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功之辯,漢語詞語,意思是指動機與效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志功之辯
- 讀音:zhì gōng zhī biàn
- 解釋:指動機與效果
- 出處:《墨子·大取》
即:要端正自己的內心,先要使自己意念真誠;要使自己意念真誠,先要招致自己的良知。
《墨子·大取》:“義,利;不義,害:志功為辯。” 譚戒甫 註:“義不義,志也;利害,功也。蓋人存義不義之意志,苟見諸行事,即呈利害之功效。”
志功之辯,漢語詞語,意思是指動機與效果。
志功之辯,漢語詞語,意思是指動機與效果。即:要端正自己的內心,先要使自己意念真誠;要使自己意念真誠,先要招致自己的良知。《墨子·大取》:“義,利;不義,害:志功為辯。” 譚戒甫 註:“義不義,志也;利害,功也。蓋人存義不...
一、人性善惡之爭 二、“成人”之道的探尋 三、義利、欲理(道)、人我、志功、生死之辯 第三節 傳統倫理道德的現代價值開掘 一、傳統倫理道德的清理與開掘 二、傳統倫理道德對當今道德建設的啟迪 第三章 中國古代的宗教傳統 第一...
一、人性善惡之爭 二、“成人”之道的探尋 三、義利、欲理(道)、人我、志功、生死之辯 第三節 中國傳統倫理道德的現代意義 一、中國傳統倫理道德對公民道德建設的意義 二、中國傳統倫理道德對職業倫理道德建設的意義 三、中國傳統...
效果論亦譯“結果論”。是一種片面強調效果的道德評價理論。與“動機論”相對。認為人的行為善惡取決於效果;判斷或評價行為的善惡,無須考察動機,只要看它的效果。在中國倫理思想史上的志功之辯中,王充主張“功用”,葉適認為“既無...
一、人性的善惡之辯 二、義利、欲(道)理、人我、志功、生死之辯 三、理想人格的培養造就 第三節 傳統倫理道德遺產的現代價值開掘 一、傳統倫理道德的清理與開掘 二、傳統倫理道德對當今道德建設的啟迪 第六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