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嬌·秣陵弔古》是明末清初文學家屈大均創作的一首詞。詞的上片,極寫故都蕭條清冷、面目全非的現狀,以宣洩詞人的滿懷悲愴;詞的下片,藉助歷史故實與自然物象,進一步抒寫繫念故國的哀思,最末五句以自然物反襯社會變遷,寄寓作者對人世滄桑的無窮哀感。整首詞意境壯闊渾融,感慨激越悲楚,情感真摯深沉。筆調雄奇,思力深透。景、情、議論融合一爐,蘊藉雋永,餘味盎然。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念奴嬌·秣陵弔古
- 出處:《道授堂集》
- 作者:屈大均
- 創作年代:明末清初
- 作品體裁:詞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整體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念奴嬌·秣陵弔古
蕭條如此,更何須、苦憶江南佳麗。花柳何曾迷六代,只為春光能醉。玉笛風朝,金笳霜夕,吹得天憔悴。秦淮波淺,忍含如許清淚。
任爾燕子無情,飛歸舊國,又怎忘興替。虎踞龍蟠那得久,莫又蒼蒼王氣。靈谷梅花,蔣山松樹,未識何年歲。石人猶在,問君多少能記。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 念奴嬌:詞牌名,又名“百字令”“酹江月”“大江東去”“湘月”,正體雙調一百字,另有雙調一百字等十一種變體。秣陵:古地名,故址在今南京市。
- 江南佳麗:指南京。謝朓《入朝曲》:“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
- 花柳:指南京美好的風光,也暗示南京盛時紙醉金迷的奢靡生活。六代:指建都於南京的吳、東晉、宋、齊、梁、陳等朝代。
- 金笳:古管樂器名。流行於西北地區少數民族間,稱為“胡笳”。此指清兵的軍樂。
- 秦淮:秦準河。長江下游支流,經南京匯入長江。秦淮河畔舊為娼妓聚居之區。
- 舊國:故國,故都。指南京。
- 興替:興廢,興亡。
- 虎踞龍蟠:喻南京的險要形勢。《金陵圖經》:“諸葛亮謂吳大帝曰:‘ 秣陵地形,鐘山龍蟠,石城虎踞,真帝王之都也。’”
- 王氣:古人迷信望氣之術,認為帝王所在之地有“王氣”。
- 靈谷:靈谷寺。在今南京中山門外,前身為開善寺,原建於南朝梁時。為鐘山風景最勝之地。“靈谷深松”為金陵四十八景之一。寺內有梅花塢,遍植梅花。
- 蔣山:即鐘山。漢末秣陵尉蔣子文死難於此,故名。
- 石人:指明孝陵前的石人。明孝陵為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寢,在鐘山南麓獨龍阜玩珠峰下,陵前有十二對石獸、四對石人。
白話譯文逐句全譯
江山如此蕭條冷落,再不要空憶江南多么美麗。繁花麗草啊並不會使六朝統治者們透惑,只因為他們自己被春光陶醉而不思進取。春風中蕩漾著悠揚的笛聲,金笳聲飄蕩在繁霜滿天的晚夕,笙歌管弦朝朝暮暮,直吹得統治者忘乎所以。清淺的秦準河水啊,怎能盛得下這么多傷心的淚水。
任憑燕子多么鐵石心腸冷酷無情,當它飛歸故國時,又怎能忘記盛衰興替。虎踞龍盤這險要的形勝,又哪能使王朝長久,想必又會有新的蒼蒼王氣升起。靈谷寺那盛開的梅花,鐘山那翠綠的松樹,誰能知道它們已經生長多少歲。陵旁石人石馬至今仍在,它們難道還能把這如煙往事記起。
創作背景
清順治七年(1650),21歲的嶺南才子屈大均因抗清復明的活動失敗,為避禍而入番禺縣雷峰海雲寺削髮為僧。六年以後(1656),他以僧人的身份初次離粵北游。清順治十六年(1659),屈大均北游暫居於南京,這首詞當作於此時。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詞的上片以“蕭條如此,更何須、苦憶江南佳麗”開篇,第一句即為全詞定了基調。屈大均寫此詞時,已是順治十六年(1659),至此仍是一片荒疏景象,足見清初對金陵破壞之嚴重。所以他接著說不必再去苦苦回憶金陵當年。下面再承接兩句:“花柳何曾迷六代,只為春光能醉。”即是說,不必去怨花恨柳了,他們並不能使人迷戀沉醉,而是酒不醉人人自醉,六朝的滅亡,主要來自它內在的原因。繼而又接敘二句:“玉簫風朝,金笳霜夕,吹得天憔悴。”當政者的腐朽,摧毀了自己的政權。朝為玉簫,暮有金笳,把天的顏色都吹變了,這就是二者的因果關係。元代如此,明末自不例外。末兩句:“秦淮波淺,忍含如許清淚。”正是說,金陵經歷了那么多次的興亡,每當一代衰亡之際,不免有許多人灑下亡國之淚,而秦淮河又不大,恐怕容納不了那么多的淚水。這裡以極其沉痛的語言來結束上片。
下片,再借用典故和自然景色,作深層次的描述。“任爾燕子無情、飛舊國,又怎忘興替。”這裡首先用劉禹錫《烏衣巷》“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的詩句,來拓開詞的意境。王謝為六朝時的豪門望族,住金陵繁華地區的烏衣巷,衰落後,宅第換了人家,燕子不得已而飛去。後人常藉此來比喻興衰之變。這裡在說:任憑燕子怎么無情,當飛回故宅時,怎能忘記原主人家的興衰更替。接著“虎踞龍蟠那得久,莫又蒼蒼王氣。”上邊剛對燕子發了怨言,這裡又對金陵地形發表議論。“虎踞龍蟠”,是說金陵地勢的險要。“王氣”,是古人迷信,國亡則氣竭。作者他認為龍蟠虎踞的地勢雖好,但也不能恃之無恐;倘若不能善自為政,也難得保持長治久安。他的這一論斷,還是比較客觀的。下邊作者轉到對當前景物的描述:“靈谷梅花,蔣山松樹,未識何年歲。”靈谷寺的梅花,蔣山上的松柏,連他們自己也不知經歷了多少歲月,但至今仍在。由於孝陵等處有石人石馬,作者最後以“石人猶在,問君多少能記”作結東。世事淪桑,變幻無常,問問這些石人石馬,你們對這些歷史經歷的變遷還能記得多少。此結意味深長,語言雋永,耐人尋思。
名家點評
中山大學中國古文獻研究所研究員陳永正:詞雲弔古,實是傷今,聲情激楚,盪氣迴腸,通過對秣陵往事的追懷,抒發了作者對故國興亡的深沉感憤。(《嶺南歷代詞選》)
作者簡介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龍,又名邵隆,號非池,字騷余,又字翁山、介子,號菜圃,漢族,廣東番禺人。明末清初的學者、詩人,與陳恭尹、梁佩蘭並稱“嶺南三大家”。有著極強的民族意識,著作有《道授堂集》《九歌草堂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