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每年因自殺而失去父親或者母親的兒童達到16餘萬。農村自殺率明顯高於城市,女性多於男性,1/3自殺致死的人並不存在精神障礙,60%自殺未遂的人屬於衝動性自殺。從數據顯示來看,自殺的人大多是衝動自殺,是因為現代倫理觀念發生了轉變,經常會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造成自殺行為。經常有人會說“我實在忍受不了啦,我非得瘋了不可”等等。這或許就是衝動自殺的根本原因。
概述,疾病,特徵,減壓建議,在生活中,在競爭中,
概述
女人自殺的增多,也說明了中國“重男輕女”的思想根源還存在;中國人自殺率居高不下,說明中國人對“生命”的價值看的太輕。在多重的對比中,中國人的內心本身就很脆弱;在無情的社會現實面前,中國人的抵抗能力本身就很軟弱;在沒有目標,盲目的追求物質生活的情況下,中國人的心理本來就很壓抑。
許多人都羨慕西方人的生活方式,說他們可以旅遊、聽音樂會、看電影、開PARTY,歸根結底就是他們不要為了養活自己而付出全部心血。在中國忙到70歲還得下地工作的人數不勝數。從來到世界到離開世界,中國人就一直在忙碌著,為了什麼,養活自己。單純為了“活”而“活”的生活。
疾病
自殺者多數患有精神疾病,尤以抑鬱症常見。而自殺行為又是精神分裂症和躁狂症的常見症狀。臨床發現,神經和精神病患者的自殺率較普通人口高;社會地位高的專業人員自殺率較普通人口高。國外的調查也顯示,自殺與文化水平、生活水平、富裕程度相關。英國名牌大學的大學生,自殺率比普通人口高。研究表明,在個體心理方面,絕望是自殺危機形成的關鍵。精神質及神經質氣質的個體,有自殺意念的易感性。
特徵
(l)矛盾心態。死亡對自殺者是既可怕又有吸引力的事。現實生活中許多有形無形的困難可以在死亡的幻想中得以解決和滿足。但死亡必竟是可怕的,自殺者一面想解脫,一方面又向他人求助。
(2)偏差認知。企圖自殺者的知覺常因情緒影響而變得歪曲。表現為“絕對化”或“概括化”或兩者交替。絕對化是指對任何事物懷有認為其必定如此的信念。比如“我做任何事都注定失敗”、“周圍的人肯定不喜歡我”。“概括化”指以偏概念,以一概十的不合理思維方式,常常使人過分偏注某項困難而忽略除死之外的其他解決方法。比如“我考試作弊,我爸爸一定不會饒恕我,永遠不再愛我”。“我有缺陷,別人都瞧不起我”,從而自暴自棄,自責自怨,自傷自毀。
(3)衝動行為。青少年的自殺意念常常在很短的時間內形成,因情緒激動而導致衝動行為,一想到死馬上就採取行動。他們對自己面臨的危機狀態缺乏冷靜的分析和理智的思考,往往認定沒辦法了,只有死路一條,思考變得極其狹隘。
(4)關係失調。自殺者大多性格內向、孤僻、自我中心,難以與他人建立正常的人際關係。當缺乏家庭的溫暖和愛護,缺乏朋友師長的支持與鼓勵時,常常感到訪徑無助,最後變得越來越獨,進入自我封閉的小圈子,失去自我價值感。
(5)死亡概念模糊。企圖自殺的青少年對死亡的概念比較模糊,部分甚至認為死是可逆的,暫時的。因此對自殺的後果沒有充分估計。
減壓建議
在生活中
(1) 不要故意給自己加壓。
(2) 以獨特的方式適應社會。
(3) 知足常樂。
(4) 學會宣洩。
在競爭中
(1) 應該對競爭有一個正確認識。
(2) 對自己要有一個客觀的恰如其分的評估,努力縮小“理想我”和“現實我”的差距。
(3) 在競爭要能審時度勢,揚長避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