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嬰兒墓地

恐龍嬰兒墓地

恐龍嬰兒墓地,俄遠東地區恐龍嬰兒墓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恐龍嬰兒墓地
  • 地點:俄遠東地區
起因,恐龍分類,媒體報導,

起因

恐龍嬰兒
俄羅斯科學院的專家最近在對俄遠東地區的4處已被發掘的“恐龍嬰兒墓地”進行研究後認為,恐龍滅絕的原因與臭氧層空洞密切相關。
眾所周知,在距今約1.3億年前的侏羅紀,恐龍家族曾在生物界稱霸一時。但到了距今約6千萬到7千萬年前的白堊紀,這些“霸主”們卻都神秘地滅絕了。各種原因,至今眾說紛紜。 俄羅斯科學院地質構造和地球物理學研究所的基里洛娃博士指出,俄科研人員在俄遠東的昆杜爾地區和布列亞河附近等4個地點發掘出了大量的白堊紀恐龍骨骼化石。專家在對其進行研究時發現,很多恐龍的骨骼化石上都留有該恐龍生前曾長期肢體潰爛的證據。俄專家將上述發現與本地區的地球歷史研究成果相結合,提出了一個觀點:恐龍滅絕的原因與臭氧層空洞的出現和劇烈的氣候變化密切相關。
基里洛娃介紹稱,在白堊紀時期,太平洋中部曾發生過規模極大的海底火山爆發。火山爆發後,海水湧向了陸地,部分地改變了恐龍的生存環境。規模如此之大的火山噴發必然會生成大量含碳氣體,這些氣體足以嚴重改變地球大氣成分,使大氣中出現超大面積的臭氧層空洞。這樣,陽光中的紫外線就會肆無忌憚地穿過“空洞”射向地球。過量的紫外線輻射不但能使恐龍的肢體上產生病變和潰爛,而且還能夠影響食物鏈和改變地球氣候。對於適應能力不強的恐龍來說,這無異於滅頂之災。此後,火山爆發的影響逐步減弱,海水開始退卻,含碳氣體排放量急劇減少,臭氧層空洞逐漸消失,地球氣候再次大規模改變。
科學家們對於恐龍的滅絕提出了許多種觀點,主要有氣候大變動說、小行星和彗星爆炸說、地磁消失說等。基里洛娃表示,上述觀點還只是俄科學家的初步論斷。科研人員將繼續研究以論證這些觀點。

恐龍分類

蜥臀目恐龍
一、蜥臀目(蜥龍目)主要特徵是組成腰帶的骼骨、坐骨和恥骨三者間的結構形式與其它爬行動物相似,即為三射型或三放型腰帶。
下分兩個亞目:
(一)獸腳亞目:霸王龍、恐爪龍、躍龍、細頸龍等。
(二)蜥腳亞目:梁龍、雷龍、祿豐龍、馬門溪龍等。
二、鳥臀目(鳥龍目)主要特徵是組成腰帶的骨骼結構形式與鳥類相似,恥骨指向後方,即為四射型或四放型腰帶,另外還具有前齒骨和頰肌。
下分五個亞目:
(一)鳥腳亞目:禽龍、鴨嘴龍等。
(二)角龍亞目:原角龍、角龍、鸚鵡嘴龍等。
(三)甲龍亞目:結節龍、棘龍、甲龍等。
(四)劍龍亞目:劍龍等。
(五)鐘頭龍亞目:腫頭龍等。

媒體報導

據美國科學日報報導,依據中美古生物學家最新研究顯示,0.9億年前在現今中國內蒙古西部戈壁上一群年輕類似鳥類的恐龍身陷湖泊旁的沼澤之中,成為一片“恐龍墓地”。
考古挖掘地址位於中國內蒙古西部的戈壁地區
這群年輕恐龍在沼澤的突然死亡提供了罕見的恐龍社會習性快照,這群恐龍全部由似鳥龍(ornithomimid dinosaur)組成,它們的集體死亡暗示著未發育完全的恐龍幼體缺少成年恐龍群體的照顧,很可能成年恐龍群體都忙於築巢和孵化。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保羅·塞里諾(paul sereno)是《美國國家地理雜誌》駐外探險家,他說:“身陷沼澤的這群恐龍中沒有成年體或剛孵化出來的恐龍。”內蒙古龍昊地質古生物研究所所長譚琳強調稱,這些年輕的恐龍形成一個群體獨立地生活著。
在塞里諾的實驗室里有一對保存完好的骨骼化石,其中完整地保存著該動物胃中的最後晚餐和胃內碎石。據悉,這對骨骼化石於2月底運回中國。據悉,2001年譚琳、中國科學院的趙希金(音譯)和塞里諾領導一支國際探險小組發現這些擬鳥龍骨骼,該探險小組成員還包括:美國蒙大納州立大學的大衛-瓦里奇奧(david varricchio)、密西根州立大學的傑弗里·威爾遜(jeffrey wilson)和《美國國家地理雜誌》駐外探險家加布里埃爾·里昂(gabrielle lyon)。
瓦里奇奧說:“對於現今存活的物種而言,很難發現它們陷入泥潭的‘群體墓地’,這是最好的蹄形狀哺乳動物化石樣本。”這個恐龍墓地中第一塊恐龍骨骼化石是由中國地理學家1978年在內蒙古戈壁一處荒涼風化的小山丘底部發現的,20年之後,中日考古小組挖掘到第一具恐龍骨架,並將這種恐龍命名為擬鳥龍。
在這項考古挖掘的基礎上,目前的這支國際探險小組將該考古地點挖掘得更加寬闊,依據第一具恐龍骨架的位置繼續挖掘,最終他們在該地點共挖掘出25具恐龍骨骼化石。通過辯別骨骼上的年輪,證實它們的年齡在1歲至7歲之間。
探險小組認真記錄了所有恐龍骨骼的位置和相應岩石層的詳細情況,試圖理解有多少相同種類的恐龍數量在同一地點腐爛死亡。他們發現這些恐龍骨骼都面朝一個方向,暗示著它們很可能是在短間隔時間內集體死亡。
這次考古挖掘工作證實了一次遠古時期悲慘的災難,雖然多數骨骼都位於同一平面,但是它們的後腿深深地陷入泥潭之下。僅有它們的臀部骨骼消失不見,這很可能是當這些年輕死亡之後,食腐動物以它們的屍體為食。塞里諾說:“這些恐龍在泥潭中逐漸死亡,它們拚命地掙扎只是更加吸引了附近的食腐動物或掠食動物。”通常風化、腐食動物清掃和骨骼轉移將清除遠古動物死亡的直接證據,但是該考古地點卻提供了這群年輕恐龍死亡的最佳證據。
在泥潭周圍的骨骼標記顯示它們在死亡前曾試著逃脫。瓦里奇奧指出,對於此次考古發現我感到興奮,但又感到難過。我感到難過是因為這裡有大批的恐龍死亡,令人感到興奮的是這是很罕見的深入全面考古挖掘。除了展現了恐龍群的構成和習性,該考古地點挖掘出的微型骨骼讓科學家頗感興趣,依據頭部骨骼結構,研究人員甚至能準確分析恐龍眼球的大小。塞里諾說:“擬鳥龍將會成為科學家最全面熟知的恐龍物種之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