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山河:張光斗傳》是2014年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光綸。
基本介紹
- 書名:情系山河:張光斗傳
- 作者:王光綸
- 出版社: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4年1月1日
- 頁數:347 頁
- 開本:16 開
- ISBN:9787504664815
- 語種: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導言,後記,序言,
內容簡介
張光斗沒有忘記自己對葛洲壩工程的責任,對這個國家、對人民的責任。儘管滿腹悲痛,張光斗還是在追悼會後短短的幾天時間裡,用工工整整的字型手書了一份上萬言的對葛洲壩工程的意見書,作為工作報告呈交給清華大學黨委。在這份報告中他詳細描述了當時葛洲壩存在的十四條具體工程問題,並一一給出了建議的解決方案。這份報告體現了張光斗對國家和人民無限的忠誠和愛,即使是在喪子之痛中依然心繫工程。
《情系山河:張光斗傳》編輯推薦:總處成立之後,張光斗便馬不停蹄地在大江大河之間奔波,布置勘測工作。這三四年間,他的足跡遍及大半箇中國,同時也掌握了豐富的中國水力資源的資料。正如他自己所說的,總處名則為三峽而建,但當務之急是以此為名進行中型水電站的勘測和設計,這是可行的,且真正能惠及百姓。為此,他做了大量的工作。
圖書目錄
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採集工程簡介
總序一
總序二
總序三
序
導言
第一章從鹿苑小鎮走出的交大高材生
清貧的童年
國小時的反帝遊行
人生的第一次選擇
就讀上海南洋大學附小
交通大學的高材生
第二章考取清華公費留美開始結緣水利
行萬里路
伯克利加州大學的水利工程學碩士
從墾務局到哈佛
“如果國都亡了,我念書還有什麼用”
第三章投身水電支援抗日再次赴美深造
輾轉入川,投身水電建設事業
結婚
再次赴美實習、深造
力阻三峽工程
第四章奔波於江河之間靜待南京解放
糾結的三峽情
奔波於祖國的大江大河之間
決心留待解放,建設國家
第五章初進清華任教踏上新的征途
春風化雨,踏上新征途
參加生產實踐,堅持為工程建設服務
初結黃河情
第六章在“向科學進軍”的號召下奮進
當選學部委員,加入中國共產黨
參與國家科技發展等重大條例、規劃的制定
創建科學院水工研究室
開展水工結構模型試驗、進行工程諮詢顧問
赴蘇學習考察科學技術
第七章設計密雲水庫為首都獻上一盆清水
勇擔“縛住潮白蛟龍”的重任
堅持實事求是,按科學規律辦事
大膽創新,道路艱難曲折
眾志成城,驚險闖關
幸福的回憶,難忘的情懷
謹慎從事,不留隱患
第八章“文化大革命”爆發逆境中盡顯真情
“反動權 威”
在三門峽工地,幸運地遇到了“小伯樂”
一位受歡迎的“反動學術權 威”
忍辱負重,一心為民,終於苦盡甘來
第九章科學大會啟新章喜迎事業第二春
重踏訪美之旅,開展國際交流
擔任清華大學副校長,為高教事業建新功
出任水科院院長,為該院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為重大水利水電工程設計獻策、把關
第十章突遭老年喪子之痛、敬業精神感人
痛失愛子,含淚寫下萬言書
難以忘懷的葛洲壩情緣
第十一章積極促進高等工科教育的發展
在世界銀行貸款支持中國大學發展項目中力挑重擔
創建國家教委直屬高等工業學校教育研究協作組
第十二章為水資源的戰略決策進言獻策
直面水資源的戰略定位問題
抓住學部大會的有利機遇
上書中央“寧未雨而綢繆,毋臨渴而掘井”
研究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律的水利經濟
第十三章盡心竭力提高工程界的地位
積極建議成立中國工程院
加入國際大壩委員會
加入世界工程師聯合會
加入國際工程與技術科學院理事會
第十四章六十餘載難以釋懷的三峽情
昔日力勸不要建今 日力薦早日建
嚴謹的設計審查和把關
大江截流前驗收,質量檢查建體制
第十五章水資源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研究
為水資源戰略研究立項申請積極做好鋪墊
“中國可持續發展水資源戰略研究”項目正式立項
跨學科綜合研究水資源持續利用取得豐碩成果
附屬檔案一張光斗院士與中國水利水電工程
附屬檔案二張光斗院士的高等工程教育教育思想
結語
附錄一張光斗年表
附錄二張光斗主要論著目錄
參考文獻
後記
後記
在採集小組進行《情系山河:張光斗傳》的編寫和資料採集過程中,張光斗院士不幸於2013年6月21日在北京逝世。雖然由於傳主的健康原因,我們沒能直接對張老進行面對面地採訪,但通過兩次到醫院探視拜訪,聆聽張老的點滴教誨也感到受益匪淺。儘管老人家是在重病中,思想已不像以前那樣敏銳,但在談話中所關心的仍然是國家重大的水利工程建設,關心他一生所追求的事業。現將他和我們談話的要點摘記如下:
在談話中,他一再地向我們表示,他認為三峽工程對國家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發揮了重大作用的,三峽工程的建設是很成功的,是建設者的功勞,庫區百萬移民所做出的巨大貢獻也是絕對不能忘記的,沒有庫區移民無私的犧牲和貢獻三峽工程是建不成的。今後三峽工程在運行中,應該注意的最大問題是,要保護好庫區的生態環境、保護好庫水的水質,這點是至關重要的,而且做起來也是比較困難的,比如北京的密雲水庫,為了保護好水庫的水質和生態環境,密雲水庫周邊的發展是受到嚴格控制的,庫區周邊的老百姓是做出了巨大犧牲的。以此為鑑,三峽庫區的發展一定要進行嚴格的控制,絕不能走“先發展後治理”的這條錯誤的道路,對於這樣大的水庫一旦水質惡化了,再治理可就困難了,因此必須未雨綢繆。對於正在興建中的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他也是非常關心的,他認為南水北調工程不但技術和質量控制難度大,而且要處理好調水區和用水區的關係,雖然調水主要是為城市供水,但如果不注意保護農民的利益,調水工程也是很難成功的。從這些點滴的談話中,我們深深地感到,這位老先生考慮問題確實很有特色,他所說的每件事都是從關心老百姓的角度出發。而且在我們採集他一生經歷的資料過程中,我們也發現這種思想的脈絡非常清晰,無論是1937年毅然棄學回國,參加抗日救國;還是在文化大革命逆境中,受到極不公正的待遇,仍堅持對工程建設負責;即使是在老年喪子的極度悲傷中,也要認認真真地寫完自己對工程建設的意見書,類似的事情在正文中還有很多介紹。我們在寫作過程中也在思考,老先生為什麼會這樣執著,根源何在呢?我們覺得答案應當是正如他在自述中所說的,他之所以在年青求學時期選擇從事水利事業,是因為“我看到了我國水利建設,需要工程技術,更重要的是看到了我國水利建設落後,水旱災害嚴重,人民生活困苦,增強了我為水利建設、為人民服務的決心。”老先生一生都在鍥而不捨地為實現他選擇事業時所立下的諾言而奮鬥,這可能也是很多老一代科學家的共性,也正是我們後代人應當繼承和發揚的寶貴的精神。僅以此點滴心得體會作為編寫此研究報告的後記。
在傳紀編寫任務的完成過程中,張光斗院士的女兒張美怡女士對編寫工作給予了極大的支持。她不但提供了一些張光斗院士家庭生活的細節,使得傳記的內容更加生動、更加貼近生活;而且最後還對傳記的文稿進行了仔細地審閱,並根據核查的史料,提出了許多寶貴的修改意見和建議,大大增加了傳記的真實性。
本傳記由採集小組的四位執筆人先分頭寫出初稿,清華大學新聞與傳媒學院的沙垚同學編寫了第一、二、三、四、十四章的初稿;清華大學人文學院的閆會明同學編寫了第九、十一、十二、十三章的初稿;清華大學人文學院的王唏同學編寫了第六、七、八章的初稿;清華大學水利水電工程系的王光綸教授編寫了餘下其他各章節和附錄、附屬檔案的初稿。最後,由王光綸匯統編定稿。
在此,對沙垚同學、閆會明同學、王昕同學和張美怡女士的辛勤勞動和對本書所做出的貢獻表示深深地感謝。
王光綸
序言
張光斗先生是著名的水利水電工程專家、高等工程教育學家,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的兩院院士、墨西哥國家工程科學院的國外院士。張先生長期從事水資源開發利用、大江大河治理、水利水電工程設計、科研和教學工作,為中國水利水電事業的發展和水利水電專業技術人才的培養做出了卓 越的貢獻。《情系山河:張光斗傳》詳細論述了張光斗先生的學術成長經歷和奮鬥一生所取得的重要工作成就。先生一生情系祖國山河,認真踏實、埋頭實幹。先生學識淵博,基礎理論堅實,並且具有豐富的工程實踐經驗,自1937年開始投身祖國的水利水電建設事業,60多年來,創造性地解決了大量工程技術問題,豐富了我國開展水利水電建設工作的經驗;自1949年開始又在高等教育領域從事教書育人的工作,50多年來,積極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高等工程教育發展模式,為國家培養了大批優秀的水利水電建設人才。張光斗先生一生所奉行的是“愛國奉獻”的人生哲理、“嚴謹求實”的工程實踐理念、“勤奮進取”的學術研究理念,這些思想品德既是他能夠取得一系列成就的重要基礎,也是留給我們晚輩的寶貴精神財富,值得我們認真地學習,並進一步發揚光大。
與眾多老科學家的愛國情感一樣,張先生的愛國熱忱和行為,是我們學習的楷模。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初期,張先生在美國剛剛獲得工程力學碩士學位,並已得到在哈佛大學繼續攻讀博士學位的獎學金。但戰火使得他再也無法在美國寧靜地讀書,正如張先生自己所說的“如果國都亡了,我念書還有什麼用?”正是在這種“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精神驅使下,他毅然決定放棄優越的繼續深造的機會,回國參加抗日救國工作。
1937年11月,張先生回到國內,並立即投身到祖國的水電建設事業當中,他不顧生活的艱苦,說服未婚妻從舒適繁華的大上海來到偏遠的四川窮山溝,在水利工地成婚,先後在龍溪河、濱渡河上修建了一批小型水電站,為長壽和萬縣的軍工生產提供了電力,支援了抗日戰爭,實現了自己“實業抗日救國”的願望。
1947年年底,解放戰爭勝利在即,當時來華工作的美國聯邦能源委員會柯登總工程師即將回國,由於他在南京長期和張光斗先生一起共事,對先生的工作能力和為人性格十分欣賞,臨行前,他多次勸張先生舉家一起與他赴美,並答應代辦簽證、代付路費並安排在美的工作,若張先生同意還可以和他一起合辦工程顧問公司。但都被先生婉言謝絕了。張先生表示:我是中國人,是中國的老百姓養育和培養了我,我不能離開我的祖國,我有責任為祖國的建設效力,為養育我的老百姓服務。60餘載的奮鬥歷程,證實了先生確實是一直在忠誠地履行著自己所承諾的這項神聖的職責。
張光斗先生關注祖國水利水電事業的發展,把全部心血都無私地奉獻給了這項造福人民的事業,即使是在極端艱難的逆境當中,他的這種奉獻精神也絲毫沒有改變。常言道“危難之中見真情”,在順境中做些好事相對來說比較容易,難就難在逆境中,還能堅定不移地為人民做貢獻,這就反映出了一個人的思想境界。1976年唐山地震波及密雲水庫,白河主壩保護層發生滑坡,為了搶險加固,工地指揮部的領導急召在外地的張光斗回京。先生不顧年邁體弱星夜兼程,及時趕到密雲水庫工地。但當時還是“四人幫”猖獗的時代,張先生仍處於受審查、受批判的逆境中,雖然先生是滿腔熱情、風塵僕僕艱難地從外地趕到水庫工地,但清華軍宣隊負責人迎面送給他的卻是當頭一棒,明確地向他宣布:這次加固工程的設計你要負責,但你不準在設計圖紙上籤字。即使蒙受了如此不公正的待遇,先生仍然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工程加固工作中去。他每天奔波在大壩工地,爬上爬下檢查施工質量,對設計圖紙一張、一張地仔細審查,提出意見後交給“負責人”簽字。張先生後來向他的助手追憶這段經歷時說:“我當時想,我是為人民工作的,不是為哪一個軍宣隊負責人工作的,讓我簽字也好,不讓我簽字也好,反正我要認真幹事情,要對老百姓負責。”這是多么質樸的情感和語言呀!類似的感人事例還有很多。1980年夏季,張先生唯 一的、年僅37歲的兒子在京不幸病逝,那時先生正在葛洲壩工地審查設計,當時主持審查會議的陳賡儀副部長怕這突如其來的噩耗對先生的打擊太大,在回京的路途中出問題,不得不對他謊稱是學校要他立即回京參加重要會議。到家後,先生才得知兒子已經過世,聽到此噩耗後,他兩眼直瞪瞪一言不發地呆坐在那裡,可以想像老年喪子,白髮人送黑髮人,對一位年近70歲的老人來說是何等的悲傷。即使是在這樣極端悲痛的日子裡,為了對工程設計負責,在兒子追悼會結束後,先生還是花了近兩天的時間寫出了一份上萬言的“葛洲壩工程設計審查意見書”,時任清華大學校長的劉達同志見此“意見書”後深為感動,當即自己動手寫信給余秋里副總理和錢正英部長、劉瀾波部長,向他們推薦這份意見書,並盛讚張先生的這種對事業負責的精神。這份在喪子之痛中寫成的意見書,字字飽含著先生對祖國的無限忠誠之情、浸透著對事業無私奉獻的滴滴心血。
張光斗先生作為一名科技工作者,嚴守職業道德,不聞“風”而動;尊重科學的客觀規律,不畏“壓力”,敢於直言,在這些方面也為我們晚輩樹立了良好的榜樣。1950年夏季,張先生應水利部之邀,陪同蘇聯專家一起查勘黃河潼關—孟津河段,研究開發方案。在潼關壩址方案的選擇上,張先生和蘇聯專家產生了意見分歧,並展開了爭論,張先生認為蘇聯專家的想法不符合工程實情。在當時“一邊倒”的聲勢下,敢和“老大哥”爭論,可不是一般的問題。個別領導提醒他,要虛心向蘇聯專家學習,這是政治態度問題。即使在這樣的“壓力”之下,先生還是堅持自己的意見,據理力爭,並得到了傅作義部長的支持。又如,在1958年設計密雲水庫時,當時是“大躍進”的年代,有一位水利系黨組織的負責人提出要把密雲水庫的攔河大壩做成過水土壩,並且鼓動學生製造氣氛,過水土壩方案是“又快、又省”的方案,誰反對這個方案就是不執行“總路線”,就是反黨、反社會主義。在如此之大的“政治壓力”下,張先生還是冷靜思考,認為過水土壩固然具有經濟上的優越性,但在科學技術上,既無成功的先例,也還有很多問題尚未解決。張先生就是不同意這個過水土壩方案,哪怕它帶有濃厚的政治色彩,在密雲水庫也不能採用。他認為:修一座水庫、攔斷一條河流容易,但要保證百年千載不出問題,難!對於水利工程,一旦出現問題,就會釀成人民生命安全和國家財產無可挽回的損失,因此,一定要實事求是,科學分析,要慎之又慎。這樣的事例還有不少,這位可敬的“倔老頭”,這股尊重科學、堅持真理的“犟勁”,確實值得我們學習和崇敬。
張光斗先生在從事工程設計工作中,既認真負責、踏踏實實,又敢於創新,敢做前人沒有做過的事情,不愧為我國水利水電建設事業一位傑出的開拓者。自1937年開始,張先生投身祖國的水利水電建設事業,數十年如一日,兢兢業業為之奮鬥,足跡踏遍了祖國的大江大河。1937~1942年,他負責設計了桃花溪、下清淵硐、仙女硐等水電站,雖然這些電站的裝機容量都很小,但是,這是中國人完全靠自己的力量設,計、施工建成的第~批水電站。1951年,他領導“黃河人民勝利渠”渠首閘的設計,首次在黃河下游成功地破堤取水,為下游引黃灌溉開創了一條行之有效的道路,將滔滔的黃河之水引入了下游兩岸農田,這是中國人民開發利用黃河的又一次大膽嘗試。1958年,他作為總工程師主持設計密雲水庫,在設計中大膽創新,在國內率先採用了深厚覆蓋層混凝土防滲牆、高土石壩薄黏性土斜牆、土壩壩下廊道導流等革新技術。密雲水庫一年攔洪、兩年建成,又好又快地完成了任務,這在世界水利工程史上也是不多見的。
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張先生曾先後為官廳、丹江口、葛洲壩、二灘、小浪底、三峽等數十座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提供技術諮詢,對工程樞紐布置、結構設計提出了許多極為有益的建議。如對葛洲壩工程,他積極贊同炸掉原處於江中的葛洲壩島,以增大泄洪閘和電站的布置空間,這一建議對改進樞紐水流河勢,保證大江截流和擴大電站裝機,具有戰略性的意義。再如對二灘拱壩樞紐布置,他堅持主張壩內、壩外多種方式結合的泄洪方案,並形象地將此方案比喻為“不能把所有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裡”,這個比喻一直被同行專家傳為佳話,此方案的採用對保證樞紐運行可靠、確保大壩安全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對於三峽工程,三期施工導流底孔方案是張先生提出來的,這一方案的實施對保證三峽工程施工期黃金水道的順利通航和整個工程的按期完成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張光斗先生嚴謹、敬業的精神在水利水電工程界是有口皆碑的。所有送給他審查的設計報告、圖紙,他都認真地閱讀,手持放大鏡逐行逐字地斟酌,並提出自己的書面意見。經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一本厚厚的、乾乾淨淨送給他審查的設計報告,當返回到報告編寫者的手中時,往往在報告每頁周邊的空白處都布滿了張先生批寫的意見,頁面上中間是黑色的列印字型,周圍環繞的是密密麻麻、藍色原子筆的手寫字型,形成鮮明地對比。看到這樣的報告文本,不由得讓人發自內心地對這位“較真兒老頭”的工作精神表示敬佩。先生這種對工作認真負責的敬業精神,在現場檢查工程質量時表現得更為突出。80年代在葛洲壩工地,為了檢查二江泄水閘護坦表面混凝土過水後的情況,他堅持乘坐“沉箱”潛入水下親自查看,駕駛沉箱的工人師傅說,從來沒見過這么大歲數的老人還敢坐沉箱潛到水底下來工作。90年代,作為國務院派出的三峽樞紐工程質量檢查專家組的副組長,有一次在三峽工地檢查導流底孔施工質量,他深知高速水流對底孔過水表面平整度的要求極為關鍵,為了掌握第一手材料,他堅持從基坑順著腳手架爬到55米高程的底孔,檢查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度,當他用手摸到表面仍有鋼筋露頭等凹凸不平的麻面時,當即要求施工單位一定要按照設計標準返工修復。對於一位80多歲的老人來說,爬40多米高的腳手架,其難度可想而知。張先生這種嚴謹、敬業的精神,充分體現了老一輩水利工作者的優秀品質,永遠是我們後輩學習的榜樣。
張光斗先生之所以能夠在工程實踐和教學生涯中獲得如此巨大的成就,除了和他所處的時代與機遇緊密相關外,應當說和他自身的勤奮好學、努力進取也是密不可分的。張先生上大學念書時,在同學們的眼中一直是一位“孜孜學業,手不釋卷,所業精熟無論”的佼佼者,勤奮好學是出了名的。1934年從上海交大畢業時,在當年全校考取公費留學的學生中,張先生的畢業成績排名第一。1943年到1945年,在美國田納西河流域局和墾務局考察和學習期間,他吃住在工地,白天在工地邊看邊向有經驗的工程師、工人請教,知道了“應當如何做工程”;夜晚在室內查資料、學理論,運用理論知識把白天所看到的、聽到的感性知識從理論上搞清楚,把感性認識提高到理性認識,明白了“為什麼這樣做工程”。這段在實踐中再學習的經歷,對他學術成長起到了重要作用,為他日後在工作中能創造性地解決實際工程問題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即使到了耄耋之年,他依舊保持著這種勤奮好學的精神。這時的他開始學習使用計算機打字,並在計算機上完成了洋洋70萬字的自傳體著作《我的人生之路》。
張光斗先生作為教師,在教學方面的態度和所取得的成就也十分令人敬佩。從1949年起,先生到清華大學任教,從教50多年來,他始終認為學校應把教學放在第一位,而且身體力行,注重教書育人。在他任教時即使工作再忙,認真備課這一環節也總是“雷打不動”,每堂課前總要編寫工工整整的教案,課上講解時總要介紹幾個生動有趣的工程實例,令聽者終生難忘。當年先生在水工課上講述的一個實例,令作為學生的我至 今仍記憶猶新。在講到應如何對待水利工程質量問題時,先生強調由於水利工程直接關係人民生命安全,因此一定要把工程質量放到第一位,先生還形象地告訴我們,作為一名有良知的工程技術人員,在施工現場如果見到有不合格的混凝土要入倉澆築,為了保證工程質量,應當敢於站在混凝土吊罐下面阻止吊罐下料。試想如果每個工程技術人員都能做到這點,那些所謂的“豆腐渣”工程就不復存在了。先生就是用這樣的思想和方式在培養和教育他的學生。
先生高貴的思想品德和突出的成就貢獻,在本書中還有很多,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最後,讓我引用胡錦濤同志2007年4月致張光斗先生95歲華誕的賀信內容作為這篇序言的結尾。
從一九三七年歸國至 今,七十年來,先生一直胸懷祖國,熱愛人民,情系山河,為我國的江河治理和水資源的開發利用櫛風沐雨、殫精竭慮,建立了卓 越功績。先生鐘愛教育事業,在長期的教學生涯中,默默耕耘,傳道授業,誨人不倦,為祖國的水利水電事業培養了眾多優 秀 人才,做出了重要貢獻。先生的品德風範山高水長,令人景仰!
錦濤同志的賀信概括了先生品德的精髓,這也是黨和政府對以張先生為代表的老一代知識分子高尚精神品德和卓 越工作成就的充分肯定。
汪恕成
2013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