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若蓮花處處開:跟著南懷瑾悟佛學

心若蓮花處處開:跟著南懷瑾悟佛學

《心若蓮花處處開:跟著南懷瑾悟佛學》是2012年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的書籍,作者是路浩青。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心若蓮花處處開:跟著南懷瑾悟佛學
  • 作者:路浩青
  • 語言:簡體中文
  • 出版時間:2012年5月1日
  •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 頁數:309 頁
  • ISBN:9787510427749, 7510427746
  • 開本:16 開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後記,序言,

內容簡介

為什麼生活錦衣玉食,但難掩性靈的躁動不安?為什麼事業節節攀升,卻難抵身後的是非糾纏?與南懷瑾同行,聆聽來自佛門淨土的般若智慧!《心若蓮花處處開:跟著南懷瑾悟佛學》是一場與智者高人的對話,一次對自我靈魂的審視;一本拂拭心靈塵埃的智慧讀本,一冊助你修身立命的塵世經書!
南懷瑾精研儒、釋、道,將中國文化各種思想融會貫通,可謂一代宗師。在他眼裡,儒、道、佛的經典學問為我們提供了人生的指引,從中我們可以獲得逾越障礙的技巧,掌握擺脫煩惱的智慧。《心若蓮花處處開:跟著南懷瑾悟佛學》向讀者介紹了一個關於中國傳統文化、中國佛學文化的廣闊世界,其內容深入淺出、觸類旁通,文筆流暢,毫無古板的學究氣。讀者在輕鬆閱讀的同時,可以獲得無窮的智慧感悟。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章 清淨蓮花,講佛教
佛教與印度文化的關係
宗教哲學與印度上古文化
宗教哲學在佛教興起前後的發展
釋迦牟尼,一切義成就者
顯赫出身,唯我獨尊
自拔塵俗,躍馬出城
入山悟道,前路漫漫
師道尊嚴,眾生平等
中國佛教的傳播與發展
佛教初入中國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佛教
佛教在中國的鼎盛時期
大乘佛教與小乘佛教
清虛寂靜,自了生死
同體之慈,無緣之悲
第二章 佛國蓮花,解禪宗
初祖達摩大師
空廓無相,並無聖道
戒定慧學,統在其中
二祖神光大師
立雪斷臂,覓心不得
晚年混俗,污身還債
三祖僧璨大師
至道無難,唯嫌揀擇
出身未明,亂世疑情
四祖道信大師
世出世間,不慕虛榮
自性清靜,不生不滅
五祖弘忍大師
轉身再世,三世因果
靜亂無二,禪門獨行
六祖慧能大師
不善不惡,密在汝邊
風幡不動,心隨境轉
維摩禪傅大士
名聞天下,帝廷論義
三教合一,一心三觀
馬祖道一禪師
心中無我,我亦無心
百丈高風,禪農雙休
牛頭禪初祖法融
觀是何人,心是何物
一朝風月,著力現實
第三章 泥中蓮花,悟佛理
三法印
遷流無常,不離當念
因緣分離,虛妄即消
人法無我,自性本空
五蘊皆空,苦厄皆度
涅槃寂靜,不生不滅
四聖諦
苦海茫茫,一切皆苦:苦諦
苦中之苦,憂煩根本:集諦
苦滅無餘,本來成佛:滅諦
自我淨化,繫念一處:道諦
十二因緣
千年暗室,一燈即明
貪愛反轉,眾生慈悲
頓斷妄想,真如性淨
萬緣放下,澄清念心
業報輪迴
福無門,唯人自召
三界六道,消業證果
第四章 書琢蓮花,閱佛典
金剛經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楞伽經
藏識常在,同歸一心
楞嚴經
清淨無礙,圓滿通達
宗鏡錄
妄心才動,世間諸苦
圓覺經
隨緣任運,無掛無礙
藥師經
諸惡莫做,眾善奉行
維摩詰經
是法平等,無有高下
附錄
附錄一 南懷瑾小傳
附錄二 南懷瑾佛學著作概述
參考書目
後記

作者簡介

路浩青,當代作家。對佛學有過深入的研究,並對南懷瑾先生的多部著作頗有研究心得,擅長以古今中外的史實來解讀佛學經典,增加佛學經典的可讀性。

後記

佛教發源於古印度,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古印度是人類文明五大發源地之一,地理範圍涵蓋現今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不丹、尼泊爾等國,覆蓋整個南亞次大陸。南懷瑾先生認為,人生於天地之間,就無可避免地會受到環境氣候及地理位置的影響,這便是文化形成的重要因素。印度王朝阿育王統治時期,佛教從恆河中下游地區傳播到印度各地,並不斷向周圍國家傳播,至西漢末、東漢初逐漸傳入中國,最終與儒、道二教相融合,共同組成了中華文化的核心。
宗教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才會出現的文化現象。真正的宗教應該是向善的,它強調自我完善、與人為善。正如一盞明燈,不僅能夠點亮其他許多燈,同時其自身也不會因此而減弱半分光亮。從這種意義上來看,佛學正是一門啟發個人生活智慧、引導個人展現光明的學問:它能夠幫助解脫心智上的困境和障礙,創建愉悅豐足的生活;對於現代教育而言,它絕不與之相牴觸;佛學提高我們對生存環境的適應能力.培養愉悅的性情,實現成功的人生。更重要的是,佛學能夠使我們睜開法眼,看出生命的究竟,契悟佛的精神世界,參透生命的永恆性和光明性。
佛學蘊藏著極深的智慧,它對宇宙人生、對人類自身,都有著獨到的分析。南懷瑾先生曾說過:“我們知道一個很嚴肅的問題,國家不怕亡國,亡了國還有辦法復國,如果文化亡了,則從此永不翻身;試看古今中外的歷史,文化亡了的民族而能翻身的史無前例。”短短几句話,深刻闡釋了文化對社會發展的影響及作用。中國能歷數度磨難甚至外來侵略而不亡,也正是因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不斷傳承與發展。
本書以此為出發點,向讀者介紹了一個關於中國傳統文化、中國佛學文化的廣闊世界,其內容深入淺出、觸類旁通,文筆流暢,毫無古板的學究氣。需要特別說明的一點是,為使本書的內容更詳實準確,筆者在創作前期翻閱查找了大量資料,並得到了眾多專家學者和媒體朋友的幫助。在此,向各界友人及出版本書的出版單位表示衷心的感謝!鑒於筆者所學有限,書中恐有疏漏之處,歡迎廣大讀者朋友能在閱讀後提出寶貴意見。敬請指正。

序言

南懷瑾先生是一位學貫古今、富有學養的老者,自幼接受傳統私塾的嚴格教育。他遍讀諸子百家,兼及拳術、劍道等各種功夫,同時研習文學書法、詩詞曲賦、天文曆法諸學。抗戰時期,他先是投筆從戎,執教於軍校,後來辭去教職,遍歷名山大川,尋訪高僧奇士,在名寺閉關研修佛學。
20世紀50年代到90年代間,南懷瑾先生髮表了大量著作,堪稱博學多產的著述名家。目前可知的南氏著作已有三十多種。如此龐大的著作群,構成了一個關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廣闊世界,內容涉及儒、道、佛和神仙巫術等三教九流的各家思想學說,以及古代文學、歷史、哲學的方方面面。儘管南懷瑾先生關於傳統文化的介紹,常因不合乎標準的學術規範而每每引發爭議,但卻深入淺出、觸類旁通、自成一家之言,而且文筆流暢,沒有乾澀古板的學究氣,並不時閃現智慧的火花和獨到的見地。早在六七十年代,他的著述就風靡台灣和海外,自90年代國中國大陸開始陸續出版其著作,幾年間,僅《論語別裁》一書的銷量就已突破百萬冊。
近三十年來,中國經濟飛速發展,國家實力亦日漸雄厚。世界各國的有識之士逐漸認識到這樣一個文明古國之所以能重新煥發青春,在根本上與她那悠久深厚的文化傳統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就文化與國家的關係問題,南懷瑾先生認為,中國能歷數朝甚至外來統治而不亡,乃是中國文化不亡所致。他說:“我們知道一個很嚴肅的問題,國家不怕亡國,亡了國還有辦法復國,如果文化亡了,則從此永不翻身;試看古今中外的歷史,文化亡了的民族而能翻身的史無前例。”寥寥數語已將文化對社會歷史的影響及作用深刻點明。
儒、釋、道三教合流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特質。三種誕生於同一個時代的思想,經過近兩千年的融合,共同組成了中華文化的核心。對中國文化殿堂中的這三件瑰寶,南懷瑾先生曾有一生動的比喻:儒家當屬糧食店,是每個人及社會每天都要用到的,並且一時也離不開;道家則是藥店,當個人或社會出現問題時,當用道家的道論進行調治;而佛家則是百貨商店,裡面的東西琳琅滿目,什麼都有,你可以進去拿上一二件,也可以走馬觀花般看上一番。
最近幾年,社會上興起了一股國學熱,而人們更多關注的是儒家思想和儒家文化,忽略了佛、道兩家思想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所產生的作用和影響。儒釋道三家都是人間的學問,並不等同於其他宗教信仰,儒學的普及與傳播在過去更多的是通過學校教育和科舉制度的實行,而佛道思想則更多地滲透到文學、藝術乃至生命哲學的方方面面,可以自然而然地表現出來,讓人們更為清醒地認識人生,明了自性。佛教自從東漢年間傳入中國,中外不計其數的大師經歷了數百年的翻譯經典和融會貫通的過程,使佛教成為中華文化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這也雄辯地證明,中國固有文化有著博大的胸襟和超凡的包容力。
人們的生活好比是一座大山,每個人都在這山中。儒家強調的是有為,孔子就像是眾生的啦啦隊隊長,站在人群中鼓動著大家向山上爬;道家注重的是道,是自然,老子像位歷經滄桑的老人,他告訴眾生,這山是怎樣的,人們怎樣做會有怎樣的結果;而佛呢,注重的是人心,釋迦牟尼直指人心,對那些處於困惑中的人們發問:為什麼要這樣做?他同時超越了時間和空間,以宇宙觀的角度來觀察人生,觀察社會,提出了“空”的思想。它的意義在於,將人們從單純的唯物主義或唯心主義中拉出來,擺脫一般的二元論、辯證法,以一種新的視角審視一切。能夠做到這點的人,可使自心在紛亂中保持平靜,讓自我與周圍一切合而為一,達到和諧。
愛因斯坦晚年曾經說:“如果有一個能夠應付現代科學需求,又能與科學相依共存的宗教,那必定是佛教。”在中國,佛家經典如《金剛經》《維摩經》《法華經》以及《六祖壇經》,千百年來為人們所傳誦,這些經典文字優美,意境深遠,蘊涵著深刻的哲理,對我們的生活有著很大的啟發。佛學指引我們修煉心靈,讓我們洞察世事,心胸豁達,用平和的心和宇宙天地間的智慧來指導我們處世行事,在紛繁複雜充滿困惑的人生旅途中,做到有所不為和有所作為。
在國學復興的今天,南懷瑾先生通過一本本深入淺出的著作再一次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各種元素加以整合、貫通,將傳統文化的傳承與推廣帶入一個嶄新的階段。從某種程度上而言,南懷瑾先生扮演著一個領路人的角色,使更多的人得以進入中國傳統文化的殿堂,領略千年中華文化的魅力。
大凡學者的論著觀點,多有過人之處,可作參考指導,但見解非作真理解。縱然是學貫中外、縱橫古今的南懷瑾先生,也不外如是。盡信人則無己,我們在理解和消化南懷瑾先生觀點的同時,也需要有正知見,在“拿來主義”的同時,還要學會“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如此才能得到真正的大智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