忤逆

忤逆

忤逆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wǔ nì,一指冒犯、違抗之意;二指不孝順、叛逆之意。出自漢陸賈 《新語·辨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忤逆
  • 拼音:wǔ nì
  • 釋義:違背;違抗;冒犯
  • 釋義:不孝敬父母
詞義,基本解釋,引證解釋,

詞義

①違抗;冒犯:無忤逆之言,無不合之義。②不孝敬父母:忤逆之子|忤逆不孝|忤逆女將父母不認睬。

基本解釋

叛逆;
自小忤逆

引證解釋

  1. 冒犯;違抗。
    ①漢 陸賈 《新語·辨惑》:“無忤逆之言,無不合之義。”
    ②《後漢書·陳蕃傳》:“附從者升進,忤逆者中傷。”
    ③《陳書·傅縡傳》:“與奪之辭,依經議論。何得見佛說而信順,在我語而忤逆?”
  2. 不孝順;叛逆
    ①《敦煌變文集·父母恩重經講經文》:“棄德背恩多忤逆,惟行不孝縱痴咍。”
    ②元 武漢臣 《玉壺春》第四折:“嗨!俺那忤逆種不認我了。”
    ③明 沈榜 《宛署雜記·聖諭》:“三月,說與百姓每:孝親敬長,不許忤逆,犯了不饒。”
    梁斌 《紅旗譜》四十:“ 馮老蘭 又攛掇 張嘉慶 父親,在衙門裡告了 張嘉慶 一狀,說他忤逆不孝,登報脫離了父子關係。”
    ⑤明 施耐庵《水滸》第二十二回《閻婆大鬧鄆城縣 朱仝義釋宋公明》 因此,本縣官長處告了他忤逆,出了他籍,不在老漢戶內人數,他自在縣裡居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