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症狀,病原,分布及危害,發生規律,病害的侵染循環,病原菌的侵入時期,病原菌的侵入途徑和侵染過程,病原菌的傳播方式,病原菌的越冬,病害的防治,
症狀
主要為害果實。果實受害多從心室開始,逐漸向外擴展霉爛。病果果心變褐、霉爛,充滿灰色或粉紅色霉狀物。當果心霉爛發展嚴重時,果實胴部可見水浸狀不規則的濕腐斑塊,斑塊可彼此相聯,最後全果腐爛,果肉味苦。生長期,病果外觀無症狀,比健果早著色,易脫落。貯藏期,病部只在心室,呈褐色、淡褐色,有時夾雜青色或墨綠色,濕潤狀。
病原
多種真菌侵染引起的,包括鏈格孢菌Alternariaalternata粉紅聚端孢菌Trichothecium roseum,鐮刀菌Fusarium sp.,棒盤孢菌Corynem sp.,頭孢黴菌Cephalosporium sp.等真菌,均屬半知菌亞門真菌。鏈格孢菌分生孢子卵形,多胞,黑褐色,串生。粉紅聚端孢分生孢子梗直立,無色,細長;分生孢子洋梨形,聚生,無色。鐮刀菌分生孢子梗無色,大型分生孢子鐮刀形,小型分生孢子橢圓形。棒盤孢菌分生孢子梗無色至淡褐色,圓柱狀;分生孢子褐色,棒狀或紡錘形,表面光滑。
分布及危害
該病在幼果期能造成嚴重落果, 採摘前, 占落果總數的15%~35%以上, 個別年份高達50%以上;有的省份 (如四川) 危害嚴重時, 果實採收期發病率可達70%~80%, 並可引起儲藏期的果實腐爛, 嚴重影響果實的產量和品質, 甚至病果不堪食用, 喪失商品價值, 造成嚴重損失。
蘋果霉心病分布範圍很廣, 是一個世界性病害。在我國, 遼寧、山東、山西、陝西、河南、四川、北京、天津等省市均有報導, 並有逐年蔓延之勢。
發生規律
霉心病是有多種弱寄生病菌侵染心室後引起的病害。這些病菌在樹體上、土壤中或周圍植被上普遍存在。蘋果開花期,病菌借氣流從開裂的花瓣、雌雄蕊、花萼侵入,先在花柱上定植,然後向萼心間和心室擴展,進入果心後呈潛伏狀態,到果實採收和貯藏期發病。以北斗蘋果最感病,元帥、紅星、新紅星、等元帥系發病較重,金冠、富士、王林發病較輕。果園管理差,結果過量,樹勢衰弱發病。晚春高濕溫暖,夏季忽乾忽濕或陰濕果園發病重。貯藏期溫度在10度以上病果率高。
病害的侵染循環
病原菌的侵入時期
魏康年、Ellis和Barrat等認為, 蘋果花期為蘋果霉心病的主要侵染時期;劉勇研究後認為, 蘋果霉心病的侵染時期長, 從蘋果暴芽至果實萼筒封閉前的整個時期病菌均可侵染蘋果花器組織, 但以蘋果暴芽、顯蕾、初花、盛花等時期為主要侵染時期, 最早是在暴芽期。病菌是通過芽鱗片、雌蕊、雄蕊及萼筒等花器組織進入果心的。
病原菌的侵入途徑和侵染過程
Ellis和Barrat認為, 蘋果開花後,Alternaria定殖於花期, 隨後迅速向子房、心室運動至落花後20 d左右, 約半數的果實已有病菌進入;劉勇和冷懷瓊提出花芽中潛帶的病菌會隨花朵的開放進入花器的內部組織 (包括子房) ;呼麗萍等認為病菌經花柱侵入, 通過萼筒心室間組織陸續進入心室, 採收後, 在常溫儲藏條件下, 繼續向心室蔓延。
病原菌的傳播方式
陳策認為, 細鏈孢菌能產生大量氣傳分生孢子。其它病原菌均未報導。
病原菌的越冬
有關病原菌的越冬方式及越冬場所的研究, 國內外報導較少, 劉勇和冷懷瓊[5]研究後認為Alternariaspp.主要能以菌絲在蘋果芽鱗、果台、枝梢、病痕、落葉和分生孢子形式在蘋果樹體組織表面及蘋果芽內鱗片上越冬並成為初侵染源, 所以芽是霉心病的一個重要的一個越冬場所。
病害的防治
對那些硬度差、果面缺乏光澤的果實,應剔除掉,杜絕入庫。有條件者,可先在10-15℃的庫內短期預貯,剔除發病果後,再放入氣調冷庫中貯藏。
在蘋果霉心病的防治中, 化學防治方法仍然是防治的主要方法, 常規主要有注射和花期噴灑等方法。同時篩選了大量藥劑。如波爾多液, 保濕劑中加用多菌靈, 4%的農抗120果樹專用型肥料等, 多效靈, 潔爾陰。但還沒有有效藥劑控制該病害。尚需進一步研究藥劑的使用時期和使用方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