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太極道》是2017年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顏農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心靈太極道
- 作者:顏農秋
- 出版社:廣東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7年5月1日
- ISBN:9787218116525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心靈太極道源於太極思想和黃帝內經的經絡學說,以太極拳和心理輔導為工具,以助人助己為目的。
將太極理論的24個核心元素,分別從立身(價值取向)、處世(行為方式)、待人(人際交往)、接物(環境適應)、怡情(情緒調節)、踐行(工作原則)六方面組合一體,通過認知調整、形體訓練和意識感悟,使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更好遵循自然、生物本性及人體經絡的規律,達到身心的和諧統一,哲、形、意、行四拳合一。
圖書目錄
基礎理論篇
一、心靈太極基本知識 /2
(一)相關概念 /2
(二)心靈太極的含義和特點 /4
(三)心靈太極的功效 /5
二、心靈太極習練的基本內容和方法 /8
(一)認知調整 /8
(二)身體操練 /10
(三)意境修煉 /12
(四)生活套用 /13
三、心靈太極修煉的步驟和要求 /18
(一)尋牛 /18
(二)見跡 /19
(三)見牛 /20
(四)得牛 /21
(五)牧牛 /21
(六)騎牛歸家 /22
(七)忘牛存人 /23
(八)人牛俱忘 /23
(九)返本還源 /24
(十)入廛垂手 /25
四、哲拳基礎 /27
(一)太極態的把握 /27
(二)心靈太極思維方法的套用 /33
五、形拳基礎 /42
(一)特點 /42
(二)練習要領 /45
(三)心靈太極形拳全套演練圖心靈太極形拳全套演練圖示 /50
六、意拳基礎 /51
(一)靜功練習的基本方法、要求 /51
(二)靜立、靜坐和靜臥 /52
(三)太極冥想 /58
七、行拳基礎 /63
(一)心靈太極的基本結構 /63
(二)心靈太極的習練要求 /68
(三)心靈太極的內在體驗 /72
(四)心靈太極與人生修養 /74
(五)心靈太極與心理輔導 /83
功法操作篇
第一式 松靜為本 /94
松靜為本就是“松”和“靜”的基礎上形成內外合一、含而不露、沉著穩重而又轉換靈便、飄逸瀟灑、行雲流水般的應對行為風格,體現出身體活動的輕靈、圓活、柔韌、舒緩、順暢,以及精神層面的沉著、冷靜、清醒、專注、穩重。
第二式 順天循性 /108
順天循性,即審時度勢,順應自然,順應事物發展的本性,依據本性的要求行動,不強作妄為。世間萬物,無論是日月星辰,還是人類社會,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都要遵循自然界最本質的規律。
第三式 精神內守 /119
精神內守就是指不存邪心雜念,不心存妄想,不心存浮氣躁,保持內心的安寧狀態,它是符合生命進程的一種狀態,能使生命如細水一般長久而堅韌。
第四式 獨立中正 /130
獨立與中正密切相關,此處的“中正”即“中庸”。獨立中正是活動主體性的表現,強調個體自律,講究不偏不倚,無過不及,中庸平和,合度得宜。
第五式 見素抱樸 /140
見素抱樸,謂不為外物所牽,現其本真,守其純樸,即道家思想中追求的保守本真,懷抱純樸,不縈於物慾,不受環境和社會因素於擾的思想。
第六式 陰陽和合 /150
陰陽和合指的是在事物中陰陽兩元素動態地融合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呈現出渾然一體、未分化的狀態,其整體及其要素是動態的、變化的,是互相包容、互相依賴、互為體用的。
第七式 隨曲就伸 /163
隨曲就伸就是順勢,其中“曲”指的是規律,“伸”指的是變化,其精義在於合乎規律,通曉變化,開合有度,八面支撐。
第八式 順而不屈 /175
順而不屈指的是捨己從人,“舍即捨棄;從者,依順也。”但“心”不能屈,在整體上不能失去主動權。捨己從人即捨棄自己的主觀臆斷,依據對方的來勢,採取相應的應對招法。
第九式 無為而為 /187
無為而為是一種對道的追尋,無為是不妄為,不做不可得其成的事情,是一種立身處世的態度,也是一種安身立命的方法,是指在做事方面要有選擇性,不要做有悖於自然的事情。
第十式 逍遙遊世 /198
逍遙遊世是指在悠遊自得,無拘無束的意境中,讓身體放鬆,同時也讓心靈自由。這裡的“游”不同於出世,它更強調對世俗之物無所依賴,與自然化而為一,不受任何束縛自由地游於世間。
第十一式 齊同慈愛 /209
齊同慈愛思想的根本之義就是要實現“物我無別,天下一家”的大同世界,不論貧富貴賤,親疏遠近,花木鳥獸,皆要給予他們相同的愛,既無分別之心,又無差別之念。大愛無情,雖是無情,卻是公正,這個境界,需要我們心中懷有愛,胸中湧現出愛的能量。
第十二式 共生共存 /220
簡單來說,共生共存就是利他不損己,利己不損他。即陰陽共存,陰陽平衡,體現了道的本性。共生共存是讓人具有認同感的思想,是人類的基本生存方式。
第十三式 率直坦誠 /231
率直坦誠是一種大自然造化中最本真的狀態,它呈現出的是最真實的自我,反映了大自然的客觀規律。它無所忌諱,盡情展現自身的美,由此而展露出的是一個人最美麗的姿態,也最能打動他人。
第十四式 知和處下 /242
知和處下就是在與人交往中以和為貴,以圓隨方,以隨和、柔和的方式接納對方,順著事物的發展而做出改變,讓自身保持圓潤的姿態。它強調人與他人、自然之間的和諧共存關係。
第十五式 不丟不頂 /254
不丟不頂強調的是圓的較量,而非力的抗衡,不丟不頂是我們處理人際關係的一個重要法則,在具體操作中,我們需要調和心性,讓自己從世俗紛擾中回歸於平靜,在起心動念之時不至於走向極端,遇事不因過分執著而影響整體和諧。
第十六式 去妄存真 /264
去妄存真指的是人從“妄我”中脫離出來,回歸到“真我”,心不再被“妄念”所驅使、奴役,從而得到真正的解脫。去妄存真的求道過程,亦是一個減損過程,它不斷削減我們的欲望,使心更
靠近本性。
第十七式 少私寡慾 /273
少私寡慾指心地清淨,頭腦清醒,精神不被名利奴役,肉體不被貪慾驅使。保持這樣的狀態有利於身心健康,適應社會和體悟大道。
第十八式 似有還無 /284
有無是存在的兩種狀態,可被視為創造的兩種形式。似有還無,不是不讓你有,也不是讓你無,而是對“有”或“無”不持極端態度,不執著。
第十九式 不物於物 /294
不物於物的意思是我們要駕馭外物(物慾),而不為外物(物慾)所驅使,利用物而不受制於物。吾心順其其然,緣來不拒,緣走不留,歸於淳樸,超然物外,不為世俗所羈。
第二十式 從心而行 /304
從心而行,是指人不拘於條框和章法,一切遵循本質的流露和心性的表現,每個人都有一個主宰萬物的靈明的心——追求時間法則的至理這心。由心發出來的人慾是自然而然之物,其力無窮。表現在生活工作上,就是將對名利的追求、外界的束縛放下,讓自己內心保持坦然。心無所忌,就能聆聽心的聲音,便能行事自然,真正做到從心而行,“心”“性”“情”統一。
第二十一式 定神當下 /315
定神當下包括了定神和活在當下的意思。通常來說它是流動的,不會執著於一時一地,不會陷入剎那的憂懼而不可自拔,而是能夠隨著心念之流領略風采,隨遇而安。
第二十二式 寬容接納 /325
海之所以浩瀚廣大,在於能涵納百川細流;人的德行要廣大,也要有像海一樣的廣闊胸懷和浩然之氣。
第二十三式 澄懷觀道 /335
澄懷與觀道是統一的,澄懷方能道觀,觀道適以澄懷,其實質乃是對宇宙的本體和生命往復循環,趨圓而動的“道”的觀照與把握。
第二十四式 圓融和諧 /346
圓融和諧表現了宇宙的渾化與天地的壯偉合一,它把事物看做一個整體,主張人與社會、自然的統一和諧,展現了太極中自然、不爭的智慧。
附 錄
主要參考文獻 /366
我的生涯之路(代後記)
作者簡介
顏農秋,國際心理諮詢師協會理事、廣東省教育廳心理健康教育專家組成員、佛山市心理輔導協會理事長、佛科院心理健康教育與諮詢中心主任,德育和套用心理學雙學科副教授。
1993年開始從事心理輔導工作,20年來接待來訪者數千例,成功實施危機干預近百例,被聘為多間機構諮詢專家和顧問,多次擔任省內外大型諮詢活動的督導工作。2001年開始逐步將傳統文化引入心理輔導,倡導太極生活化,2002年在國內率先將心理輔導引入家庭,得到了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全國婦聯主席顧秀蓮的肯定。
2011年廣集前賢之論說,編創太極身心導引,2014正式在國內推廣“心靈太極道”,提出了“哲、形、意、行”四拳合一併加以套用的本土身心訓練方式,為太極文化的傳承探索一條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