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身醫學前沿

心身醫學前沿

《心身醫學前沿》是2020年東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袁勇貴。

基本介紹

  • 書名:心身醫學前沿
  • 作者:袁勇貴
  • 出版社:東南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20年10月1日
  • ISBN:9787564191481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本書首先總結了當前對適應負荷的研究進展,探討適應負荷與心身疾病之間存在的內在聯繫,為當前的心身醫學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創傷後憤懣是個體經歷負性生活事件後的病理性憤懣情緒,對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功能性損害。我們概述了創傷後憤懣的定義和理論模型,介紹了評估手段、診斷標準及療法,並總結了相關的實證研究。創傷後憤懣障礙的診斷具有重要意義,需要進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幸福感療法是基於心理幸福感認知模型提出來的一種心理治療療法,該模型包含了積極功能和幸福感的六個維度,即:自主性、對環境的掌控、個人成長、生活目的、自我接受和積極的人際關係。我們主要從幸福感療法的理論基礎、與平衡心理治療的關係以及幸福感療法的套用等多方面進行闡述,對幸福感療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正念冥想的研究對於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我們回顧了目前對正念冥想的理解、心理及生理作用機制和心身領域的套用研究成果,並總結了簡明正念冥想和基於App的正念冥想干預在當前的研究進展。

圖書目錄

篇 適應負荷
1 壓力概述
1.1 壓力的概念及其分類
1.2 壓力現象的等終性和多重性
1.3 壓力的生理反應
1.3.1 壓力反應的影響因素
1.3.2 壓力反應的神經調節
1.3.3 壓力反應對生存的意義
2 適應負荷的理論
2.1 適應負荷的概念
2.2 適應負荷的測量
2.2.1 適應負荷測量的動物研究
2.2.2 生物標記法測量適應負荷
2.3 適應超負荷的概念及評價標準
3 適應負荷與疾病
3.1 壓力反應:造成傷害的主要因素
3.1.1 應激性心血管綜合徵
3.1.2 應激相關神經綜合徵
3.1.3 應激相關呼吸障礙
3.1.4 壓力對免疫系統的影響
3.2 壓力反應的個體差異
3.3 適應負荷與疾病的關係
3.3.1 應變穩態與疾病的關係
3.3.2 藥理學適應負荷
4 適應負荷的套用研究
5 適應負荷的研究展望
參考文獻
附錄:心理社會指數(PSI)量表
第二篇 創傷後憤懣障礙
1 概述
2 理論模型和相關因素
2.1 違反基本信念模型
2.1.1 基本信念的內容
2.1.2 基本信念的特徵
2.2 環繞模型
2.3 憤懣易感性人格
2.4 社會認知因素
2.5 焦慮型依戀
3 評估
3.1 創傷後憤懣障礙自評量表
3.2 伯恩憤懣量表(BEI)
4 診斷標準、分型和鑑別診斷
4.1 診斷標準
4.2 創傷後憤懣障礙標準化診斷訪談
4.3 創傷後憤懣障礙、創傷後應激障礙和抑鬱症的區別
4.4 複合型創傷後憤懣障礙
5 治療
5.1 認知療法
5.2 智慧療法
5.2.1 智慧及智慧的多重維度
5.2.2 智慧的特點
5.2.3 智慧心理學
5.2.4 智慧療法
5.3 其他治療
6 套用研究
6.1 朝鮮民族的創傷後憤懣與韓國火病研究
6.2 號噴懣相關的攻擊性和自殺意念研究
6.3 干預風濕病人的無效感和無助感可減少憤懣
6.4 慢性腎臟疾病患者的血液透析與創傷後憤懣
6.5 創傷後應激障礙的戰後老兵普遍存在憤懣情緒
6.6 社會支持的中介作用
6.7 工作情境下憤懣情緒的研究
7 小結和展望
參考文獻
第三篇 幸福感療法
1 幸福感療法
1.1 心理健康模型
1.2 心理幸福感量表
1.3 幸福感療法
1.3.1 對環境的掌控
1.3.2 個人的成長
1.3.3 自我實現
1.3.4 自主性
1.3.5 自我接納
1.3.6 積極的人際關係
2 幸福感療法與平衡心理治療
2.1 平衡心理治療
2.2 WB'I、和BPT的關聯
2.2.1 對環境掌控的平衡
2.2.2 個人成長的平衡
2.2.3 自我實現的平衡
2.2.4 自主性的平衡
2.2.5 自我接納的平衡
2.2.6 人際關係的平衡
3 幸福感療法的臨床運用
3.1 抑鬱症
3.2 廣泛性焦慮障礙
3.3 驚恐障礙
3.4 創傷後應激障礙
3.5 神經性厭食症
3.6 對青少年的干預
4 總結
參考文獻
附錄:心理幸福感量表
第四篇 正念冥想
1 概述
1.1 正念的建構
1.2 專注冥想和開放監測冥想
1.3 正念冥想的結構與規範
1.4 效果評價
2 正念冥想的作用機制
2.1 生理機制
2.2 心理機制
3 臨床套用
3.1 正念冥想在心身疾病患者中的套用
3.2 正念冥想在精神疾病患者中的套用
3.3 正念冥想在健康人群中的套用
4 簡明正念冥想
4.1 降低負性情緒
4.2 改善認知
4.3 研究的不足
5 基於App的正念冥想
5.1 基於App的正念冥想研究
5.2 基於App的正念冥想套用
6 總結與展望
參考文獻
附:2019年中國心身醫學領域研究進展

作者簡介

袁勇貴,醫學博士,主任醫師,青年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心理精神科主任,美國氟羅里達大學精神醫學系訪問學者。
現任中華醫學會心身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中華醫學會精神病學分會青年委員,江蘇省醫學會心身與行為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江蘇省醫學會精神病學分會委員兼秘書,南京醫學會神經精神科分會委員。
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30970814、81071101、81371488和81 571330)4項。獲中華醫學科技獎一等獎1項、三等獎1項,教育部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項,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省衛生廳新技術引進獎一等獎3項,市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三等獎2項。主編著作11部,發表論文200餘篇,其中SCI論文71篇,累計影響因子達250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