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城華僑中學

恩城華僑中學

恩城華僑中學,1957年春,縣歸國華僑聯合會發起籌辦華僑中學,現在,華僑中學又一次迎來了發展的大好機遇,恩平市委、市府、市教育局領導對華僑中學更加重視,把進一步辦好華僑中學列入議事日程,決心發動各種辦學力量支持華僑中學的發展,不斷完善教學設備、設施,逐步把華僑辦成廣東省一級學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恩城華僑中學
  • 創辦時間:1957年秋
  • 所屬地區:江洲仕安祖祠
  • 類別:全日制中學
  • 學校屬性:全日制中學
  • 主要獎項:恩平市“美的校園”
發展歷程:,教育方針:,發展機遇:,

發展歷程:

同年秋,在縣委領導和有關方面支持下,恩平市華僑中學正式成立,國家僑聯領導何香凝揮毫題寫了校名。校址設在江洲仕安祖祠。 1961年2月,僑中調整為半日制中學。1962年8月,根據省教廳和省僑委黨組的意見,僑中恢復為全日制中學。  1963年,僑中遷往恩城北郊學宮舊址,由華僑集資40多萬元,擴建一座3層含10個課室、2個辦公室的鋼筋混凝土結構教學大樓。文化大革命期間,僑中曾易名為人民中學。  1970年,僑中停辦,校舍被當時的恩城中學占用,學校教具、圖書等資料化整為零,分給其他學校使用。  500)this.style.width=500;" border=0>  科學樓  1987年9月,得到黨和人民政府的關懷,在廣大華僑、港澳台同胞、社會各界有識之士和校友的大力支持下,僑中應運復辦,校址設在恩城南郊錦江河畔。建有三幢含30個課室和10個辦公室的互相連通、新穎雅致的教學樓,一幢可容納300多學生住宿的學生宿舍樓和一幢集飯堂、教工宿舍於一體的綜合樓,修建了一個含300米環形跑道和各種體育活動設施的運動場。  90年代以來,隨著教學規模的不斷擴大,在上級部門的親切關懷下,在廣大僑胞、校友以及社會各屆人士的大力支持下,僑中進入了快速發展期。1997年7月,在校園北面新開了一個校門並安裝電動伸縮閘,原來的正門改為後門。1999年、2002年又先後興建了一幢五層共15個教室的科學樓和一幢五層共10個教室的教學樓,教學設施、設備大為改觀;今年9月,一幢六層學生宿舍大樓和一幢集師生飯堂、宿舍於一體的六層綜合性大樓竣工投入使用,學校硬體設施得到進一步完善。  為培養各類專業技術人才,從1995年9月開始,僑中分別與恩平電視大學、廣州鐵路機械學校、湖北工業大學聯辦大、中專班,開設了電子、文秘、空調製冷、企業供電、計算機等專業。  僑中復辦以後,逐步實行了校長、教師聘任制和校長負責制、老師崗位責任制,1997年7月,在第五輪校長、教師聘任制中,梁進強被聘任為校長,提出了三年內實現四優的任期目標;2003年,在第七輪校長、教師聘任制中,葉金洋被聘任為校長,大力倡導“嚴謹、博學、善教、愛生、尊師、守紀、勤學、創優”的優良校風;2007年7月,莫平福被聘任為校長,提出“內樹信心,外樹形象”的工作思路。近幾年,學校先後獲得恩平市教書育人先進單位、恩平市“美的校園”、恩平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達標單位、恩平市禁毒教育先進單位、江門市師德師風建設先進單位、江門市文明單位、全國科技活動先進單位等榮譽。

教育方針:

華僑中學領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校上下團結一心,堅定不移地實施教育教學改革,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創建文明和諧校園,堅持德育為首,育人為本,教學為中心,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教師勤教,學生苦學蔚然成風,教育教學碩果纍纍。華僑中學自2001年以來,連續七年中、高考取得好成績,普通高考前三批入圍人數、入圍率均居市同類學校前列,5人次奪市高考單科狀元,特別是2007年美術考生胡俊華同學在廣州美術學院單考中以滿分270的優異成績成為近萬名報考該校考生中的術科狀元,是我市高考史上第一個術科單考滿分狀元,創造了奇蹟。近幾年,中考也是屢創佳績。教研方面,2001年以來,我校教師撰寫的200多篇教育教學論文在各級各類論文評選中獲獎;70多人次教師輔導學生在各級各類學科競賽中獲獎;100多人次榮獲市級以上榮譽稱號。

發展機遇:

現在,華僑中學又一次迎來了發展的大好機遇,恩平市委、市府、市教育局領導對華僑中學更加重視,把進一步辦好華僑中學列入議事日程,決心發動各種辦學力量支持華僑中學的發展,不斷完善教學設備、設施,逐步把華僑辦成廣東省一級學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