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相關背景,擴建過程,寺院藏品,
相關背景
二世班禪索南卻朗中年以後離開甘丹寺,返回故鄉後藏恩薩地方,那裡原來有一座小寺,據說是薩迦派的喇嘛修建的,有些漢文翻譯作“安貢寺”。索南卻朗回到故鄉後,就住在恩貢寺,招收僧徒,傳習格魯派,於是便成了格魯派的寺廟。
擴建過程
1548年由三世班禪洛桑頓珠擴建。恩貢寺建立之初,規模不大,僅有大殿、佛堂和容納13名喇嘛的住房。後用剩餘土石在大殿西側修建了一座四層大殿,稱為阿拉白殿,意即“剩餘建築”。
1566年洛桑頓珠圓寂後,其上首弟子克主傑擴建了供奉洛桑頓珠遺體的淨殿,以及護法神殿,並迎請四世班禪至恩薩寺。四世班禪任該寺赤巴的20年間,將寺廟建築規模進一步擴大,在原寺廟內修建三層經堂,擴建了大殿、護法神殿、淨殿以及藏經閣等,在大殿上加蓋四世班禪的寢殿。大殿、護法神殿和神殿中主供佛為金剛大威德神像。
此後,四世班禪將恩薩寺改稱恩貢澤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