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怔忡

中醫病證名。心悸是指氣血陰陽虧虛,或痰飲瘀血阻滯,心失所養,心脈不暢,引起心中急劇跳動,驚惶不安,不能自主為主要表現的一種病證,心悸發作長伴有氣短、胸悶,甚至眩暈、喘促、暈厥;脈象或數或遲,或節律不。心悸因驚恐、勞累而發,時作時止,不發時如常人,病情較輕著為驚悸;若終日悸動,稍勞尤甚,全身情況差,病情較重者為怔忡。驚悸日久也可轉為怔忡。心悸病名首見於張仲景的《金匱要略》和《傷寒論》,稱之為“心動悸”、“心下悸”、“心中悸”、“驚悸”等,認為其主要病因有驚擾、水飲、虛損及汗後受邪等。怔忡病名首見於宋代《濟生方·驚悸怔忡健忘門》。

基本介紹

  • 就診科室:中醫內科
  • 常見發病部位:心臟
  • 常見病因:體虛勞倦、七情所傷、感受外邪、藥食不當等
  • 常見症狀:多呈發作性,胸悶、氣短、失眠、健忘、眩暈、耳鳴等
病因病機,臨床表現,病證鑑別,辨證論治,預防調護,

病因病機

1.體虛勞倦
稟賦不足,素體虛弱,或久病失養,耗損心之氣陰,或勞倦太過傷脾,氣血陰陽虧虛,心失所養,發為心悸。
2.七情所傷
平素心虛膽怯,突遇驚恐,使心神動搖,不能自主而心悸。
3.感受外邪
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痹症日久,復感外邪,內舍於心,痹阻心脈,心血運行受阻,發為心悸。
4.藥食不當
嗜食肥甘厚味、辛辣等刺激性食物,蘊熱化火生痰,痰火上擾心神則為悸。或藥物過量或毒性較劇,損及於心,如附子、烏頭或西藥銻劑、洋地黃、奎尼丁、腎上腺素、阿托品等,當用藥過量或不當時,均能引發心悸、脈結代一類症候。

臨床表現

臨床一般多呈發作性,多因情志波動或勞累過度而發作,且常伴胸悶、氣短、失眠、健忘、眩暈、耳鳴等症。病情較輕者為驚悸,病情較重者為怔忡,可呈持續性。

病證鑑別

驚悸與怔忡
心悸可分驚悸與怔忡。大凡驚悸發病,多與情志有關,可由驟遇驚恐,憂思惱怒,悲哀過極,或過度緊張而誘發,多為陣發性,病來迅速,病情較輕,實證居多,可自行緩解,不發時如常人。怔忡多由久病體虛,心臟受損所致,無精神等因素亦可發生,常持續心悸,不能自控,活動後加劇,多屬虛症,或虛實夾雜,病情較重,不發時亦可見臟腑虛損症狀。驚悸日久不愈,亦可形成怔忡。

辨證論治

1.心虛膽怯
症狀:心悸不寧,善驚易恐,坐臥不安,不寐多夢而易驚醒,惡聞聲響,食少納呆,苔薄白,脈細數或細弦。
治法:鎮靜定志,養心安神。
方藥:安神定志丸。
2.心血不足
症狀:心悸氣短,頭暈目眩,失眠健忘,面色無華,倦怠乏力,納呆食少,舌淡紅,脈細弱。
治法:補血養心,益氣安神。
方藥:歸脾湯。
3.陰虛火旺
症狀:心悸易驚,心煩失眠,五心煩熱,口乾,盜汗,思慮勞心則症狀加重,伴耳鳴腰酸,頭暈目眩,急躁易怒,舌紅少津,苔少,脈細數。
治法:滋陰清火,養心安神。
方藥:天王補心丹合硃砂安神丸。
4.心陽不足
症狀:心悸不安,胸悶氣短,動則尤甚,面色蒼白,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脈虛弱或沉細無力。
治法:溫補心陽,安神定悸。
方藥: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合參附湯。
5.水飲凌心
症狀:心悸眩暈,胸悶痞滿,渴不欲飲,小便短少,或下肢浮腫,形寒肢冷,伴噁心,欲吐,流涎,舌淡胖,苔白滑,脈弦滑或沉細而滑。
治法:振奮心陽,化氣行水,寧心安神。
方藥:苓桂術甘湯。
6.瘀阻心脈
症狀:心悸不安,胸悶不舒,心痛時作,痛如針刺,唇甲青紫,舌質紫暗或有瘀斑,脈澀或結代。
治法:活血化瘀,理氣通絡。
方藥:桃仁紅花煎合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
7.痰火擾心
症狀:心悸時發時止,受驚易作,胸悶煩躁,失眠多夢,口乾苦,大便秘結,小便短赤,舌紅,苔黃膩,脈弦滑。
治法:清熱化痰,寧心安神。
方藥:黃連溫膽湯。

預防調護

1.心悸與情志內傷有關,應保持心情愉快,精神樂觀,情緒穩定;心虛膽怯者避免驚恐的不良刺激。
2.飲食有節,進食營養豐富易消化的食物,忌過飽、過飢,戒菸酒、濃茶、生冷油膩、辛辣。
3.生活規律,避免劇烈運動及強體力活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