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關於忠於君主,忠於國家,孝順祖上和父母的理論。是儒家政治思想和儒家倫理思想的核心理論之一。忠屬於政治倫理,孝屬於家族倫理。但在儒家思想中,這兩個概念有對應關係。當儒家分別談忠與孝時,一般是分別針對政治倫理與家族倫理。當儒家“忠孝”連稱時,或把“忠孝”連在一起討論時,則泛指一種全面性的社會倫理,含有把政治倫理與家族倫理結合在一起的意思。這一概念表明儒家思想的一重要特點,即把“國”與“家”理解為同構性質的社會實體,把國家政治的完善奠基在家族生活的完善之上。同時,要求個人道德修養,以孝順父母為起點,擴展到忠於國君、忠於國家。下面基本按時代順序介紹儒家的忠孝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忠孝論
- 定義:儒家關於忠於君主,忠於國家,孝順祖上和父母的理論
孔孟荀的觀點,戰國至秦漢,西漢時期,魏晉至五代,宋代,明清,
孔孟荀的觀點
儒家忠孝論的基本內容是由孔子確立的。在孔子之前,忠孝觀念已有萌芽。忠的觀念出現較晚,西周文獻中幾乎見不到,春秋時也不甚流行,且其含義非專指忠於國君。孝的觀念出現較早,西周時已經流行。春秋人文主義思潮中,孝的政治意義已被提出。這是因為,古代貴族政治,家國一體,一個建立宗廟的家族單位同時就是政治單位。所以很早就有把孝引申為政治倫理的思想。孔子的忠孝統一觀,在繼承春秋人文主義思想的基礎上,有重大的理論拓展。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也即君子人格的培養,以有仁德的君子為理想政治的基石。在人格修養中,家族生活中的孝道,被視為一個基礎環節。君子修養之道,就是先從孝悌起步,藝文之學,尚在其次。能行孝悌之人,必為政治生活中忠信之人。所以孔子首先是在君子修養問題上,將忠孝確立為統一的相關性範疇。這一觀念,後來一直是儒家忠孝觀的基本原則。其次,孔子講忠孝統一,也是因為將國家政治生活比擬於家族生活。孔子雖然不希望回到氏族時代,但他心目中的理想政治,是由君子教化的政治。政治組織內的人際關係,應類似於家族內的父子兄弟關係。在孔子思想中,忠孝雖被確立為一對相關範疇,但作為道德規範,約束力卻不一樣。孝是絕對的,忠卻是相對的。這一點十分重要。孔子強調,君子對父母的孝是無條件的,即使父母不對,也應順從。臣對國君之忠卻是相對的。君要像個君,臣就像個臣;君要不像君,或對臣無禮,臣不須愚忠,完全可以離開。臣主要是從“道”而不是從“君”。這是因為,孔子時代,大一統專制政治尚未建立,天下分為很多獨立的政治單位,尋求理想政治的君子,沒有必要絕對效忠某一個國君和某一國。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忠在孔子時代還沒有完全轉化為臣子對君主的單向性服從,它在主要的意義上泛指在一切人際交往中要盡己之力幫助別人,這就是忠恕之道中的“忠”。實際上,孔子所說對君之忠,很大程度上還是這種盡己之力的意思,不是後代提倡的盲目愚忠。所以,孔子雖然確立了忠孝為一對相關性道德範疇,但主要是為建立一種良好的倫理道德,而不是為維護既存的政治秩序。孔子有一種理想化的政治藍圖,他對現存秩序並不滿意。
戰國時代的孟子進一步發揮了孔子的忠孝思想,特別是以孝為道德人格基礎的思想。孟子倡導性善論。性善論認為父母子女的親情是道德感性的根源。所以孝悌之道,是仁愛的基礎,也是“仁政”這一偉大政治理想的基礎。在政治問題上,孟子尤其強調仁心仁愛為政治的本原,具體制度設施只是表面的東西。所以孝情就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孟子甚至借舜的故事說明,孝情與制度規範發生衝突時,應當不顧制度維護孝情。相比之下,孟子對臣之忠君甚為輕視。他大力強調君臣關係的相對性,君若視臣如草芥,臣則視君如寇讎。對於很不像樣的君,臣甚至有權把他廢掉。天下最重要最尊貴的東西是道德,制度只是表現道德的工具與形式,所以代表制度的君決不是最尊貴的。盲從國君權勢的人,被孟子鄙視為“妾婦之道”。忠的本意,是教人向善,而不是盲從權勢。君子本性上是獨立於政治的,參與政治平治天下只是他的責任,卻不是性份所在,所以對君之忠根本不是一種重要道德。在儒家傳統中,孟子最輕視制度權威,他對臣下忠節觀的輕視,也最為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