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舞流年》是汶川芭蕾女孩李月繼《我心永舞》和《舞月豆蔻》之後撰寫的第三本書。在《心舞流年》收錄的一篇篇李月的日記中,可以看到一個女孩平視生活的輕鬆,不著急,不誇張,不虛假。作者李月在書中寫出了一些有趣的疑問,記錄了身邊的幾個好友,對眼中的世界用文字畫了清淡的水彩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心舞流年
- 外文名:xingwuliunian
- 書名:心舞流年
- 出版社:團結出版社
- 頁數:173頁
- 開本:16
- 品牌:團結出版社
- 作者:李月
- 出版日期:2012年8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12612435, 9787512612433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名人推薦,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心舞流年》中寫道,有人說,追求美好是我們與生俱來的愛好,我覺得這個愛好,不好。因為,美好的事物很少,不是每個人都能擁有,與其跑到懸崖上去摘鮮花,不如陪著小草在陽光下曬太陽。總得給自己找個安放的地方。
作者簡介
李月,來自四川北川縣曲山國小,她愛好跳舞和畫畫,從小就夢想著成為一名舞蹈家。然而2008年5月12日,突如其來的地震將小李月壓在了廢墟之下,也毀掉了這個孩子一生的夢想。求生的本能、跳舞的夢想,支撐著李月在廢墟下度過了七十多個小時。災難奪走了李月的左腿,卻沒有讓她的舞蹈夢想屈服於殘酷的命運。追夢的過程是艱辛的,但李月從未放棄過自己對芭蕾、對夢想的追逐。2008年9月6日晚,李月終於在“鳥巢”重新起舞,雙手高舉紅色芭蕾舞鞋。2010年5月12日李月出版自傳《我心永舞》。2011年5月,汶川大地震三周年之際,李月的日記體散文《舞月豆蔻》出版。
名人推薦
這本不算厚的書稿記載了月月回到家鄉後一年生活的點滴和心情,字裡行間多了許多思考,已經看不到前兩本書稿咀嚼痛苦的悲情。可以說月月不僅堅強地站了起來,更在自己命運的舞台跳起輕盈的舞步……
——萬科集團執行副總裁 毛大慶
《心舞流年》用一篇篇日記,生動地詮釋了一個詞——成長。四年的經歷,已讓一個孩子淺淺地學會了生活,學會了思考,學會了愛,已讓一個孩子經受了不安、痛苦,隨後是沉靜、笑對,最終破繭成蝶。
——四川綿陽市科學城一中校長鄧才明
在李月的這本書里,我嗅到了一股真實的、才華橫溢的日式風格,溫柔俏皮,同時還帶著一些感傷的智慧。
——著名專欄作家、中央戲劇學院博士 尹珊珊
——萬科集團執行副總裁 毛大慶
《心舞流年》用一篇篇日記,生動地詮釋了一個詞——成長。四年的經歷,已讓一個孩子淺淺地學會了生活,學會了思考,學會了愛,已讓一個孩子經受了不安、痛苦,隨後是沉靜、笑對,最終破繭成蝶。
——四川綿陽市科學城一中校長鄧才明
在李月的這本書里,我嗅到了一股真實的、才華橫溢的日式風格,溫柔俏皮,同時還帶著一些感傷的智慧。
——著名專欄作家、中央戲劇學院博士 尹珊珊
圖書目錄
序一 重生而舞的精靈
序二 命運的舞者
組裝一個自己
自序一
翻譯生活——自序二
2011年6月24日 北京西站,D317次動車,6號車廂
2011年6月24日 北京西站,D317次動車,6號車廂
內格外熱鬧
2011年6月23日 我和姐姐失眠了
2011年4月16日 我打算回家了
6月29日 “做實驗”
7月2日 腿腿,怕
7月6日 眼鏡
7月8日 殘缺是土壤
7月13日 我在山上
7月11日
7月17日 禮物
7月23日 比可憐
7月24日 外公的菜園子
8月18日
2011年8月20日 熱鬧圈圈
7月28日 我倆穿一雙鞋
8月1日 天才也要感謝
9月9日 自閉症
9月15日 清水吹不出泡泡
沉入谷底的小花——李星手記
9月5日 集郵愛好者
9月29日 一號店
10月1日 不敢看害怕看
10月5日 校長,要不咱們談談
10月14日 含羞草
10月16日 茶雞蛋
10月23日 體罰
10月17日 齊劉海
10月24日
10月31日 同學,沒事兒別亂瞟
11月1日 一個物種的滅絕
11月2日
12月6日 戲
11月7日
11月8日 悄悄話
11月11日 昨夜夢裡
孤獨是思考的開始——李星手記
11月23日 跑步
11月25日 致左腿(二)
11月26日 你至少應該是一個人
11月27日 獨自流浪
11月28日 L同學和W老師
11月30日 憂鬱
12月3日 食堂“領地”
12月5日 那條道上
12月20日 登船旅行
12月23日 曝曬
12月26日 說說我的住校生活
12月29日 樓下水果店
1月5日 最爛的選擇
1月11日 流鼻血
1月14日 失眠
1月17日
1月16日 無厘頭談話——人之初
1月23日 大年三十
2月2日 回憶姑娘C
2月5日 我就是一個偶然
2月14日 同學聚會
2月18日 十分不禮貌
2月19日 放風箏
2月22日 “探監”
2月25日 小姑娘“走失了”
2月28日 不要試著在人身上找規律喔
2月28日 手機
3月11日 母與子對話
3月3日 今天,你醒了嗎?
3月8日 《Before After》
3月9日
3月8日 回十五中“探親”
3月12日 在海軍總醫院複查、看望先天性心臟病兒童
4月4日 清明小雨
4月4日 廟裡人
4月4日 算命
4月7日 “偶像”力量
4月13日 不痛,就爬起來
4月25日 湖裡的兩個“黑點”
5月5日 書有味
“格格”遇“太子”——夢與曦
月夜裡星光點點
良藥——李星手記
跋 神奇膠水
序二 命運的舞者
組裝一個自己
自序一
翻譯生活——自序二
2011年6月24日 北京西站,D317次動車,6號車廂
2011年6月24日 北京西站,D317次動車,6號車廂
內格外熱鬧
2011年6月23日 我和姐姐失眠了
2011年4月16日 我打算回家了
6月29日 “做實驗”
7月2日 腿腿,怕
7月6日 眼鏡
7月8日 殘缺是土壤
7月13日 我在山上
7月11日
7月17日 禮物
7月23日 比可憐
7月24日 外公的菜園子
8月18日
2011年8月20日 熱鬧圈圈
7月28日 我倆穿一雙鞋
8月1日 天才也要感謝
9月9日 自閉症
9月15日 清水吹不出泡泡
沉入谷底的小花——李星手記
9月5日 集郵愛好者
9月29日 一號店
10月1日 不敢看害怕看
10月5日 校長,要不咱們談談
10月14日 含羞草
10月16日 茶雞蛋
10月23日 體罰
10月17日 齊劉海
10月24日
10月31日 同學,沒事兒別亂瞟
11月1日 一個物種的滅絕
11月2日
12月6日 戲
11月7日
11月8日 悄悄話
11月11日 昨夜夢裡
孤獨是思考的開始——李星手記
11月23日 跑步
11月25日 致左腿(二)
11月26日 你至少應該是一個人
11月27日 獨自流浪
11月28日 L同學和W老師
11月30日 憂鬱
12月3日 食堂“領地”
12月5日 那條道上
12月20日 登船旅行
12月23日 曝曬
12月26日 說說我的住校生活
12月29日 樓下水果店
1月5日 最爛的選擇
1月11日 流鼻血
1月14日 失眠
1月17日
1月16日 無厘頭談話——人之初
1月23日 大年三十
2月2日 回憶姑娘C
2月5日 我就是一個偶然
2月14日 同學聚會
2月18日 十分不禮貌
2月19日 放風箏
2月22日 “探監”
2月25日 小姑娘“走失了”
2月28日 不要試著在人身上找規律喔
2月28日 手機
3月11日 母與子對話
3月3日 今天,你醒了嗎?
3月8日 《Before After》
3月9日
3月8日 回十五中“探親”
3月12日 在海軍總醫院複查、看望先天性心臟病兒童
4月4日 清明小雨
4月4日 廟裡人
4月4日 算命
4月7日 “偶像”力量
4月13日 不痛,就爬起來
4月25日 湖裡的兩個“黑點”
5月5日 書有味
“格格”遇“太子”——夢與曦
月夜裡星光點點
良藥——李星手記
跋 神奇膠水
後記
神奇膠水
著名專欄作家、中央戲劇學院博士 尹珊珊
已經有一段時間沒見李月了,想不到再見竟然是在紙上,看著眼前這一摞整齊的文稿。
正如她姐姐李星所言,這個姑娘看來是越來越奇怪了,此時我很希望自己是個厲害的占星師,因為我實在很好奇,她的命運會是怎樣的走向,她的性格和人格正在發生哪些重要的轉折?
佛洛依德重要的理論名詞是“力比多”——這是一個人潛在的欲望和恐懼,每個人無時無刻不在壓抑和釋放這種欲望,對於藝術家來說,力比多過剩,他們選擇了創作的方式,對於精神病人來說,是因為力比多無法正確釋放,壓抑成疾。看李星對李月的評論,我開始懷疑,這個小姑娘的力比多正在朝著藝術創作的方式去優雅地釋放,她開始用建立的方式去抵消曾經的喪失。
現在寫書的人太多了,好像隨便一個什麼名堂都能有噱頭搞出版,而我的偏見隨著看完這本書而悄悄散開。最近很多日本學生的作文被引進翻譯,文風和中國人自然大不相同,但那種舒暢的手法風格卻是讓人靈魂出竅的著迷。在李月的這本書里,我嗅到了一股真實的、才華橫溢的日式風格,溫柔俏皮,同時還帶著一些感傷的智慧。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經歷,自嘲是最高級的一種,只有當他經歷過痛苦、不認同現實、沮喪、絕望、重新開始比痛苦之前更加快樂的生活之後,加上本身快樂的品質才有可能獲得自嘲的才能。李月的這本日記中,不知是不是因為她終於徹底放鬆了自己,重新校準了自己,竟然呈現出一種輕鬆自嘲的氣息,這對於很多成年人來說都是難得的,而這小姑娘,年紀輕輕都已讓許多以才華自居的人汗顏。
很多人要在中年以後的生老病死關鍵時期才會思考的終極問題,李月顯然已經在完全不符和的年齡提前思考過,四年過去了,少年人的傷痛究竟是比較持久還是比較容易彌合,現在探討的確為時過早,對於這個小姑娘來說,現在顯現出這種悠悠的禪意,真是我沒有想到的。
李月選擇離開北京,回到四川,她的理由說出來很簡單,那裡才是讓她自由生長的天地。有個朋友告訴我,他的朋友在一起談起自己的孩子,說自己的小孩已經有文章發表在國外雜誌,有的獲得數學比賽的獎牌,有的鋼琴過了八級,但我這朋友則樂呵呵地說:我女兒最近爬樹爬得特別的好。我想,對於李月來說,學習很重要,心靈在爬樹的那種自由野蠻的生長,更重要。
在這一篇篇的日記中,我看到了一個女孩平視生活的輕鬆,不著急,不誇張,不虛假,她寫出了一些有趣的疑問,記錄了身邊的幾個好友,對眼中的世界用文字畫了清單的水彩畫,可我真是好喜歡看。
她有小小的恐懼,覺得自己被丟進人海中連泡都不會冒一個;她開始會想一個人這么做事情,是“因為愛情”;當然她還是鼓足勇氣要重新“組裝自己”。
哪怕我不知道這個姑娘身上有什麼特別的故事,看到這些文字我都會覺得很有才華,真是一塊當作家的材料,這種真實、細膩的描繪是我很少見到的,一整年的日記,我很輕鬆愉快地一小時就看完了。
回四川對於李月來說,是一個令我們意外卻又在情理之中的選擇,從北京離開的決定並不是輕易做出的,有點像歸隱山林的意思,我很佩服她,這是一種真的勇氣,面對別人眼中稀缺的教育資源她敬謝退後,選擇了適合自己的生活,換成成年人,也未必能做出這種決斷。北京自然是她的福地,但四川才是她的故鄉。
不知你讀完這本書後會不會也和我有相似的感覺:李月的身上隱約帶著些林黛玉的氣息,一點點的孤芳自費,一點點的冷清頑劣。我曾經對她說:如果你演古裝戲,一定特別漂亮,她也是微微一笑心領神會。已經上中學的她,慢慢出落得標緻可人了,我特別希望她的微笑仍然和以前一樣淡然、自我。
最近幾年,世界各地的地震特別多,日本的海嘯核泄漏突然將世界的想像力推向“日本沉沒”這個電影中的場景,很多人都有末日恐慌,像我本人就求生口哨和LED燈時刻不,離身,生怕地震來的時候,我被埋在瓦礫中卻無法發出呼救,近兩個月北京周邊也是小震不斷,每次有報告傳來我都會想起李月,後知後覺的我們尚且如此恐懼未知的災難,她卻在過著我們想都不敢構想的人生。占星師對我說,2012年是一次巨大的轉變之年,人類將從水瓶紀元進入到雙魚紀元,意味著對於科技的一味追逐將慢慢變成對於精神和審美的追求,開始關注身邊的環境,今年星象大亂,各種遷徙、變動都在發生,很多行將分崩離析的業已分崩離析,同時也有很多事情在重新開始,神奇的膠水將粘合一個新的世界,對於李月來說,也會是一樣的嗎?真希望她的生活會被神奇膠水塑造成一個全新的樣子。
就不繼續老生重彈了,在我眼中的李月,已經是一個十分健康,和我身邊每一個中學生一樣擁有各種情緒,各種夢想,對這個世界敞開著心,懷抱著自己的小秘密,小叛逆的女孩子,唯一不同的是,在她的自我意識剛剛建立的時候,曾經經受過一次重大的挫折,這個小女孩如今已經越來越能和不完美的自我好好相處,同時開始真正的接納這個世界,並且慢慢的建立了一種自己與這個世界“談談”的習慣——寫作。
我希望李月能夠堅持寫下去,寫作是一種優雅、積極的生活方式,通過寫作和創作,安全、主動的排解內心的苦悶,打開所有感官去描繪世界的一點一滴,如果一個人學會了做夢,他會擁有第二個世界,如果他開始創作,他就擁有了三個世界。喜歡寫作的人內心總有滿滿一腔的愛和懷疑,在書寫中稀釋和排解,重塑對這個世界的信任,況且,李月擁有這種才華,這是上帝給她的寶貴的財富,所以,請繼續保持對這個世界、對自己生命的好奇和熱愛吧,繼續孜孜不倦地寫下去,在文學的世界中燃燒你的能量,獲得另一種生命。
2012年6月20日
著名專欄作家、中央戲劇學院博士 尹珊珊
已經有一段時間沒見李月了,想不到再見竟然是在紙上,看著眼前這一摞整齊的文稿。
正如她姐姐李星所言,這個姑娘看來是越來越奇怪了,此時我很希望自己是個厲害的占星師,因為我實在很好奇,她的命運會是怎樣的走向,她的性格和人格正在發生哪些重要的轉折?
佛洛依德重要的理論名詞是“力比多”——這是一個人潛在的欲望和恐懼,每個人無時無刻不在壓抑和釋放這種欲望,對於藝術家來說,力比多過剩,他們選擇了創作的方式,對於精神病人來說,是因為力比多無法正確釋放,壓抑成疾。看李星對李月的評論,我開始懷疑,這個小姑娘的力比多正在朝著藝術創作的方式去優雅地釋放,她開始用建立的方式去抵消曾經的喪失。
現在寫書的人太多了,好像隨便一個什麼名堂都能有噱頭搞出版,而我的偏見隨著看完這本書而悄悄散開。最近很多日本學生的作文被引進翻譯,文風和中國人自然大不相同,但那種舒暢的手法風格卻是讓人靈魂出竅的著迷。在李月的這本書里,我嗅到了一股真實的、才華橫溢的日式風格,溫柔俏皮,同時還帶著一些感傷的智慧。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經歷,自嘲是最高級的一種,只有當他經歷過痛苦、不認同現實、沮喪、絕望、重新開始比痛苦之前更加快樂的生活之後,加上本身快樂的品質才有可能獲得自嘲的才能。李月的這本日記中,不知是不是因為她終於徹底放鬆了自己,重新校準了自己,竟然呈現出一種輕鬆自嘲的氣息,這對於很多成年人來說都是難得的,而這小姑娘,年紀輕輕都已讓許多以才華自居的人汗顏。
很多人要在中年以後的生老病死關鍵時期才會思考的終極問題,李月顯然已經在完全不符和的年齡提前思考過,四年過去了,少年人的傷痛究竟是比較持久還是比較容易彌合,現在探討的確為時過早,對於這個小姑娘來說,現在顯現出這種悠悠的禪意,真是我沒有想到的。
李月選擇離開北京,回到四川,她的理由說出來很簡單,那裡才是讓她自由生長的天地。有個朋友告訴我,他的朋友在一起談起自己的孩子,說自己的小孩已經有文章發表在國外雜誌,有的獲得數學比賽的獎牌,有的鋼琴過了八級,但我這朋友則樂呵呵地說:我女兒最近爬樹爬得特別的好。我想,對於李月來說,學習很重要,心靈在爬樹的那種自由野蠻的生長,更重要。
在這一篇篇的日記中,我看到了一個女孩平視生活的輕鬆,不著急,不誇張,不虛假,她寫出了一些有趣的疑問,記錄了身邊的幾個好友,對眼中的世界用文字畫了清單的水彩畫,可我真是好喜歡看。
她有小小的恐懼,覺得自己被丟進人海中連泡都不會冒一個;她開始會想一個人這么做事情,是“因為愛情”;當然她還是鼓足勇氣要重新“組裝自己”。
哪怕我不知道這個姑娘身上有什麼特別的故事,看到這些文字我都會覺得很有才華,真是一塊當作家的材料,這種真實、細膩的描繪是我很少見到的,一整年的日記,我很輕鬆愉快地一小時就看完了。
回四川對於李月來說,是一個令我們意外卻又在情理之中的選擇,從北京離開的決定並不是輕易做出的,有點像歸隱山林的意思,我很佩服她,這是一種真的勇氣,面對別人眼中稀缺的教育資源她敬謝退後,選擇了適合自己的生活,換成成年人,也未必能做出這種決斷。北京自然是她的福地,但四川才是她的故鄉。
不知你讀完這本書後會不會也和我有相似的感覺:李月的身上隱約帶著些林黛玉的氣息,一點點的孤芳自費,一點點的冷清頑劣。我曾經對她說:如果你演古裝戲,一定特別漂亮,她也是微微一笑心領神會。已經上中學的她,慢慢出落得標緻可人了,我特別希望她的微笑仍然和以前一樣淡然、自我。
最近幾年,世界各地的地震特別多,日本的海嘯核泄漏突然將世界的想像力推向“日本沉沒”這個電影中的場景,很多人都有末日恐慌,像我本人就求生口哨和LED燈時刻不,離身,生怕地震來的時候,我被埋在瓦礫中卻無法發出呼救,近兩個月北京周邊也是小震不斷,每次有報告傳來我都會想起李月,後知後覺的我們尚且如此恐懼未知的災難,她卻在過著我們想都不敢構想的人生。占星師對我說,2012年是一次巨大的轉變之年,人類將從水瓶紀元進入到雙魚紀元,意味著對於科技的一味追逐將慢慢變成對於精神和審美的追求,開始關注身邊的環境,今年星象大亂,各種遷徙、變動都在發生,很多行將分崩離析的業已分崩離析,同時也有很多事情在重新開始,神奇的膠水將粘合一個新的世界,對於李月來說,也會是一樣的嗎?真希望她的生活會被神奇膠水塑造成一個全新的樣子。
就不繼續老生重彈了,在我眼中的李月,已經是一個十分健康,和我身邊每一個中學生一樣擁有各種情緒,各種夢想,對這個世界敞開著心,懷抱著自己的小秘密,小叛逆的女孩子,唯一不同的是,在她的自我意識剛剛建立的時候,曾經經受過一次重大的挫折,這個小女孩如今已經越來越能和不完美的自我好好相處,同時開始真正的接納這個世界,並且慢慢的建立了一種自己與這個世界“談談”的習慣——寫作。
我希望李月能夠堅持寫下去,寫作是一種優雅、積極的生活方式,通過寫作和創作,安全、主動的排解內心的苦悶,打開所有感官去描繪世界的一點一滴,如果一個人學會了做夢,他會擁有第二個世界,如果他開始創作,他就擁有了三個世界。喜歡寫作的人內心總有滿滿一腔的愛和懷疑,在書寫中稀釋和排解,重塑對這個世界的信任,況且,李月擁有這種才華,這是上帝給她的寶貴的財富,所以,請繼續保持對這個世界、對自己生命的好奇和熱愛吧,繼續孜孜不倦地寫下去,在文學的世界中燃燒你的能量,獲得另一種生命。
2012年6月20日
序言
萬科集團執行副總裁 毛大慶
今年5月12日,北京一個暖融融的下午,我和剛從北川祭掃回來的月月通電話,問她想說些什麼,她說,這是震後第六次回去了,感覺淡定了很多,但站在學校的廢墟前仍然很揪心。聽到這些話,我既欣慰又心酸,我沒法想像一個只有十四歲的小女孩,在面對如此厚重的生命時,這種“淡定”和“揪心”意味著什麼,也許在大人眼裡,這樣幼小的心靈原本會不堪一擊。可她,在我眼前堅定地走過了整整四年!
去年,月月回到了自己闊別已久的家鄉,在綿陽開始了她新的生話,既熟悉又陌生的生活,我特別擔心回到四川,這樣“揪心”的感覺會一直圍繞著她,直到收到月月寄來的第三份書稿,我才有些許釋懷。這本不算厚的書稿記載了月月回到家鄉後一年生活的點滴和心情,字裡行間多了許多思考,已經看不到前兩本書稿中咀嚼痛苦的悲情。可以說月月不僅堅強地站了起來,更在自己命運的舞台跳起了輕盈的舞步,在這個沒有華麗的幕布和耀眼的燈光的舞台,用心划動的軌跡更加顯得美麗。
《心舞流年》,這是月月的第三本書了,而這樣日記的形式,我想對於她也是再合適不過的舞鞋了。雖然形式上有些像是年終總結,都是對自己過往一些時間的如數家珍,但不同的是,這裡從來沒有炫耀自己得到了什麼,而是記錄著走過了哪些路,看到了哪些風景,想到了哪些和別人走路、看風景不太一樣的點子……對於自己的過去,月月已經可以非常坦然地寫出“為何完美一定為天生,殘缺才是完美最滋養的土壤”,而再普通不過的校園、同學、親人、擦肩而過的陌生人,甚至是角落裡的一草一木也都成為了月月詮釋時間、信念、感情、人生等等一系列重大主題的演員。
從第一本《我心永舞》開始,我就一直放在書桌上,時不時拿出來翻一翻,隨便翻開一頁,都能讓我接著讀上一會兒。合上書後,也能時不時想起一些挺有味道的片段,但這時要想再找到那幾頁可就難了,有時我甚至會忘了是出在哪一本書里,就像聽到一些熟悉的旋律的時候,往往連確定是哪位大師的作品都要抓撓一番。
如果用“生存”來詮釋第一本書《我心永舞》,用“生活”來表達第二本書《舞月豆蔻》的話,我想“生長”可能是這本書給我最直接的感受。這種感受仿佛是一顆種子在經歷了一翻波折,甚至是連自已是開什麼樣的花都有些模糊的掙扎後,終於在一個能見著陽光的地方發芽了,然後,就在某個清晨,噌的一下,就開出了花,這噴薄的生命力是何等得勢不可擋啊!
月月離開北京時,我鼓勵她認真用筆記錄生命,爭取每年都出一本日記體的散文。她默默地認真而堅定地做著,從容而執著。
我相信,這只是生命之舞的序曲,精彩的畫卷正在慢慢展開!
2012年6月22日
今年5月12日,北京一個暖融融的下午,我和剛從北川祭掃回來的月月通電話,問她想說些什麼,她說,這是震後第六次回去了,感覺淡定了很多,但站在學校的廢墟前仍然很揪心。聽到這些話,我既欣慰又心酸,我沒法想像一個只有十四歲的小女孩,在面對如此厚重的生命時,這種“淡定”和“揪心”意味著什麼,也許在大人眼裡,這樣幼小的心靈原本會不堪一擊。可她,在我眼前堅定地走過了整整四年!
去年,月月回到了自己闊別已久的家鄉,在綿陽開始了她新的生話,既熟悉又陌生的生活,我特別擔心回到四川,這樣“揪心”的感覺會一直圍繞著她,直到收到月月寄來的第三份書稿,我才有些許釋懷。這本不算厚的書稿記載了月月回到家鄉後一年生活的點滴和心情,字裡行間多了許多思考,已經看不到前兩本書稿中咀嚼痛苦的悲情。可以說月月不僅堅強地站了起來,更在自己命運的舞台跳起了輕盈的舞步,在這個沒有華麗的幕布和耀眼的燈光的舞台,用心划動的軌跡更加顯得美麗。
《心舞流年》,這是月月的第三本書了,而這樣日記的形式,我想對於她也是再合適不過的舞鞋了。雖然形式上有些像是年終總結,都是對自己過往一些時間的如數家珍,但不同的是,這裡從來沒有炫耀自己得到了什麼,而是記錄著走過了哪些路,看到了哪些風景,想到了哪些和別人走路、看風景不太一樣的點子……對於自己的過去,月月已經可以非常坦然地寫出“為何完美一定為天生,殘缺才是完美最滋養的土壤”,而再普通不過的校園、同學、親人、擦肩而過的陌生人,甚至是角落裡的一草一木也都成為了月月詮釋時間、信念、感情、人生等等一系列重大主題的演員。
從第一本《我心永舞》開始,我就一直放在書桌上,時不時拿出來翻一翻,隨便翻開一頁,都能讓我接著讀上一會兒。合上書後,也能時不時想起一些挺有味道的片段,但這時要想再找到那幾頁可就難了,有時我甚至會忘了是出在哪一本書里,就像聽到一些熟悉的旋律的時候,往往連確定是哪位大師的作品都要抓撓一番。
如果用“生存”來詮釋第一本書《我心永舞》,用“生活”來表達第二本書《舞月豆蔻》的話,我想“生長”可能是這本書給我最直接的感受。這種感受仿佛是一顆種子在經歷了一翻波折,甚至是連自已是開什麼樣的花都有些模糊的掙扎後,終於在一個能見著陽光的地方發芽了,然後,就在某個清晨,噌的一下,就開出了花,這噴薄的生命力是何等得勢不可擋啊!
月月離開北京時,我鼓勵她認真用筆記錄生命,爭取每年都出一本日記體的散文。她默默地認真而堅定地做著,從容而執著。
我相信,這只是生命之舞的序曲,精彩的畫卷正在慢慢展開!
2012年6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