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
基本字義
1. chù 恐懼:~惕(恐懼警惕)。~懼。~頭。發~。~目驚心。
2. xù 誘惑;引誘。《漢書 食貨志下》:善人~而為奸邪。“(好人被引誘去做壞事)
詳細字義
【動】
(形聲。從心,術聲。【本義】:恐懼,害怕)
同本義〖fear〗
怵,懼也。——《廣雅》
(袁可立)笥經文起胸庫,武戈止手,探驪不怵。——明 倪元璐《袁節寰大司馬像贊》
又如:怵栗(恐懼);怵悸(恐懼心跳);怵怵(戒懼、警惕的樣子)
傷心〖feeldeeplyaboutover;lamentover〗
心怵而奉之以禮。——《禮記·祭統》
是以君子不怵乎好,不迫乎惡。——《管子·心術上》
人迫於惡,則失其所好;怵於好,則忘其所惡,非道也。
得於好惡,怵於
淫物,而後變亂。——《韓非子·解老》
方言集匯
粵語:zeot1
客家話:[梅州腔] chot7 tut7 [海陸豐腔] tut7 [客語拼音字彙] sud6 [台灣四縣腔] tut7 [客英字典] tut7
潮州話:胎溫4(脫)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卯集上】【
心部】 怵 ·康熙筆畫:9 ·部外筆畫:5
《唐韻》醜律切《集韻》《韻會》敕律切,並音黜。《說文》恐也。《書·囧命》怵惕惟厲。
又悽愴也。《禮·祭統》心怵而奉之以禮。
又《廣韻》辛律切《集韻》《韻會》《正韻》雪律切,並與訹通。《說文》誘也。《賈誼·服賦》怵迫之徒,或趨西東。《注》怵,為利所誘也。
又《集韻》休必切,音獝。《博雅》狂也。 與㤜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