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基杜鵑(拉丁學名:Rhododendron orbiculare Decne. subsp. cardiobasis (Sleumer) Chamb.)為杜鵑花科杜鵑屬團葉杜鵑變種。為常綠灌木,稀小喬木,高1-4.5米,稀達15米。本種葉片基部淺心形,花冠粉紅色,花絲基部略有白色的微柔毛。產廣西東部及東北部。生於海拔1550-2140米的山坡疏林中或山頂草地上。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心基杜鵑
- 拉丁學名:Rhododendron orbiculare Decne. subsp. cardiobasis (Sleumer) Chamb.
- 二名法:Rhododendron orbiculare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 綱:雙子葉植物綱 Dicotyledoneae
- 亞綱:合瓣花亞綱 Sympetalae
- 目:杜鵑花目 Ericales
- 科:杜鵑花科 Ericaceae
- 亞科:杜鵑花亞科 Rhododendroideae
- 屬:杜鵑屬 Rhododendron
- 亞屬:常綠杜鵑亞屬 Subgen. Hymenanthes
- 種:團葉杜鵑 Rhododendron orbiculare
- 亞種:心基杜鵑
- 分布區域:廣西東部及東北部
- 組:常綠杜鵑組 Sect. Ponticum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原變種(團葉杜鵑)
常綠灌木,稀小喬木,高1-4.5米,稀達15米;樹皮褐色;幼枝綠色,無毛,直徑約5毫米,老枝黃褐色。頂生冬芽卵形至闊卵形,被稀疏的微柔毛,長8-15毫米。葉厚革質,常3-5枚在枝頂近於輪生,闊卵形至圓形,長5.5-11.5厘米,寬5.5-10.5厘米,先端鈍圓有小突尖頭,基部心狀耳形,耳片常互相疊蓋,上面深綠色,下面淡綠色至灰白色,在放大鏡下可見有小毛殘點,中脈在上面稍凹下,下面凸出,側脈10-14對,在上面微凹下,網脈在兩面稍凸起;葉柄圓柱形,長3-7厘米,淡綠色,有時帶紫紅色,近於光滑或有少數腺體。頂生傘房花序疏鬆,有花7-8朵;總軸長1.5-2.5厘米,多少具腺體;花梗長2.5-3.5厘米,黃綠色,有稀疏短柄腺體及白色微柔毛;花萼小,長1.5毫米,綠色帶紅色,基部略膨脹,邊緣波狀,有腺體;花冠鐘形,長3.2-3.5厘米,寬4.5-6厘米,紅薔薇色,無毛,裂片7,寬卵形,長1.3-1.5厘米,寬約1.8厘米,頂端有淺缺刻;雄蕊14,不等長,長1-2厘米,花絲白色,無毛,花葯橢圓形,黃色至褐色,長2.5毫米;子房柱狀圓錐形,長8毫米,直徑2.5毫米,淡紅色,密被白色短柄腺體,花柱淡紅色,長1.8厘米,無毛,柱頭小,頭狀,寬約2.2毫米。蒴果圓柱形,彎曲,長2.2-3厘米,直徑5-6毫米,綠色,有腺體殘跡。花期5-6月,果期8-10月。
本種特點
本亞種與原亞種的區別在於葉片基部淺心形,花冠粉紅色,花絲基部略有白色的微柔毛。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1550-2140米的山坡疏林中或山頂草地上。
分布範圍
產於廣西東部及東北部。模式標本采自廣西瑤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