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的焦灼

心靈的焦灼

《心靈的焦灼》是奧地利作家史蒂芬·茨威格在1938年流亡國外時發表的長篇小說,也是他生前面世的唯一的一部長篇小說。

該作講述輕騎兵少尉霍夫米勒在一個偶然的機會認識了貴族地主封·開克斯法爾伐的女兒艾迪特。這位姑娘生性活潑,正值繁花似錦的年齡,卻不幸下肢癱瘓,霍夫米勒對她深表同情,卻因此釀成悲劇。

作品於1938年出版,茨威格流亡國外,他的著作被列為禁書,遭到焚毀。直到戰後,雙城電影公司將它改編為電影,才成為暢銷書。而1981年,茨威格誕辰100周年之際,奧地利廣播電視台拍攝電視片《心靈的焦灼》。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心靈的焦灼
  • 外文名稱:ungeduld des herzens
  • 作品別名:愛與同情
  • 文學體裁:長篇小說
  • 作者:【奧】史蒂芬·茨威格
  • 首版時間:1938年
  • 字數:301000
內容簡介,創作背景,人物介紹,作品鑑賞,作品主題,藝術特色,作品影響,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奧匈帝國騎兵少尉霍夫米勒偶然結識了下肢癱瘓的少女艾迪特,出於同情常去陪伴、關心、幫助她,天長日久,使艾迪特萌生了愛情。霍夫米勒發覺艾迪特傾心於自己,便惶然不知所措。經過一番痛苦、矛盾的內心掙扎,霍夫米勒出於同情和憐憫而答應與艾迪特訂婚,但旋即後悔。艾迪特得知霍夫米勒毀約,痛不欲生,跳樓自殺。霍夫米勒因此帶著沉重的負罪感而抱恨終生。

創作背景

時代背景
1936年夏天,茨威格南美之行前不久西班牙爆發內戰,在短短兩年多的時間裡,歐洲動盪不寧,許多人棄家逃亡,顛沛流離。納粹的氣焰囂張,茨威格生活中也發生不少變故,他經歷了婚變,母親去世,哥哥逃亡,自己不得不申請英國國籍,身患嚴重哮喘病的戀人綠蒂因為是德國人而處境危險。茨威格為形勢所迫,憂心忡忡,情緒低沉,出現嚴重的精神危機。可就是在這種情況下,他竟然能安下心來寫出了一部長篇小說《心靈的焦灼》。可見他有強烈的願望,要宣洩在他心裡不斷折磨著他的苦惱。就在這時茨威格創作了他生平唯一的一部長篇小說《心靈的焦灼》
創作過程
1936年他從南美回來,年底動筆寫作這部小說,直到1938年他不斷加工修改。為此他整整寫滿了ll卷筆記,無數的草稿和修改稿。小說反映了茨威格對故國的眷戀,對往日的憧憬,也反映了他對綠蒂的愛。這種愛含有極大的同情。茨威格原來想把這本書叫做《同情》,可是嫌它不夠含蓄,後來定為《心靈的焦灼》。中譯本之一叫做《愛與同情》。英譯本的標題為Beware of pity(英文:謹防同情)。

人物介紹

霍夫米勒
青年軍官霍夫米勒一方面極容易對不幸者產生同情,另一方面則又不願為此盡責任、作犧牲;一方面並不烙守世俗觀念,能夠做出某些違反世俗的舉動,但另一方面又意志薄弱,優柔寡斷,害怕世俗的壓力,顧慮重重他與開克斯法爾伐一家的來往,既是對這一家人表示同情和安慰,同時在意識深層也隱藏著對舒適的生活環境溫情的家庭氣氛以及與貴族豪門交往的虛榮等等個人滿足欲。他對艾迪特不能不說有一定的愛慕之情,但由於她的殘廢,她的猶太血統,她父親的暴發戶名聲,他從來不敢承認這一點,在意識中完全以同情將它掩蓋得嚴嚴實實。對於伊羅娜,他既遵遁著高尚的道德良知,又時時受性本能衝動,被她的美麗和肉感吸引。總之,他的精神世界高出周圍的軍官,高出世俗社會,但他的意志卻總是被世俗氛圍所圈禁。在與開克斯法爾伐府的關係上,他總是處於前進後便退卻、退卻後又自責的矛盾心理中,這種矛盾心理愈演愈烈,直至最後逃入戰爭中。
艾迪特
艾迪特嬌美秀麗,天真爛漫,聰明敏感,對霍夫米勒的愛真摯、熱烈,但她又嬌慣、任性,不無富家小姐的氣勢和優越感,由於疾病和性愛等複雜心理原因,在對霍夫米勒的態度上也未免有些想己多、想人少的專橫之憾。
康多爾
康多爾大夫並不像霍夫米勒那樣彬彬有禮、溫情脈脈,但他對人善良、忠實他真誠地為人們治病,不辭辛勞,不計得失,甚至專為窮人醫治,他以治療和幫助病人為目的,不怕承擔任何責任,甚至專門接受被別的醫生判為不治之症而推手不管的病人。他富有自我犧牲精神,“下定決心耐心地和別人一起經歷一切磨難”,能娶一個他沒能治好其眼疾而後來雙目失明的女人。康多爾是霍夫米勒的對照和反襯。
開克斯法爾伐
開克斯法爾伐出身寒微,令人同情,但他有著投機發家的可恥歷史,另一方面,他騙了一個毫無防備能力和無所戒心的弱女子的財產後又良心發現,娶她為妻;他對女兒甘願犧牲一切的愛又極其感動人心,可是為了愛女兒又不折手段地也是自私地強人所難,要求一個年輕人為他的女兒、為他自己做犧牲,像一般的富人那樣仗著自己有錢去買別人的犧牲。

作品鑑賞

作品主題

愛與同情
《心靈的焦灼》展示了一個年輕軍官霍夫米勒和一個出身卑微但擁有巨大財富的家族之間的故事。故事的主線是大家齊心協力幫助這個家族的主人卡尼茲的女兒艾迪特治療傷病的過程。但是在這個看似簡單的過程中,眾人因為感情的問題發生了糾葛。在一次又一次的感情糾葛中,讓艾迪特年輕的生命走向了墳墓。
在《心靈的焦的》的前言中,茨威格對同情這個概念有著自己的理解:同情有兩種。一種同情偏向感傷,實際上只是心靈的焦灼。看到別人的不幸,急於儘快地成身出來,以免受到感動,陷入難堪的境地,這種同情報本不是對別人的痛苦頗有同感,而只是本能地予以抗拒,免得它殃及自己的心靈。另一種同情才算得上真正的同情,它毫無感傷的色彩,但富有積極的精神,這種同情對自己想要達到的目的十分清楚,它下定決心耐心地和別人一起經歷一切磨難,直到力量耗盡,甚至力竭也不歇息。茨威格對同情的理解很清晰很深刻,他也在這部作品中極力向我們展示了他所理解的這兩種同精,然而除了同情,二人到底是什麼樣的情感,霍夫米勒對於艾迪特的感情——尤其是到後來——究竟是同情還是愛,一直是討論的一個話題,這也是這部作品的魅力所在。
不可否認,在霍夫米勒對艾迪特的感情中肯定是有同情的因素,然而這種同情是在—點點的增加,一點點的深人到感情深處,最終產生了愛情。同情和愛情之間只存在一個臨界而已,一旦突破這個臨界,同情就會轉化為愛。人的感情是不受人所控制的,理性有時候戰勝不了情感,在理性苦苦掙扎的時候,情感已經悄悄地超越了理性所規定的界限。霍夫米勒只是想在精神上、在生活中幫到卡尼茲家,幫助他們這些外表風光但實際上老弱病強的人,但是長時間的溝通與交流已經讓他愛上了這個年輕女子。試想一下,如果卡尼茲不是買來的貴族,而是真真切切的權貴,有著顯赫的家庭背景,霍夫米勒這樣的窮軍官能得到貴族女兒的青睞,他肯定也會欣然答應的吧。正是他自身的感情和他根深蒂固的門第觀念讓他在痛苦中掙扎,但是礙於周圍的環境,他還是選擇違背自己的心,這樣抹殺感情的方式可怕而可悲。霍夫米勒能給的和艾迪特想要的完全不同,艾迪特想要神聖的愛情,艾迪特將它想像的過於美好,她認為愛情是神聖而純潔的,是脫離於外在社會的,但是受世俗眼光束縛的霍夫米勒卻永遠不能將神聖的愛情給她,從而導致了艾迪特承受不了精神和身體的雙重痛苦,選擇了死亡。這個悲劇在於同情轉化為愛情之後而霍夫米勒卻不自由,他為此怯懦和逃避。
同情和愛情是兩個層次的概念和情感,同情人不等於愛人,同情是充滿愛心和憐憫的,而愛情是神聖的而不容夾帶世俗色彩的。愛情一般不會轉化為同情,但是同情很可能轉化為愛情。在《心靈的焦灼》中,不僅霍夫米勒的同情在一步步升華中轉化為愛情,卡尼茲和康多爾在對待他們的夫人們時,都經歷了一個這樣的過程。起初卡尼茲不忍將太太趕走,是出於同情,之後與她結為終身伴侶,而後產生了深深的感情;康多爾不忍看曾他的夫人承受身體和精神上痛苦的煎熬,用自己一生的時間來暗伴她、照顧她,他們之間高度的默契正是他們感情的表現。卡尼茲和康多爾都比霍夫米勒偉大很多,他們敢於承受世俗的眼光,有足夠的勇氣來面對自己的生活和精感,他們的承諾是真誠的、是有價值的。如果霍夫米勒敢於面對自己的內心和外在的世界,也許結局就是另一個樣子。
反戰
小說由討論世界大戰是否可能暴發為發端,這個話題是1938年的歐洲有口皆談的熱點。作家讓一位第一次世界戰爭中立下赫赫戰功的英雄出場證明,戰爭是少數人發動的,參戰的大多數人是喪失個人意志地被捲入其中的,成千上萬的人只是為了逃避自己或者逃避環境更會遁入戰爭,而在組織日益完善,機械化程度日益提高的時代,以個人反對一場戰爭是無能為力的,因此,只要有人發動戰爭,戰爭便是完全可能爆發的。
小說主人公霍夫米勒還以自己為例,證明了人們加入戰爭是為了逃避自己或者逃避環境。霍夫米勒由於自己同情引發了癱瘓少女艾迪特對他的真摯愛情,但他又不能做到自我犧牲,因而造成艾迪特的自殺他覺得自己有罪,所以抱著擺脫絕境的目的走上戰場。霍夫米勒還進一步證明,人們所稱道的戰爭中的“勇敢”,所艷羨的英雄勳章,都是騙人而不足信的。他這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曾獨自擊落三架飛機曾占領並堅守陣地三天之久、獲得過罕有的瑪利亞。特利莎勳章的勇敢的英雄,實則是一個過於怯懦、過於軟弱的人——他害怕一個殘廢少女的愛情,害怕為她做出犧牲,害怕與她訂婚引起周圍人們的嘲諷,同時也害怕直率地面對那少女,總之,既害怕正視自己,又害怕正視周圍現實,最後因害怕而倉皇逃跑,造成那少女自殺。他所以衝鋒陷陣,迎著死神前進,是因為害怕背後的一切,害怕因自己的罪過而應承擔的責任和應受的懲罰。

藝術特色

從突出主題的目的出發,《心靈的焦灼》在結構中採用了人物對照、事件類比的手法。和霍夫米勒相對照,作家設定了康多爾這一形象。康多爾與雙目失明的妻子的關係恰是霍夫米勒與艾迪特關係的反襯。在康多爾這面鏡子前,霍夫米勒的形象顯得更加突出,從而突出了作家關於“同情”的思考。小說結尾,艾迪特自殺之時正是斐迪南大公夫婦被謀殺之日,這使得斐迪南事件不但成為艾迪特最終自殺的一個間接原因(致使霍夫米勒給艾迪特的電報沒能發出),而且成為艾迪特自殺的同義類比——艾迪特的死無異於被霍夫米勒所謀殺。而這兩個事件共同決定了霍夫米勒接下來的命運:斐迪南的被謀殺引發了一場戰爭,為“謀殺”艾迪特的霍夫米勒創造了避難所。為個別人的被謀殺而去屠殺千千萬萬無辜的人們,這就是那些沒良心的政治家和軍事家所鼓吹的戰爭——在這裡自然突出了反戰的主題。
《心靈的焦灼》採用了框架結構的敘述方式。小說情節主要由霍夫米勒少尉的三次逃跑聯綴而成,對每次逃跑少尉事後都有心理分析:第一次去開克斯法爾伐府赴宴遲到,少尉不了解艾迪特小姐殘疾,誤邀艾迪特跳舞,艾迪特當場號陶痛哭,少尉在極度恐懼下逃離了現場。事隔多年,心情平靜之後,霍夫米勒分析說,因為誤會邀請一個下肢癱瘓的少女跳舞,這樣的事,即便天資最聰明、經驗最豐富的人,也在所難免,如果當時坦然處之,一切就能全部挽回,也不會導致以後的災難。這種分析顯示了少尉年輕時涉世不深、處世簡單的不足,也飽含對自己由此所犯罪過的良心懺悔。第二次逃跑是艾迪特在激情控制下狂吻霍夫米勒少尉,少尉驚慌失措,落荒而逃。事後他認真思考,從殘疾小姐艾迪特夢想愛情、渴望被愛的舉動,他理解了那些被人遺棄、遭受恥辱、相貌醜陋的人,他們對生活的渴求比正常人更加貪婪,更加狂熱。他們的激情也更加迫切,更加絕望。這種分析深入到人性深處,閃耀出對處於困境之人的人道主義的同情和理解。第三次逃跑是訂婚宴結束,霍夫米勒少尉正要走出前廳,艾邊特小姐甩掉拐杖,撲向少尉,神奇地走了兩步後,她倒在少尉腳前。少尉在驚訝中,不僅沒上前去扶,反而不由自主地倒退,然後他匆忙逃離了府邸。少尉清楚地意識到,一時他應該向她表示忠誠,寬慰她,哄騙她。但少尉畢竟是一個凡人,他也不是創造奇蹟的天主,他的同情缺乏徹底的犧牲精神,這就導致了他回到軍營後否認訂婚、逃婚的一系列事件,最終導致了艾迪特跳樓自殺的悲劇。茨威格特別重視選取充滿戲劇性的時刻,認為它決定一個人的命運,影響一個人的生死。在這種時刻當窮人毫無心理準備,缺乏充分的思考,剎那間的舉動,往往更能體現人物的性格,但錯誤的行動也帶來事後無盡的譴責。心理分析梳理了事件當時的人物心理,飽含對自我的批判反思,增添了理性色彩,深化了人物心理描寫的深度。
總之,《心靈的焦灼》作為茨威格晚年的作品心理描寫極其豐富,內心傾訴富於濃郁的抒情性,心理分析增強了心理描寫的理性色彩,自由聯想形式新穎,夢境描寫深入到潛意識層面,景物映襯和瞬間動作透露了人物內心,小說達到了對人性深刻洞察和逼真表現的藝術高度。

作品影響

1946年,雙城電影公司把小說搬上銀幕,導演是莫里斯·埃爾維(Maurice Elvey),男女主角分別由阿爾伯特·利文(Albert Lieven)和莉麗·帕爾梅(Lilli Palmer)扮演。這部電影的片名也沿用英文譯本的書名。這本書成為暢銷書,其英譯本在英國一周之內便連出三版,是茨威格在英國最受歡迎的作品之一。在巴西的葡萄牙文本受到的歡迎超過他以往的其他作品。
1981年11月28日是茨威格誕辰100周年紀念日。為了紀念他,奧地利廣播電視台拍攝了電視片《心靈的焦灼》。

作者簡介

史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奧地利小說家、詩人、劇作家和傳記作家。
心靈的焦灼
出身富裕猶太家庭,青年時代在維也納和柏林攻讀哲學和文學,日後週遊世界,結語羅曼·羅蘭和弗洛伊德等人並深受影響。創作詩、小說、戲劇、文論、傳記,以傳記和小說成就最為著稱。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從事反戰工作,是著名的和平主義者。1934年遭納粹驅逐,流亡英國和巴西。1942年在孤寂與幻滅中自殺。
代表作有短篇小說《象棋的故事》、《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長篇小說《心靈的焦灼》,回憶錄《昨日的世界》,回憶錄《昨日的世界》,傳記《三大師》和《一個政治性人物的肖像》。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