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因寺摩崖

惠因寺摩崖

惠因寺摩崖在臨海杜橋鎮上洋村,位於原惠因寺後高約30餘米的龍頭山山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惠因寺摩崖
  • 地理位置:臨海杜橋鎮上洋村
簡介,詳細信息,

簡介

惠因寺,舊名“禪房”,始建於南朝劉宋元嘉四年(427年),為僧應俊所創。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賜名“惠因”。天聖二年(1024年),天台宗高僧擇交出主法席。熙寧中(1068-1077年),僧了塵重新。南宋紹興三十二年(1162),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少師、榮國公錢忱家乞為香燈院,額加“崇新”二字。後其孫特進左丞相兼樞密使、太子賓客錢象祖還諸朝,復原額。紹定二年(1229年),於寺前手爐山上建寺塔,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景泰元年(1450年)二度重修。清順治十八年(1161年)寺因遣界廢,康熙九年(1670年)展界,僧性玉重興。寺原有山門、金剛殿、鐘鼓樓、大雄寶殿、方丈樓和東西廂房等建築,“文革”中毀。現遺址尚存僧房九間,以及歷代寺僧的塔墓、石刻、經幢、《宋惠因寺敕牒碑》、清道光七年(1827年)《募化琉璃登碑記》等遺物和殘刻。

詳細信息

惠因寺摩崖共二處,兩者相距約20米左右。一是黃庭堅書佛偈摩崖。題刻高0·76米,寬0·55米,行楷。正文三行“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字徑9厘米,款題黃庭堅。黃庭堅(1045-1105年),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洪州分寧(今 江西修水)人。宋治平四年(1067)進士,哲宗時召為校書郎、《神宗實錄》檢討官,後擢起居舍人。工詩文,早年受知於蘇軾,與張耒、晁補之、秦觀並稱“蘇門四學士”。詩與蘇軾並稱“蘇黃”,為江西詩派開山,有《豫章黃先生文集》。詞與秦觀齊名,有《山谷琴趣外篇》、龍榆生《豫章黃先生詞》。詞風流宕豪邁,較接近蘇軾。晁補之云:“魯直間作小詞固高妙,然不是當行家語,自是著腔子唱好詩”。此摩崖《台州府志·金石錄》著錄,題為“世尊付伽葉伽摩崖”,以為非黃庭堅親書,“當是僧徙得山谷書偈以刻於此”。 二是米芾書“墨池”摩崖。題刻高1·1米,寬0·9米,行書。字徑40×60厘米,款為“米老作指堂立”。米老即米芾(1051-1107年),字元章,號鹿門居士、襄陽漫士、海岳外史,北宋著名大書畫家,鑑藏家。祖籍太原,後遷居襄陽,人稱“米襄陽”。宣和年間(1119—1125年)為宋徽宗趙佶召為書畫學博士。米芾能詩擅文,書畫尤具功力。篆、隸、行、草、楷各體皆能,行草造詣尤高。其書淋漓痛快,雋雅奇變,晚年書藝更達至爐火純青之境。與蘇軾、黃庭堅、蔡襄合稱“宋四家”。指堂即志南,字明老,指堂是號,宋會稽人。其德業超邁,善屬文,工書法,與朱熹、韓原吉等交好,朱熹有《與南老索寒山子詩書》:“熹啟上國清南公禪師方丈”。所著有《指堂集》行世。此外,天台的“天台山”、“佛隴”、“萬松徑”等摩崖皆其所書。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