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源古城遺址

德源古城遺址

德源古城遺址,原名鄧川城,位於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縣鄧川鎮新州村德源山上,面積約52700平方米,是唐代時期古城址。

德源古城遺址,始建於唐開元二十六年(738年),是洱海流域保存唐代時期較完整的三大古城遺址(德源古城遺址、圖山城遺址和太和城遺址)之一。遺址東西窄,南北寬,地勢南高北低。東、南、北三面坡陡險峻,西面僅高出城外地面約3米而顯平緩。城牆依山頂地勢建造,蜿蜒曲折,周長約1.3千米,系夯土築城牆。德源古城遺址是鄧賧詔所在地重要遺址,也是研究當時洱海流域部落林立、“六詔”紛爭到南詔統一的重要實物依據。

2019年10月,德源古城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德源古城遺址
  • 地理位置: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縣鄧川鎮新州村德源山上
  • 所處時代:唐
  • 占地面積:約 52700 m
  • 保護級別:第八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編號:8-0137-1-137
  • 批准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歷史沿革,遺址特點,文物遺存,研究價值,保護措施,旅遊信息,地理位置,交通信息,

歷史沿革

德源城原名鄧川城,始建於唐開元二十六年(738年)。
《蠻書》卷5載:“初望欠部落居之,後浪穹詔豐咩襲而奪之。豐時孫鐸邏望與南詔戰敗,退保劍川南,遂有城。城依山建....自閣邏鳳及異牟尋皆填固增修,最為名邑。”南詔統一六詔後,於此設“鄧川賧”,改此城為德源城。由於此城如《新唐書·南蠻傳》所云“當寇路”,如徐霞客所形容的“有小山橫亘塢中,若當門之檻”,地形、地理位置重要,成為進入洱海壩子的鎖鑰咽喉,直到南詔中後期的豐祐在位時仍不斷修固,成為南詔國洱海壩子的北方屏障,南詔幾大重要城鎮之一。
1981年,對德源古城遺址進行調查和試掘,發現古城外山腳的東部有夯築城牆。
2001年2月~5月,對德源古城遺址進行全面勘探,在城牆內側20~30米的範圍內發現大量建築遺蹟,如鋪地磚、鋪地瓦、石牆基及柱洞、火堆、擂石等;在城內北部發現兩條深3~7米,寬約10米,長約百米的東西向壕溝。

遺址特點

綜述
德源古城遺址,居鄧川壩子東南部邊緣,突兀於平川之中。西南與蒼山雲弄峰相連,東有彌苴河水,南為大理壩子。德源古城遺址平面呈不規則橢圓形,面積約 52700 平方米。
德源古城遺址
德源古城遺址全貌
城址布局
德源古城遺址東西窄,南北寬,地勢南高北低。東、南、北三面坡陡險峻,西面僅高出城外地面約3米而顯平緩。城牆依山頂地勢建造,蜿蜒曲折,周長約1.3千米,系夯土築城牆,夯層厚0.07~0.13米、夯窩直徑0.06~0.08 米,深0.015~0.03 米,排列較規整。城牆殘存最高處約3.8米,牆厚6.9米,殘存的南城牆外側坡度為52°。西城牆今仍基本橫亘地表。東、南、西面各種植柏樹林,北面種植梅樹林。城牆的建造方法有三,隨山勢起伏曲折而築;將夯築地帶剷平,分層分段夯築;有的地段將城牆外面的山坡削成幾近垂直狀,增加城牆的高度並加劇地形的險峻程度,“峭山深塹”“設險防非”,從而增強防禦能力。城址現存南門,門前甬道利用城牆由西轉向南,類似瓮城。城中由於沒有考古發掘遺蹟不清,唯在城中偏南有土台一個,面積約3400平方米,高出四周約2米,當為建築基址,台上築“白潔夫人廟”。
德源古城遺址
德源古城遺址西夯土城牆遺蹟剖面
白潔夫人廟
1988年,當地人集資重建於原址。
火塘遺蹟
東城牆內側探溝文化層堆積最底層的基岩面上發現了早期人類活動留下的柱洞、火塘等遺蹟,特別是在火塘內發現仍殘存的木炭標本。經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第四紀年代測定實驗室測定,木炭標本的年代為距今約1340±70年,即610±70年,也就是南詔之前的7世紀前後,這說明遠在唐代前期已有人類在德源山上生活居住,此年代卡住了德源城城牆的上限,也證明了《雲南志》所載“鄧川城,.....初望欠部落居之”所言不虛,此柱洞、火塘遺蹟當即為南詔、鄧贖詔之前望欠部落在此居住生活的遺蹟。
“深塹”壕溝
城內北部發現兩條深3~7米,寬約10米,長約百米的東西向壕溝。
德源古城遺址
德源古城遺址北深塹遺蹟
火堆遺蹟
城牆內側探溝的文化層堆積中及東城牆的夯層面上發現有多處火堆遺蹟,它們均無下凹的現象,紅燒較薄且平面不成規矩形狀,直徑一般約50厘米,明顯系火堆而不是火塘,其灰燼多為灰白色。推測這些火堆遺蹟為守夜士兵或是夯築城牆過程中晚上臨時性燒火取暖或者燒烤食物所致。
德源古城遺址
德源古城遺址火堆遺蹟
紅鋪地磚遺蹟
南城牆內側距地表深約1.5米處發現有面約250平方米縱橫交錯鋪有序的紅色鋪地磚遺蹟直到城牆內側邊緣,但其走向又未與城牆走向平行或垂直,不知是何原因。磚的規格為35x20x5厘米,從其磨損程度不明顯來看,可能為建築物的室內鋪地磚遺蹟而不是道路鋪地磚遺蹟,從其規格尺寸來看應為明代之物而非南詔,已發現的南詔時期的磚全為青磚而無紅磚。
德源古城遺址
德源古城遺址鋪地磚遺蹟
鋪地瓦遺蹟
南城牆內側紅色鋪地磚遺蹟稍東北距地表深約1米處發現有面約100平方米平鋪有序的青色鋪地瓦遺蹟,所用之瓦雖殘碎(平均約10x10厘米),均凸面向上,局部還可看出系用一塊整瓦鋪就但裂為幾塊的痕跡,在此鋪地瓦遺蹟北側的同一地層面上還有一方形石柱礎,上有圓形孔,推測與紅色鋪地磚遺蹟屬同樣的性質並為同一建築物的不同部分,也為用於建築物室內或屋檐的鋪地瓦遺蹟,其時代也應為明代。
德源古城遺址
德源古城遺址鋪地瓦遺蹟

文物遺存

德源古城遺址出土遺物不多,主要為殘磚瓦,也有少量殘陶片、幾枚銅錢幣(其中除一枚為唐開元通寶外其餘為明清時期,如崇禎通寶、嘉慶通寶、道光通寶)等。另有兩件器形較特殊的明代遺物:一件為泥質夾少量粗砂的橢圓形殘紅陶硯,火候較低,質地粗糙,不見使用過的墨痕。另一件似為軍士頭盔頂上的瑛珞穿管,用於穿系瑛珞,青銅質,其形上部為雙面人頭,下部為喇叭口,中空,高48厘米、底徑4厘米。
德源古城遺址
德源古城遺址盔頂瓔珞穿管

研究價值

德源古城遺址是洱海流域保存唐代時期較完整的三大古城遺址(德源古城遺址、圖山城遺址和太和城遺址)之一,是鄧賧詔所在地重要遺址,也是研究當時洱海流域部落林立、“六詔”紛爭到南詔統一的重要實物依據。
德源古城遺址最初為當地一個稱為“望欠”的小部落所居住,成為進出洱海壩子北端的鎖鑰咽喉要地。它既控制了沿蒼山山麓進入洱海壩子的陸路,又控制了從洱海北端進入洱海壩子的水路,還控制了通向洱海東部海東地區的陸路,《新唐書·南詔傳》稱“鄧川……城當寇路”體現了南詔在軍事布局上有著較高的科學價值。
史料中可看出德源古城對南詔的重要性,“閣羅鳳多由太和、大厘、鄧川來往”。鄧川城位於洱海壩子北端,北面吐蕃的威脅時刻讓南詔提心弔膽,閣羅鳳放心不下,有空就要去巡視一番。勘探中發現的峭山、深塹、擂石等遺蹟證實了《新唐書·南詔傳》中“鄧川……城……峭山深塹修戰備”的記載是確有其事,也說明德源古城確實是一座軍事城堡要塞,它的人為的“峭山深塹”特點對研究南詔的軍事防禦有重要的價值。
德源古城遺址處於洱海北面的交通要道之上,是大理到麗江、西藏的必經之地,吸引大量的遊客前往觀光、憑弔,為研究當地歷史和提高當地知名度發揮了應有的作用。

保護措施

2019年10月,德源古城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德源古城遺址
德源古城遺址遺址碑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德源古城遺址位於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縣鄧川鎮新州村德源山上。
德源城遺址

交通信息

自駕:自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縣人民政府開車前往德源古城遺址,路程約20.1千米,用時約26分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