情緒並維持和諧的人際關係。除了親情、友情和師生情這些原有情感關係的變化之外,青春期的特殊性之一在於性萌動給很多孩子帶來新的關係話題,那就是青春期的愛情。
國中性教育中的有關教學內容
國中階段的性教育會結合兒童的身心發展特點,一方面進一步深入講解“愛情”這一話題,並且由此延伸到對於愛情中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的討論。另一方面,青春期戀愛作為重要話題,放在“浪漫關係”“性決策”“性的生命周期”等話題中進行探討。在此基礎上,國中生會對人與人之間存在不同類型的關係、同伴會影響性決策和性行為、婚姻和長期承諾伴隨著許多責任、親密伴侶暴力是對人權的侵犯等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思考,並且掌握更多愛、關心與尊重的能力。

典型案例

2019年10月9日,北京大學法學院女生包麗在北京市某賓館服藥自殺,送醫救治期間被宣布“腦死亡”,於2020年4月11日中午在醫院去世。據媒體報導,包麗媽媽稱,包麗的男友牟某翰嫌棄包麗有過戀愛經歷,不是處女,但又不想分手,以此折磨包麗。相關聊天記錄顯示,包麗自殺前,牟某翰屢次追問包麗和前男友戀愛時的種種細節並出言侮辱,還曾向包麗提出過拍裸照、先懷孕再流產並留下病歷單、做絕育手術等一系列要求。包麗媽媽在恢復包麗手機聊天記錄後,發現牟某翰對包麗不僅進行精神控制,還疑似打過包麗,並讓她做出自扇巴掌、下跪等行為,她認為牟某翰的折磨是導致包麗自殺的主要原因。
2019年11月,包麗媽媽向北京警方報案。2019年12月13日,北京大學取消牟某翰推薦免試攻讀研究生資格。2021年1月,包麗男友牟某翰涉嫌犯虐待罪一案移交至北京海淀區人民檢察院,牟某翰於2月被以虐待罪公訴到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
包麗自殺事件的曝光,引發了輿論對親密關係中的精神控制、PUA等問題的關注和討論。親密伴侶暴力同樣是暴力,年輕人應樹立紅線意識,學會用恰當的方法保護自己,避免不健康的性關係,當遭到性暴力時,能夠及時合理地使用法律武器。另外,性行為也並不是表達愛的必要方式和唯一方式,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應違背自身意志。在愛自己的前提下,學習健康的交往方式,掌握更多關於愛、關心與尊重的能力,不急於進入關係,而是充分地相互了解,就雙方的價值觀進行討論,包括確認彼此對於性行為的態度和看法,有計畫地進行安全的性行為,這些都是在一段健康的戀愛關係中需要做到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