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牽牛(學名:Ipomoea biflora (L.) Pers.)是旋花科番薯屬植物。莖細長,徑約1.5-4毫米,有細棱,被灰白色倒向硬毛。萼片5,外萼片三角狀披針形,在內的2萼片線狀披針形,萼片於結果時稍增大;花冠白色,狹鐘狀。分布於中國、日本、印度、緬甸、越南、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北部、非洲東部。生於海拔150-1800米的山坡、山谷、路旁或林下,常見於較乾燥處。
廣西民間用莖、葉治小兒疳積,種子治跌打、蛇傷。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攀緣或纏繞草本;莖細長,徑約1.5-4毫米,有細棱,被灰白色倒向硬毛。葉心形或心狀三角形,長4-9.5厘米,寬3-7厘米,頂端漸尖,基部心鞏采騙祖形,全緣或很少為不明顯的3裂,兩面被長硬毛,側脈6-7對,在兩面稍突起,第三次脈近於平行,細弱;葉柄長1.5-8厘米,毛被同莖。
花序腋生,短於葉柄,花序梗長3-15毫米,或有時更短則花梗近於簇生,毛被同葉柄,通常著生2朵花,有時1或3;苞片小,線狀披針形,被疏長硬毛;花梗纖細,長8-15毫米,毛被同葉柄;萼片5,外萼片三角狀披針形,長8-10毫米,寬4-5毫米拔請舉,基部迎夜犁耳形,外面被灰白禁臘祖色疏長硬毛,具緣毛,內面近於無毛,在內的2萼片線狀披針形,與外萼片近等長或稍長,萼片於結果時稍增大;花冠白色,狹戀享拒廈鐘狀,長1.2-1.5(-1.9)厘米,冠檐淺裂,裂片圓;瓣中帶被短柔毛;雄蕊5,內藏,長3毫米,花絲向基部漸擴大,花葯卵狀三角形,基部箭形;子房圓錐狀,無毛,花柱棒狀,長3毫米,柱頭頭狀,2淺裂。蒴果近球道祝形,徑約9毫米,果瓣內面光亮。種子4,卵狀三棱形,高4毫米,毛被不盡相同,被微毛或被短絨毛,沿兩邊有時被白色長綿毛。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150-1800米的山坡、山谷、路旁或林下,常見於較乾燥處。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日本、印精拔鍊度、緬甸、越南、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北部、非洲東部。在中國產於台灣、福建、江西、湖南、廣東及其沿海島嶼、廣西、貴州、雲南等省區。
主要價值
廣西民間用莖、葉治小兒疳積,種子治跌打、蛇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