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向歸因是把行為原因歸於個人內在傾向,如心境、態度、人格品質、能力、愛好、願望、努力等非環境因素的過程。海德認為,對人的行為作意向歸因, 正確的做法是觀察某人的行動,然後排除環境的力量。人們的言行往往並非都是他們真實態度的表現。E.E.瓊斯和 V.A.哈里斯的態度歸因實驗表明,個人在自由選擇條件下的言行比在社會強大壓力下的外部表現更易被認為與隱蔽的真實態度相一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意向歸因
- 屬性:教育術語
意向歸因是把行為原因歸於個人內在傾向,如心境、態度、人格品質、能力、愛好、願望、努力等非環境因素的過程。海德認為,對人的行為作意向歸因, 正確的做法是觀察某人的行動,然後排除環境的力量。人們的言行往往並非都是他們真實態度的表現。E.E.瓊斯和 V.A.哈里斯的態度歸因實驗表明,個人在自由選擇條件下的言行比在社會強大壓力下的外部表現更易被認為與隱蔽的真實態度相一致。
意向歸因是把行為原因歸於個人內在傾向,如心境、態度、人格品質、能力、愛好、願望、努力等非環境因素的過程。海德認為,對人的行為作意向歸因, 正確的做法是觀察某人的行動,然後排除環境的力量。人們的言行往往並非都是他們真實態度...
歸因者做原因歸結時基於以下三個假設:①歸因者假設行為發出者預先知道此行為的結果;②行為發出者有能力做出此類包含意向的行動;例如:A在晚宴上穿了一件定製款的禮服,B由於經濟窘迫衣著一般,出於對A的嫉妒,她說:“您今天可是萬眾矚目呀!”對A做出了諷刺。C在歸因時假設B時有能力做出諷刺、嘲諷這樣的動作;③...
本性歸因 本性歸因(dispositional attribution)是2014年公布的心理學名詞,出自《心理學名詞》第二版。定義 將人們行為原因歸於其內在特質、動機或意向等心理素質的過程。出處 《心理學名詞》第二版。
當消費者不滿意時,也就意味著發生了服務失誤,根據心理學理論,消費者會進行服務失誤的歸因,歸因又會顯著地影響消費者的行為意向。在旅遊業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這種歸因及行為意向不僅會影響旅遊企業的經濟效益,更有可能對旅遊企業的形象和口碑造成影響。其次,顧客參與會對失誤歸因產生顯著的影響。
其次,量表開發後,以時間縱向研究設計(輔以橫斷面設計)、問卷調查數據驗證歸因偏向(bias)、社會網路特性(如位置、連結強度、結構同型等)在歸因機制中的作用。接著,驗證留任者歸因後對其情緒傳染及工作結果的影響(如離職意向/行為等),並驗證社會網路特性對不同留任者的傳染情況,以及高績效工作實踐對各路徑的調節作用...
歸因理論 含義 歸因是指人們對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為進行分析,指出其性質或推論其原因的過程,也就是把他人的行為或自己的行為的原因加以解釋和推測。了解了行為原因之後,就可以加以預測,從而對人們的環境和行為實行控制。歸因這種心理現象在生活中十分普遍,但是不同的人對於同一件事情的歸因,可以有所不同甚至...
內歸因是行為者內在的原因,如人格、情緒、意志等。外歸因是產生行為的環境因素,如工作設施、任務難度、機遇等。研究表明,人們總是作比較有傾向性的內歸因或外歸因。對自己的成績常作內歸因,他人的成績出於嫉妒,可能作外歸因。穩定歸因是導致行為的相對不變因素,如內在的能力、氣質,外在的工作難度等。非穩定...
非動機性偏差是指由於加工信息資料及認識上的原因而導致的歸因誤差。表現 1.觀察者常常過高地估計行為者內在因素的重要性,即在解釋某人的行為時,經常忽略他們所處情境的作用,而誇大行為者性格特徵的作用 當我們走進學校大門與收發室人員尋問事情的時候,他可能表現出與已無關,極不情願幫助你的樣子,你會認為他...
學習動機是指引發與維持學生的學習行為,並使之指向一定學業目標的一種動力傾向。它包含學習需要和學習期待兩個成分,根據不同標準可以劃分為不同類別。不同心理學家從不同角度對學習動機進行了闡釋,主要包括強化理論、歸因理論、需要層次理論、成就動機理論、自我價值理論、自我效能感理論等。激發和培養學習動機的策略...
2.歸因風格 一般當服務出現問題時, 顧客不僅會去關注問題本身, 還會去探究問題發生的原因, 也就是對其進行歸因, 從而決定後續相繼的行為。歸因理論是基於這樣的假設: 人是理性的信息處理器,其行為會受到自己對某事發生的因果關係的推論的影響。顧客攻擊行為是否發起以及發起的形式也會受到個體歸因風格的影響。一般來說...
個人的成就動機可以分成兩部分:其一是力求成功的意向;其二是避免失敗的意向。也就是說,成就動機涉及到對成功的期望和對失敗的擔心兩者之間的情緒衝突。追求成功的動機乃是成就需要、對行為成功的主觀期望機率以及取得成就的誘因值三者乘積的函式,如果用Ts來表示追求成功的傾向,那它是由以下三個因素所決定:①對...
韋納指出,面對失去能力需要幫助的人,人們往往是通過認知歸因做出決定。親社會行為的發生不僅涉及知覺、推理、問題解決和行為決策等一系列基本認知過程,而且與個體認知能力尤其是社會認知能力的發展有直接關係。2.個體的情緒狀態 人們在積極的心境下,會減少對自己的關注,更多的去了解他人的需要,把親社會認知轉化為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